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寬寬
素描是一種造型藝術,具備一切造型藝術的共同點,同時素描也能夠真切自然地表達作者對于實際物件或者自然本質的感受。因此,素描被認為是造型的基礎訓練和藝術本質,是造型藝術的重點以及基礎。本人依據素描教學中積累的經驗以及心得體會,概述如何提升素描教學質量,應該使用的教學方式和訓練方法。
基礎素描訓練與教學的第一堂課就應該是交給學生觀察實物的方法與技巧。只有當學生們學會如何正確高效地觀察實物本質和特性以后,才能夠更好地進行繪畫。觀察能力同時也是決定了素描考試分數的高低以及繪畫學習進度快慢的重要因素。想要學會觀察物體,應該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觀察。
剪影觀察法是指從大的外形入手,把任何復雜的物體看成剪影,觀察物體整體性的輪廓,忽略繁雜的細節,以此來更準確地勾畫出物體的形狀。剪影觀察法非常簡單實用,而它又是一切繪畫的基礎和重要條件,也是素描繪畫的第一步。
在作畫的時候,除了運用剪影觀察法去觀察物體的大致外形以外,我們還需要對于物體內部的細節去進行一個描繪和渲染。而這個時候我們需要搞清楚輪廓內的不同物體之間的位置,大小比例等,要以一個務實的眼光將物體內部細節真實描繪出來。這就需要我們用余光定點法去觀察物體之間的形狀比例和位置。我們可以就一個相對較大的細節物體作為中心點,帶動它周圍的較小物體去分析和比較物體之間的大小比例和位置,同時也要比較出不同物體的空間關系,是平面物體還是立體物體等。
使用剪影觀察法和定點余光觀察法進行相關的觀察時,加上學生自己對于物體的直觀感受,就可以快速、有力地表現出所觀察物體的真實狀態,從而加快素描的學習效率和質量。
上述內容講明白了如何繪畫出素描畫中的整體效果,但是整體效果并不能夠代表素描畫中的一切,細節同時也是刻畫素描畫整體結構布局的關鍵點。因而要從透視和結構這兩個方面來深入理解細節在素描繪畫中的作用和技巧原理。
透視分為:大氣透視、線透視以及消逝透視三種形式。其中大氣透視是指距離的變化造成光線明暗的變化。而日常的生活經驗告訴我們,景物和視點的距離不同,給我們的明暗感覺不同,其中較遠的景物通常較亮,而近處的景物都偏暗。最遠處的景物有時會和天空連為一體,最終甚至消失不見。
結構是指我們需要繪畫的物體的內部結構構成,以及內部形狀物體之間的聯系和位置關系以及空間結構中的大小比例和形狀特征等。所有的空間結構一定是需要符合實物體中的空間和物體本身的結構模式。對與結構的理解和重視在于學生需要通過一步步細化結構和糾正之前的結構錯誤的過程中慢慢細化和精準化物體結構,以此來表現實物的細節準確率。學生從第一部的觀察進行一步物體的大輪廓繪畫之后需要對輪廓繼續修改和精準描繪。然而大多數學生都忽略了這一點,不注重結構的細節刻畫和描繪,而是得過且過,忽略細節,最終導致了很嚴重的錯誤,造成不能夠很敏銳地捕捉物相結構的知識,從而犯下結構描繪不準的錯誤,不善于觀察實物的缺點和不足,影響繪畫效果。
使用畫筆進行素描繪畫的時候需要注意筆畫的形狀和力的方向性等,這體現了畫家的藝術涵養和習慣性的方向力,在素描畫面中除了使用一些不同的工具和材料來達到畫家想要的效果以外,同時也要注重自己揮筆時的力的方向性,這就要講究畫家對于“氣韻”的使用程度了,畫家的筆法既要符合氣的需求,也要做到準確無誤,看上去隨意的畫作內在卻遵循著許多的內部結構和次序,想要培養學生的畫面中帶有自己的氣韻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需要學生在掌握了素描畫面氣韻理論知識后不斷地去練習和常識,日積月累的基本功才可以形成。
綜上所述,教師在對中職學生進行基礎素描教學的過程中,要會將基礎知識理論和教學示范以及聯系結合起來,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不僅要教會學生繪畫的理論知識,同時也要對學生進行相關的繪畫示范和指導性聯系,從而提升學生的畫技和個人感知能力。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調動學生的繪畫熱情,尊重并且欣賞不同學生的不同畫風,從而提升學生的繪畫興趣,培養學生的繪畫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