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林娟
(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南臺中心學校,江西 南昌 331700)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也是教師開展教學內容的首要地點。隨著生活化數學教學要求的不斷深入,基于多種形式的數學教學形式和活動正在如火如荼的展開,學生在豐富多彩的生活化數學活動中逐漸體會到了生活中數學的趣味性。盡管課外多種多樣形式的數學活動受到越來越多教師和學生的推崇,但是課堂教學的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課堂是學生專門用來學習知識的場所,其學習氛圍、學習條件以及學習紀律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和特點。課堂也是學生一天學習活動中最主要的場所,是保證學生學習效果的前提。課堂質量決定著學生數學課程知識的掌握情況,決定著學生課后復習鞏固的時間和效果,提升課堂質量這個工作已經成為教師教學改革中一項最重要也是最常見的工作。隨著數學新課改要求的不斷提高,數學課堂質量的提升逐漸占據更加重要的地位,質量提升的目標和方法也隨著課改的推進呈現出新的生機。根據新課改要求完善和改進課堂質量,將切實有效的增強小學生學習數學的效果[1]。
小學數學教學新課改在知識技能方面的要求,主要包括代數和數、圖形圖像、實際問題以及綜合實踐四個方面。在代數與數方面的數學新課改內容,要求學生掌握抽象理解知識和概念的能力,基本的代數運算能力和數學建模思維。在圖形圖像方面,教師應當要求學生掌握圖形抽象理解能力、圖形的分類思想、根據不同圖形開展圖形性質探討以及圖形運動問題的研究。在解決數學實際問題方面,學生應當具有初步數據收集和處理能力,可以針對不同數據分析簡單數學問題。綜合實踐能力是新課改學生應當具備的一項重要能力,教師要讓學生學會運用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生活問題。
小學數學教學新課改在數學思考方面的要求,主要包括發現提出問題、分析解決問題、參與合作交流以及積極評價反思四個方面。學生首先應當從數學視角和數學思維出發對問題進行抽象,剝離問題中與數學知識相關的信息,并可以運用相關數學知識加以解答。同時學生應當充分激發思考意識,探究問題不同求解方法,從多角度解決問題。教師應當要求學生具備合作交流意識,從合作討論中促進學生思考和思維發散,幫助學生養成善于思考的習慣。學生應當自覺開展學習情況反思活動,教師對不同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總結評價,以改進學生學習方法和教師的教學任務。
小學數學教學新課改在問題解決方面的要求,主要包括建立數字符號意識,增強空間想象力,培養數據分析能力以及從觀察、猜想、實驗證明等多個角度完成數學知識內容學習,并逐步具備從數學思維出發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小學數學教學新課改在情感態度方面的要求,主要包括學生學習過程中應當具備的素質和能力。教師應當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樹立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求知欲。讓學生從數學知識學習和數學問題求解中,逐漸尋找到獲得知識的滿足感、克服困難取得成功的自信、體會到數學科目的魅力和價值。通過數學課程教學的開展,讓學生逐步具備勤奮好學、善于思考、實事求是以及互助合作等多方面的學習素質和學習品德[2]。
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教師應當明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和教師引導的從屬地位。教師應當為學生提供更加開放和廣闊的空間,由學生主動思考、交流合作并解決數學問題。教師要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做好引導的工作,在學生出現困難和阻礙時進行適當指引性的教學,接著對課堂教學中出現的錯誤和問題做好總結工作,以發現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不足。
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教師應當注重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是激發學生探索精神和求知精神最好的教學方法,也是提升學生實踐能力最直接的教學工作。數學學習同樣離不開動手實踐活動的開展,教師要根據課程內容要求不定期開展實踐活動,讓學生直觀感受通過實踐活動學習數學知識的作用和意義[3]。
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教師要完善數學學習評價體系。任何學科的學習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要進行反復的總結反饋理解鞏固,最后達到知識的充分吸收和升華。教師應當完善數學學習考評體系,從多個方面考核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
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教師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教師應當掌握多媒體信息化數學教學技術,以更加便捷和高效的信息教學代替傳統的黑板教學,以提升教學進度和學生學習效率。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的改革,讓數學教學更加注重課堂質量的提升。教師應當充分研究新課標中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標準,并結合具體學生情況開展差異化教學。教師要重視學生數學知識技能、數學思考能力、數學問題解決能力和數學情感精神方面的綜合提升,以有效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能力,最終達到多方面培養學生素質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