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
基礎繪畫就是作者繪畫生涯中的一個時期,這個時期繪畫技巧、整體構圖等會具有較為全面的理論知識基礎,完成基礎形式繪畫的創作。在基礎繪畫的前提下,整體性視角屬于非常關鍵的理論模式。基礎繪畫內容不但能夠是某一個細化的視角,也會是較為宏觀的風景。不管怎樣,創作者都一定要具備整體性思維,可以在腦海中將創作內容進行整體呈現,這樣才能對整體構圖和藝術風格進行全面掌控。
整體性思維與整體觀察是不同的,思維是逐漸形成的,創作者只需要對其進行激發即可。觀察和思維之間是息息相關的,人們在完成對事物的觀察以后,見到的事物會轉變成為個人的一種認知和意識,變成個人思維邏輯當中的組成部分。所以說,人們所形成的思維邏輯,觀察具有極為關鍵的作用。基礎繪畫范疇中,學生個體的繪畫創作實際上就是把整體思維當中的成型內容進行展示。但是實際上整體觀察所使用的時間比較短,因此很多學生在繪畫創作中會出現重心偏離、隨性的狀況。這屬于繪畫初學者的通病,這種表現也正說明了繪畫創作是人思維狀態的展現方式。
思維和觀察的關系很好理解,在基礎繪畫時期的學生想要構建整體思維,就一定要對周圍事物進行大量觀察,讓自己的思維意識構建在現實事物的基礎上?;A繪畫中追求的藝術價值并不只有寫實,很多繪畫教師都曾經這樣認為,對于全知全識的向往與追求,繪畫藝術更加重視把現實和創作人員的個性思維進行有機結合。所以,創作人員在進行創作的時候一定要進行觀察,使自己對周邊事物形成整體層面上的思維邏輯,要求在思維當中提煉個性化的內容,也就是抓住重點關系,以此來提高視覺作品中的藝術價值。有很多人都這樣認為,人的思維實際上一直都處在廣義的活動狀態中,難以進行主觀上是控制,可是如果創作人員能把思維形態改變成為整體性視角,就能使用主觀上的個性化思維對繪畫藝術的價值進行重新塑造了。
在進行基礎繪畫創作之前,創作人員會使用整體思維對自身藝術審美、情感等進行調動,使自己對繪畫素材形成直接行使的情感體會。在情感感知的過程中,創作者思維中有很多創作素材,這些素材內容的角度與形式都各不相同,或者宏觀或者縮影或者是對某一個事物的深度體現??墒沁@些思維素材并不會被全部提取和使用,創作人員需要使用提取式的思維,使用整體觀察措施對自身素材、情感的意識進行審視,緊跟自己的精神趨向,用創作精神為繪畫創作找出自己的心中向往。之后再使用整體思維把精神素養相關內容進行提取,直到實現了整體性構思的有效完善。在創作人員使用整體性思維進行創作構思的時候,由于其基本都是在使用自身的創作精神進行引導,所以在未來時期中其繪畫作品會展示出具備個人特色的藝術形態。
對于有過基礎繪畫創作的學生來講,初期時期接觸到的、精神意識當中的創作素材內容都可以作為畫室、家庭繪畫的素材,一般都是一些擺件、水果、桌椅等物品。可是對于學習中期的創作人員而言,思維當中已經能夠滲透意識層面上的藝術精神了。比如,地方文化和家庭文化影響等,這種文化素養雖然不能用直接形態進行展示,可是其在創作人員的繪畫風格中能夠展現出來。所以,在基礎繪畫的創作范疇中,創作人員的繪畫作品一般都是展示個人思維的,會伴隨創作人員繪畫技術的提升而逐漸升級到整體思維方面。個體思維同藝術創作之間的關系也可以說是承前啟后的,主體思維負責為創作人員提供創作素材與精神方面的素養,藝術創作就負責把創作人員的心中向往、精神面貌等用不同形態進行展示。所以,創作人員不管是要使用基礎繪畫方式完善自己生活藝術方面的記錄,還是使用繪畫創作來闡釋內心深處的情感,都一定要對自身、周圍的環境進行通透的分析與觀察,深入挖掘生活素材中包含的文化、情感價值,使用繪畫創作來完善創作人員的藝術價值。
總而言之,繪畫作品當中并不只是有心跳,優秀的繪畫作品中具有生命的價值,創作人員在創作過程中要具備激情,才能夠給予基礎繪畫以靈魂,這樣的創作激情具備整體形態,才會讓繪畫變成藝術價值的完整形態。在基礎繪畫的創作時期,創作人員一定要使用整體性創作激情,把自己的藝術靈感、技能等展示在繪畫中,使用潛在意識引導繪畫創作,讓作品能夠實現完整與純粹的狀態,最終使用整體性視角完成繪畫藝術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