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晏芳
(江西省上饒市婺源縣詹天佑小學,江西 上饒 333200)
目前,各行業不僅需要大量技術人才,更希望人才具有良好的核心素養。因此,在小學重要核心素養培養階段,教師應重視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圍繞閱讀教學策略實施教學計劃,實現對學生自我理解、表達以及創新等能力鍛煉的目的。所以,為使學生獲得長遠的發展空間,教師可以利用閱讀教學策略,深入到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培養過程中。
小學階段的學生,都需要通過閱讀的方式獲得語文知識,而且在閱讀中可以不斷拓展學生思維空間以及塑造學生對世界的認知。教師在語文教學中,首先應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然后在培養學生興趣過程中,不斷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使學生從興趣中激發閱讀的潛力。教育學家周兢曾說過,注重閱讀興趣的培養,是孩子成為終身學習者的良好開端。所以,引導學生對閱讀產生興趣,是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關鍵的因素[1]。
例如,教師在講解《四季》課文時,在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將自然中四季景色的變化展現在學生面前,利用圖片或者視頻的方式,為學生營造身處自然環境中的教學氛圍,并在展示過程中用朗讀的方式描繪出課文中自然景色,激發學生內心對自然景色的熱愛,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積極主動的心態投入到語文學習中。然后,教師應在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時,帶領學生進入到校園中觀察植物的變化,體驗現在的季節景色,同時要求學生將課文中的內容與眼前的景色相結合,目的是鍛煉學生的想象能力。
在講解《吃水不忘挖井人》課文時,教師應重點講解毛主席與江西人們群眾深切情感,在革命中依靠人民群眾建立堅實的革命基礎,帶領人民群眾打贏戰爭建設新中國。
在小學階段的學生思想認知能力以及思維空間需要不斷的發展,教師應通過閱讀教學為學生建立思維空間結構,同時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根據課文內容積極開展情境教學,通過創設情境使學生更好的理解和學習閱讀內容。
例如,在講解《小白兔與小灰兔》課文時,教師利用創設情境教學模式開展教學,讓學生分別扮演課文中的小白兔與小灰兔。根據課文內容,小白兔需要表現出出色的勞動智慧,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得更多的白菜,使自己能夠長期的擁有食物;而學生在扮演小灰兔時,需要表現出小灰兔懶惰的一面,教師通過兩名學生的表現將課文中勤勞的中心思想表達出來。所以,通過創設情境教學模式,使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中心思想。
另外,在創設情境教學中,教師應用鼓勵的語言方式激發學生的閱讀潛力,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信任,幫助學生更好的建立學習信心。如在學習課文《玩具柜臺前的孩子》時,教師向學生提出孩子為什么在玩具柜臺前,有沒有買玩具等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課文。學生在完成課文閱讀后,找到孩子不買玩具的答案,教師應積極的鼓勵學生回答問題。然后,將課文內容通過情境的方式表演出來,使學生更能感受到孩子不買玩具,是因為家里比較困難,而且也能體會出小女孩的愛心。通過課文所要表達出的中心思想,使學生的感知能力得到提升,讓學生在閱讀中培養自身的語文核心素養。
培養小學的閱讀能力,既能使學生通過閱讀學習語文知識,還能拓展學生的認知范圍,讓學生在寫作時可以有豐富的素材。教師在閱讀教學中,不僅按照教學內容完成閱讀教學,還需要為學生提供與生活有關的閱讀內容,使學生在閱讀學習中獲得新的學習方向,從而有助于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
例如,在講解《我不能失信》課文時,教師將課文中情節與生活聯系起來。但是,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還無法真正領會信任的意義,教師應將學生彼此間發生的與信任有關的事情進行講解,并不斷將信任的重要性逐漸擴展到日常生活和學習中,讓學生的思想和潛意識中明白信任的重要性。因此,將閱讀與生活相結合,通過實際生活幫助學生獲得更好的提升語文素養的機會。
在小學階段的學生,在不同年級采用的閱讀教學方法各不相同,需要教師重視階段性改革教學的重要性。對于一二年級的學生,教師應培養學生建立認識字詞的基礎,使學生順利的完成閱讀學習。在三四年級學生閱讀培養過程中,教師應強化學生熟悉掌握和使用字詞的意思,如對朋友的情誼時,可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詩句表達朋友間的送別之情。在高年級學生閱讀學習時,教師應重視學生作文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不斷的閱讀中理解和記憶閱讀詞句的含義,使學生在寫作中應用自如,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學生在完成課堂閱讀學習后,家長應重視與學生的閱讀陪伴教育。目前,許多家長為低年級學生提供多種益智類閱讀材料,而且在業余時間與學生共同完成閱讀,在家長的陪伴和鼓勵下使學生更加愿意參與到閱讀學習中。針對高年級的學生,家長可以為學生制定每日的閱讀計劃,并參與到計劃實施中,解決學生在閱讀中遇到的問題。
小學教師在完成日常閱讀教學后,還應倡導學生積極參與到社會閱讀活動中,在活動中不斷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開闊學生的閱讀視野。例如,許多小學閱讀比賽的出現,可以為學生提供展示自己閱讀能力的機會,教師應為學生做好比賽準備,指導學生的閱讀技巧以及表現能力,同時與家長共同鼓勵學生,使學生樹立良好的信心參與到比賽中。學生在完成比賽后,無論成績好壞家長和教師都應鼓勵學生,使學生不會失去對閱讀活動的興趣,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自主性和積極性[2]。
綜上所述,小學階段培養學生的閱讀素養,既能拓展學生的認知世界的視野,還能有效促進學生身心的發展。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積極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鼓勵學生多參與社會閱讀活動,讓學生在閱讀中提升語文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