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梅
在音樂欣賞過程中,學習者需要感受音樂中的節奏以及音樂中的情感,在共鳴中發現音樂作品的美。教育者在音樂教育過程中要從學習者的角度出發,對其進行引導,發現學習者在音樂欣賞中存在的問題,并為其提供適當的幫助。首先要幫助學習者掌握其中的音樂知識,通過了解音樂藝術,逐漸提高賞析能力,并在賞析過程中提高自身的音樂藝術修養,促進審美能力的發展。
音樂是一門藝術,想要在音樂中提高人的審美能力,首先需要激發音樂欣賞者對于音樂的興趣,只有這樣,欣賞者才能夠感受到音樂中的魅力,感受到音樂中蘊含的美。所以,在音樂感受與欣賞中培養人的審美能力時,首先要注重提高音樂學習者對于音樂欣賞的參與積極性。如果對作品一知半解,很難提起欣賞積極性,所以教育者在引導學習者進行音樂欣賞之前可以先對音樂的一些創作背景進行介紹,在介紹過程中既可以豐富學習者對于音樂作品的了解,又能夠提高學習者的好奇心,從而提高音樂欣賞的審美興趣。
例如:在教育者引導學習者欣賞《青春舞曲》這一作品時,筆者經常先對《青春舞曲》的創作背景以及創作者的生平進行介紹,讓學習者在欣賞之前能夠對作品有一個更加全面的了解,從而能夠更加全面地對《青春舞曲》進行音樂欣賞與感受。在欣賞者對《青春舞曲》進行欣賞之前,教育者可以告訴他們,“這首音樂作品是著名詞曲作家王洛賓創作,作品不僅在表達青春,其中還夾雜著一絲的憂傷感,全曲短小精悍,充分展現了青春的氣息,具有較為強烈的新疆特色。其中會用到新疆較為傳統的樂器,輕柔細膩的熱瓦甫,歡快輕盈的手鼓。”當學習者了解到這些創作背景時,作品會以更加豐富的狀態呈現在欣賞者地面前,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習者的參與積極性。
每一首音樂都有著屬于自己的靈魂,所以當音樂與影片碰撞在一起時也可以帶來不一樣火花。為了調動學習者的欣賞積極性,教育者可以從影視的角度對音樂進行釋義,讓學生通過音樂與視頻的結合了解音樂作品中所蘊含的情感以及藝術美。
例如:在對《青春舞曲》進行欣賞與感受時,單純的音樂欣賞很容易讓欣賞者感覺到乏味和無趣,在這種情況下音樂欣賞就會失去原來的意義。所以,教育者可以在此之前對音樂進行處理,可以在網絡中尋找合適的影視片段,之后讓《青春舞曲》以背景音樂的形式出現,這樣欣賞者可以通過視頻更加貼合地理解《青春舞曲》想要表達的情感。在這種形式下欣賞者可以更加直觀地認識到音樂的藝術美,在視頻中因為《青春舞曲》的加入使得整個視頻更加青春洋溢,更加充滿感染力。在此過程中,欣賞者能夠直接感受到音樂作品帶給人的心靈沖擊,從而感受到音樂中蘊含的美。在這種音樂欣賞方式中,學習者的審美能力會得到充分提高,并且在此過程中還能夠使學習者掌握一種新的音樂欣賞的方式。
音樂需要人去聆聽,只有認真聆聽才能夠感受到其中蘊含的豐富情感以及哲理。在聆聽過程中欣賞者能夠感受到音樂內在的美,從而提高自己的音樂審美能力。對于音樂,需要用心聆聽,在聆聽中被熏陶、被感染,不斷加深對于音樂的理解,深刻感受到音樂的美。學習者在對音樂作品進行聆聽時會出現一種現象,即在最開始聽的階段學習者只是在單純的“聽”,聽其中的歌詞,聽其中的旋律,但是在這一階段學習這并沒有對其進行深入了解。隨著聽的次數增多,學習者就能夠逐漸感受到樂曲想要表達的情感,有的歡喜,有的憂愁。所以,在學習者對音樂作品進行欣賞和感受過程中,教育者可以通過語言以及動作等進行輔助,幫助學生感受樂曲中的情緒表達,使學習者更好地理解音樂中蘊含的情感。
例如:在引導學習者對《青春舞曲》進行聆聽時,學習者在聆聽過程中只能夠感受到其中歡快、洋溢,感受到樂曲中較為直觀的聲音高低、強弱、長短的變化。學習者的這些感受只能使他們的審美能力停留在音樂作品表面,無法深入了解其中蘊含的內容。尤其對于音樂的旋律、節奏、速度、力度、曲風以及和聲等都沒有準確的認識,所以教育者要從多個方面入手,對學生進行全面指導,引導學習者對音樂進行由淺及深的欣賞,感受作品的美,在聆聽中提高學習者的音樂審美能力。
學習者的審美能力是在鍛煉中不斷提高的,所以教育者可以從多個方面對學習者進行評價,在音樂評價中培養學習者的審美。
人在欣賞和感受音樂過程中經常會不自覺地進行身體律動,每一次的動作都在表達自己對于音樂的理解。所以,教育者可以對學習者在欣賞過程中的動作進行評價,在其動作中發現學習者對美的理解。另外,對于一些音樂基礎薄弱,無法正常感應音樂節奏的學習者,教育者也可以利用動作對其進行正確引導,教育者可以帶領學生利用身體打出節拍,使學習者在此過程中學會如何正確感受音樂節奏,從而提高學習者的音樂欣賞能力,促進審美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欣賞《青春舞曲》過程中,由于《青春舞曲》屬于較為歡快的曲子,所以學習者在對其進行欣賞過程中會不自覺地擺動,陶醉其中。針對這一現象,教育者可以直接讓學習者將自己的感受以肢體動作的形式表現出來,體會音樂帶來的活力。在學習者利用動作表達自己的感受過程中,教育者要對學習者的表現進行記錄和分析,之后根據學習者的表現進行評價,了解學習者對音樂作品的理解,鼓勵學習者積極表達自己的感受。在評價過程中教育者也會發現一部分身體不協調,無法正確感應音樂節奏的學習者,針對這種狀況,教育者可以對其進行指導,帶領其一起打拍,逐漸提高學習者的樂感,為其之后的音樂欣賞打下良好的基礎。
演唱是學習者通過音樂表達自己的理解,以自己情感的重要方式,在演唱過程中能夠充分了解學習者對于音樂的理解程度,能夠從中了解到學習者的審美能力。所以,在培養學習者審美能力過程中教育者不能單純的注重學習者對于音樂知識的掌握,還要引導學習者對音樂進行演唱,在演唱中表達自己的情緒。
例如:在對《青春舞曲》這一作品進行欣賞過程中,教育者就可以組織學習者進行演唱,讓學習者感受其中的藝術美,以及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之后通過自己的理解在演唱中表現出來。教育者根據學習者的演唱進行評價,指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習者解決這些問題,提高審美能力。
綜上所述,音樂教育者想要培養學習者的審美能力,需要注重學習者在音樂欣賞與感受過程中的情感表達,引導其積極發表自己的想法,發現學習者在音樂欣賞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對其進行正確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