周述明
(浙江省臺州市路橋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浙江 臺州 318000)
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對中職教育在人才培養模式上的要求也在不斷變化,學校教育更加關注對學生綜合能力與社會競爭力的培養,中職教育的目的是在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理論與知識的基礎上,提升就業能力,提高綜合競爭力,為將來學生步入社會或順利就業打下基礎。因此,中職機械專業教學的開展應當充分順應新時代教育改革與人才培養的全新要求,本著開放、自主、創新、突破的理念,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中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理念,為學生提供更加寬廣的實踐機會,不斷引入全新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充分突出專業優勢,以培養現代化的機械專業優秀人才為目標,豐富教學手段,提高教學適量,提升專業競爭力。
新課程改革在中職機械專業中的推進,提倡應用多種教學方法,優化當前的中職機械專業教學,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學習體驗和更加多樣的學習方法,從而有效激發學生對機械專業的學習興趣,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并幫助學生通過多樣的教學場景提升實踐與應用能力。因此,新課程背景下的中職機械專業教學應當以學生綜合能力培養和就業為指導,借助多元化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工作,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互聯網、移動終端等教學媒介,引入情境教學、翻轉課堂、項目教學、案例教學、STEAM教學等多種方法,在機械理論知識的教學基礎上,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育,突出教學重點,以點帶面幫助學生形成系統的知識網絡,并以實踐案例、項目等方法提高教學內容的應用能力,從而實現中職機械專業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微課教學的手段,將中職機械專業的一些重要知識點和操作技術制作成微課教學視頻,在學校學習平臺或微信群、QQ群等媒介進行發布,由學生在線進行專業知識的學習,再通過在線測試等方法,檢驗學生的學習與應用效果。教師還可以利用案例教學法,將一些實際的操作案例給到學生,通過小組學習的方式對案例進行討論、分析和總結,通過這樣的方式提高教學的實踐性和應用性,為學生提供靈活、多樣的教學場景,有效提升教學效果。
中職機械專業教學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技能和素養,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適應社會,提高競爭力,順利實現就業。因此,學校在中職機械專業教學的開展中,應重點關注學生的實習和就業問題。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實踐機會:
第一,加強校企合作,通過校方和企業的強強聯手,給學生提供一些真實的實習崗位,通過實踐幫助學生深入企業,了解在實際的工作場景中所需具備的崗位素養和崗位技能,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適應社會和將來的工作環境,提高學生的綜合競爭力;
第二,提供針對性的就業指導,利用講座、就業指導說明會、企業事業說明會等方式,構建就業指導平臺,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幫助學生掌握必要的就業知識,為學生今后順利就業奠定良好的基礎;
第三,創建專兼結合的教師隊伍,一方面在機械專業知識的教學上,幫助學生打好扎實的理論基礎,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在校時間,考取各類機械專業必須的職業證書、資質證明、操作證書等,為學生將來就業獲取必要的資質,提前做好準備;
第四,引入“學徒制”、“校企合作制”等創新的教學制度,由企業專業的機械操作或管理人員進入學校進行教學指導或舉行專業知識的講座,從而深入了解企業真實的用人需求和人才要求,促進企業與學校之間的連接,針對性的設計人才培養的目標,以促進中職機械專業教學更具應用性、實踐性和有效性。
在中職機械專業的教學中,實踐教學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實踐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機械操作技能,掌握必要的技術知識,提高操作能力,為今后實際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但我國中職機械專業教學一直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的弊端,且實踐教學的開展與企業實際的工作要求和崗位技能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需要學校不斷在實踐教學制度和方法上進行優化。
一方面,不斷完善校內實訓基地的建設,給學生提供一些真實的實踐場景和實踐機會,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促進中職機械教學工作與企業實際技術要求的對接;另一方面,在實踐教學的考核與評價環節,采用科學的評價標準從基礎理論知識、實踐能力、職業素養、職業技能等多方面進行考評,考評的手段可以采用學分制、星級制、教師評價、學生互評、自評等多種方式,提升教學效果考核的多元化,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
新課程背景下的中職機械專業教學,應當注重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以創新的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水平,加強校企合作,提供豐富的實踐機會,以就業為指導打造具備綜合素養與專業技能的高素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