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先
(德昌縣民族初級中學小學部,四川 德昌 615500)
對于小學數學課程而言,其自身具有較強的邏輯性,教師想要使學生在數學課堂上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就應該從現階段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入手展開教育教學,對于小學生而言,正是對其邏輯思維進行全面開發以及培養的關鍵時期,教師應該對學生學習的興趣點有較為全面精準的了解,從而將枯燥的課堂教學活動變得更加有趣,激起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要將數學課堂的相關知識點與現實生活進行緊密連接。對于小學數學來說,其設立的根本目的也是為了服務生活,教師應該讓學生充分意識到這一點。在展開數學教學的時候應該注意要將教學內容向社會化以及生活化的角度進行靠攏,注重對教學情境進行創設,這樣才能夠使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更好的發現數學問題以及解決數學問題。例如,教師在講解《三角形》一課的時候,可以向學生進行提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有哪些物品是由三角形構成的?為什么要將其設計為三角形的形狀?”這樣一來便可以有效引導出三角形具有穩定性的這一原則,從而使數學課堂教學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關,這樣一來學生對于相關數學知識的理解也就變得更加具體,同時也有效提升了課堂教學的效率。此外,在進行數學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師還應該注意對學習目標進行準確設定,這是非常關鍵的,數學是一門具有很強邏輯性以及嚴密性的學科,在進行教學目標設定的時候應該根據教材所規定的范圍以及現階段學生自身的實際接受能力來進行,這樣可以使綜合教學效果更加理想,同時也有助于提升學生自身的數學水平。
對于小學生數學教學而言,還應該注重對學生的手、腦相互配合的能力進行培養,這是非常關鍵的,小學生的思維相對敏捷,并且小學生的注意力更加容易集中,同時小學生對于未知事物往往具有很強的好奇心。因此,教師在讀小學生展開教學的時候應該注意對小學生的特性進行準確把握,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時候,將手、腦并用,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注意力。在很多時候,學生在數學課堂學習的過程中自己親自動手嘗試操作比教師的語言講解更加有效,同時也更容易提升小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進行動手操作是保證課堂綜合教學質量的重要方式,同時也受到了很多小學生的歡迎。實際上,動手操作可以看做是對學生自身創新能力的培養,同時也是發展學生思維的關鍵,動手操作可以使學生對相關知識點有更加透徹的了解,與教師單一的語言教學相比較,動手操作的方式還可以使學生自身的實踐能力得到更好的培養,有助于進一步提升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同時動手操作也有效實現了小學生思維能力以及思維方式的開發,尤其是對后進生有很大幫助,加強對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可以使課堂教學的整體效率得到有效提升,這是一項科學合理的課堂教育教學舉措。例如,教師在對學生展開《整除與余數》一課教學的時候,如果在還是單一的應用語言教學的方式學生很難對“余數”這一概念有更加清晰具體的理解。因此教師應該注意將抽象化的數學知識內容轉化具象化的實踐操作。教師可以讓學生應用查手指的方式來對“是否可以被整除”這樣的數學問題進行思考,當教師教會學生實踐操作的方法之后,學生便可以實現自主計算,這樣一來對相關數學知識的理解也就變得更加深入。同時,也使得學生很好的掌握了手、腦并用這一數學學習的重要方式。在今后的數學教學當中,教師還應該不斷將這一數學理念進行深化落實,從而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自主創新能力得到有效的培養。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趣味教學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也是基于趣味性的基礎之上所實現的。課堂是學生學習知識的重要場所,同時也是學生與教師之間相互交流溝通的重要場所,如果學生的注意力不在教師所講述的知識點上,再好的教師也很難保證課堂教學的質量。因此,教師應該注重對趣味性的課堂教育教學氛圍進行營造。例如,低年級學生在學習乘法口訣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乘法口訣應用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上,在解決植樹問題以及萬以內數字讀法上可以對乘法口訣進行應用,教師要指導學生巧用手指計算的方式,這樣一來學生在對乘法口訣進行學習的時候便會找到方便、快捷的學習方式,也更加容易對相關知識點進行深刻的記憶。
從現階段我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想要有效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應該注意對學生自身的學習興趣進行提升,這就要求教師要營造出符合學生興趣取向的課堂教學氛圍。同時,還要不斷對課堂教學的觀念以及思路進行創新,這樣一來可以有效提升課堂教學的整體質量,同時也更好的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