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怡
我國油畫藝術發展起步比較晚,和西方油畫藝術還是有一定差距的,但是我們應該揚長避短,把中國獨有的、備受外國人推崇的民間美術融入到油畫藝術中,打造富有中國特色的油畫作品,既可以讓中國油畫作品在藝術界獨樹一幟,也可以打造中國油畫的藝術特色,提升中國油畫的國際影響力。民間美術是一種多元化的藝術創作形式,有很多是可以運用在油畫創作中的,例如獨特的造型藝術,例如民間泥塑、面塑、陶瓷藝術等,可以運用到油畫構圖之中;中國民間藝術具有獨特的色彩藝術,例如剪紙藝術的紅色文化、陶瓷藝術中的青花瓷、景泰藍等,這些中國風色彩可以運用到油畫創作中;民間美術文化底蘊深厚,例如象征意義、寓情于景,提升油畫創作的文化意味。
油畫創作最能抓住人眼球的就是構圖和造型藝術,這也是最直觀的視覺藝術。中國民間美術在造型上以簡潔大方、直抒胸臆為主,對生活場景進行藝術化創作,例如常見的剪紙藝術中的蓮花造型、年畫娃娃等,造型別致、憨態可掬,蘊含著創作者濃郁的個人情感,讓人在觀賞作品時可以感受到畫作中的生命力。我們在進行油畫創作時,可以借鑒民間美術的造型藝術,在對客觀物象進行創作時,盡可能多地貼近生活,融入自己對于物象的理解,讓油畫作品靈動起來,提升油畫創作者自身的藝術素養。例如著名油畫家黃鳴就借鑒了中國傳統的年畫藝術,借鑒了年畫娃娃白白胖胖、造型各異,如手捧桃子、雙手作揖、手舉福字等造型,黃鳴以年畫造型為藍本,創作了《財神到》《過新年》等油畫作品。河北美院畫家費正汲取了河北剪紙藝術的造型美,創作了油畫作品《元宵夜》,運用剪紙的空間特征,對人物造型進行了適度夸張,油畫作品以中國紅為主色調,運用黑色線條進行畫面分割,運用純色塊進行對比,凸顯元宵傳統佳節的喜悅氛圍。
民間美術作品蘊含著獨特的色彩藝術,民間藝人在創作中喜歡采用紅色來做主色,烘托出熱烈、繁榮、喜慶的藝術氛圍;黑色則是代表著壓抑、沉重的感覺;民間美術藝人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紫、紅相容,紅、綠搭配”。色彩也是油畫創作的重要形式之一,也經常運用色彩的對比和襯托,來達到渲染畫面情感,寄托自己個人情感的創作目的。例如美術家顧黎明先生在油畫創作中,就汲取了民間美術的色彩藝術,注重色調的對比和襯托,在油畫創作中融入民間美術色彩元素,例如融入中國紅、藍色、黃色以后,對整幅畫作的色調進行調整。他還擅長運用線條來對色彩進行分割,讓畫面呈現時空交錯的感覺。民間美術代表了我國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于現代油畫發展和創新具有重要意義,我們要積極把民間美術元素融入到油畫創作中,讓我國油畫事業發展添磚加瓦。
民間美術創作素材和繪畫方式非常豐富,不僅僅局限于傳統的畫紙、畫筆,很多都取材于日常生活,例如生活中經常運用到的絲綢、染布、炭筆等,造就了燦爛的民間美術。我們在油畫創作中可以借鑒這些富有生活氣息和創意的材料的繪畫方式,讓油畫作品更加富有生命力。例如現代油畫家譚根雄先生,就借鑒了古代的絹帛花和刺繡,把中國獨有的絲綢作為畫紙,進行油畫創作,借助絲綢柔軟、透明的特質,呈現油畫作品的透明、細膩的感覺,讓油畫看起來更逼真。炭精畫繪畫,是運用炭來進行繪畫,常見于我國的山水畫、風景畫,我們可以炭精畫運用到油畫創作中,炭精畫畫面比較細膩,深淺顏色過渡比較自然,而且還不太容易褪色,易于保存。
綜上所述,民間美術作品對于現代油畫創作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我們要發揚民間美術文化的特色,運用其獨特的造型藝術、色彩藝術、豐富的創作素材和繪畫方式,來創新我們的油畫創作。油畫藝術和民間美術在藝術上具有共鳴性,我們要尋找藝術創作上的契合點,開展藝術繼承和創新,提升我國油畫藝術的國際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