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建偉
(喀喇沁旗小牛群鎮小牛群小學,內蒙古 赤峰 024406 )
培養小學生的數學素養,應該結合數學學科的基本特點,運用先進、科學的教學理念,對數學課堂教學進行改革,構建輕松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使教學活動能夠有效開展。本文中主要分析了開展數學素養教學改革的重要意義,給出了基于培養學生數學素養的教學改革措施,希望能對我國小學數學的教學改革工作提供一些幫助[1]。
培養小學生的個人核心素養,應該把培養其綜合素養作為目標。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接受能力,進行合理、科學地引導,鍛煉學生個人的創新思維能力。數學是一門比較抽象且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在教學改革中強調培養小學生自身的核心素養,能夠培養學生多向思維和一題多解的能力。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鼓勵學生進行獨立思考,重視對小學生個人數學核心素養的培育。
在傳統的數學學科教學過程中,教師都是采用在課上進行例題講解的形式進行教學,教學氣氛往往比較沉悶,缺乏一定的趣味性,而且課后教師會布置大量的數學作業,讓學生對所學題型加以練習,從而形成固定的思考模式和解題模式,這種教學方式缺乏對小學生思維方面的鍛煉,也使數學課堂教學失去了原有的作用,很難達到培養小學生個人數學核心素養的目標。在教學改革中,重視培養小學生個人的數學核心素養,有利于讓學生通過課堂教學感受到數學學科邏輯思考過程以及奇妙之處,讓學生通過自主思考,體會攻破難題所能帶來的成就感和滿足感[2]。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微課逐步獲得了廣大小學數學教師的認可與接受。所謂微課,指的是利用網絡整理碎片化的知識點,運用簡短的視頻完成對教材中細碎知識點的梳理,通過幾個小小的微課視頻,就能構建出很龐大的數學知識網絡。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幫助學生梳理教材中的知識點,構建完善的數學知識體系。另外,教師也可以利用互聯網的資源優勢開展網絡教學,針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存在的普遍性問題進行深入教學,從而使學生在課下也能擁有進行自主學習的環境[3]。
在小學數學學科的課堂教學過程中,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就是數學核心素養的具體表現。基于這種情況,教師應當在課堂教學中創建與生活化案例有關的問題情境,這有利于讓學生在解決現實問題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數學素養。教師在設置相關問題時,應當與生活化的案例進行有機結合,根據數學與社會之間的關系,挖掘小學生所關注的數學問題,并進行與之有關的提問,從而提高小學生對課堂教學活動的參與度,引發學生進行數學思考,學會應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標。
一般而言,對于現實中數學問題的解決,需要學生能夠建立相關的數學模型,并運用數學學科的語言進行合理描述,最后運用數學工具進行求解和計算。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這些數學模型相對比較抽象和復雜,特別是在建立數學模型方面,小學生仍然處在學習時期,并未擁有十分完善的數學思想。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學會運用合理的數學學科語言,對所遇到的真實數學問題進行描述。例如,在學生去買糖果時由于每個糖果的單價都不相同,第一種糖果6元錢,另一種糖果5元錢,小明一同學一共買了5斤糖果,共花費了28元錢,那么小明同學兩種糖果分別買了幾斤。在對這個問題進行數學語言的表述過程中,小學生很容易發現這道真實的問題,其實可以化解成二元一次方程。進行數學學科語言描述的過程,也就是方程組進行列式的過程,但生活中所遇到的真實問題,往往十分復雜,對于這些問題的解答也只是生活中要學習的一部分內容,而不是全部內容。建立相關的數學素養和數學思想,能夠幫助學生有效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4]。
總之,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在現階段的教學改革中有著關鍵性地位。也是新課改對于小學生個人素質培養的新要求。在開展小學階段數學學科的課堂教學活動時,教師應當注重培養小學生個人的核心素養,創新原有的教學觀念,改進落后的教學模式。利用網絡教學和微課等新形式的手段來輔助課堂教學,為學生創造真實的數學問題情景,引導小學生運用數學的學科知識描述所遇到的數學問題,幫助學生建立數學素養和數學思想,為小學生以后的學習奠定扎實的基礎[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