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圓
(東陽市城東街道斯村小學,浙江 東陽 322100)
學校是學生接受全面化教育的主要陣地,而在學校教育中,體育教育是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這一教育,能夠為學生身心健康提供保障,而健康是生命的基礎,因此,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刻不容緩,它不僅能夠促進學生的生命成長,同時也能大幅度提高其生命質量。
生命教育的內涵,就是對空間進行無限拓展,它包含了人出生到死亡的整個過程,通過生命教育,能夠使人們更加懂得欣賞、享受、愛惜、尊重和認識生命,并能夠對生命的意義進行探索。另外,通過這一教育,也能夠讓人們更加尊重生命,更加深入的了解生命的含義,從而能夠健康、積極的生活,對生命進行分享、感恩和呵護,以促進人心靈和身體的全面化發展,最大限度實現自我生命價值。
生命教育是體育教學中的重要內容,而體育教學則是實現生命教育的主要途徑,因此,學校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必須要結合生命生長的內在規律和邏輯,充分尊重生命的多樣性和獨特性,同時也包括其超越性和自主性。通過一系列運動體驗,能夠使人們將運動和生命合二為一,從而在運動的過程中,體驗激情和樂趣,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由此可見,生命和體育具有了十分緊密的聯系,兩者通常不能獨立存在,而是要相互促進,相互補充,只有保證生命健康,才能為體育教學奠定良好基礎,從而激發人生命靈感。
教育的目的要與學校體育教學的目的保持一致,兩者都具有獨特性,而這些獨特性也從某種程度上反映了生命教育的根本意義,通過一系列身體運動,能夠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提高生命質量。但縱觀當前小學體育教學現狀,發現很多教師們經常會將學生個體生命的存在忽視,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生命創造性,使體育教學逐漸偏離生命教育的本意。要想改變上述現狀,首先就是要確保教學目的的生命化,切忌急功近利,而是要尊重學生生命的完整性,同時也要充分尊重其生命的自由性,要始終堅持學生身心發展的和諧統一,這樣才能真正實現體育教育目標。
近年來,我國的體育教學內容也逐漸開始向生命的方向發展,已經開始關注到學生技能的掌握以及體質的增強,而廣大教師們也逐漸樹立起了“健康第一”的思想觀念,但在具體實踐過程中,仍然存在著很多問題,抑制了學生的生命創造力,同時還會片面追求體育技能和知識,不能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直接出現了學生兩極分化的問題。鑒于上述情況,必須要對體育教學內容進行生命化處理,只有帶給學生真實的生活體驗,將學生的社會實際和生活實際緊密聯系在一起,才能充分展現學生的天性,如天真、活潑、好動等,并為其想象力的發揮創造廣闊空間,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健康發展,使其能夠在各種體育活動中,潛移默化的感悟到生命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教學方法的設定,主要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通過教學方法,也能夠對教師的教學水平進行衡量,直接關系著教學效率和質量。在目前的體育教學中,所選擇的教學方法,常常存在著不切實際的問題,因此,要想實現生命化教學,還要選擇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方法,禁止照抄照搬,一成不變,而是要隨機應變,不斷創新,充分尊重學生的生長生命規律,同時也要關注到學生的個體感受和經驗,任何體育教學方法的應用和選擇,都要與生命教育目標相符合。
體育教學過程,實際上就是提高學生運動素養、掌握各種運動技能、學習運動知識、體驗運動樂趣的過程。在當前的體育教學過程中,發現仍存在著很多問題和矛盾,還未能處理好新舊知識、教學和學習、教師和學生、能力和智力、做與學等之間的關系,由于這些關系相互碰撞和交叉,從而直接增添了教學過程的復雜性和多變性,在教師的引導之下,學生不僅能夠學會做人,同時還能學會如何與人合作,最終掌握生存本領。
在當前的體育教學評價中,發現還存在著很多問題,例如,過程性評價較少、終結性評價過多等等。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學生很少會進行自我評價,而生命化的體育教學評價則是凸顯生命教育思想的重要途徑,通過評價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充分尊重其生命主體意識,使其能夠形成個性素養,實現對整個教學過程的改善。因此,體育教學評價必須要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將終結性評價和過程性評價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同時還要將生命教育指標納入到學生和教師評價當中,使教師的教育思想能夠朝著“生命為本”的方向轉變。
綜上所述,從生命的視角上對體育教學進行重新審視,能夠及時發現生命教育在體育教學中的缺失,因此,還需要不斷的進行探究和實踐。在今后的體育教學中,廣大教師們必須要遵循生命的特性和規律,以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全面化發展,使其能夠感悟到生命存在的價值和意義,若現實情況允許,教師還可通過游戲、突發事件等,教會學生如何應對緊急危險,提升體育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