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岱芬
(四川省瀘縣楊九學校,四川 瀘州 646100)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顧名思義,就是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傳授學生道德觀、價值觀、人生觀、傳統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及一些法律知識,引導學生不忘初心,立德樹人,培養學生做一個遵守道德與法律的合格公民。由此可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對于學生未來人生發展以及為國家培養人才是至關重要的,但是由于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多以理論知識為核心,學生對此缺乏興趣,將生活化教學模式引進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本文將探討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
以往的教學模式都是灌輸式,而且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材課本內容全是理論知識,有少許案例,但案例都是以往發生的,距離學生現在生活比較久遠,學生對此難以理解明白,教師將課本中的理論知識以口傳心授的方式傳授給學生,學生因理論枯燥乏味,難以理解,對學習道德與法治學科找不到學習的動力和提不起學習的興趣。道德與法治教學源于生活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所以生活化教學模式引進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可以極好地幫助學生理解理論知識,幫助學生將知識內化于心而外化于形,在生活中應用所學知識,激發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的動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塑造良好的品格。
傳統的教學模式僅僅是教師用一張口一本書以口傳心授的方式傳授學生理論知識,對于需要舉的教學案例也僅來源于教材所舉的,教學案例有限。當生活化教學模式進入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那一刻起,此現象得到了改善。教師對于一個知識點可以舉例大量的生活案例來進行分析,可以用多媒體將學生日常生活中所出現的和道德與法治教學相關的事物展現出來,因為案例接近學生生活實際,且學生可以對知識點通過感性認知轉向理性認知,這種方法有利于幫助學生理解知識,構建層次化、邏輯化的知識網,加深記憶,同時還能豐富教學內容,吸引學生上課時的注意力,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主要是傳授學生道德與法律知識,幫助學生立德樹人,做一個遵法、守法、用法的合格公民。而初中是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黃金時期,道德與法治教學對于培養學生品德,引導學生走正確的路是至關重要的。初中學生對于外界社會是懵懂的但同時又是無比好奇的,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引進學生生活中的日常事件作為案例進行知識點的講解。例如,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有一個部分是傳授學生要尊老愛幼,弘揚傳統美德善于幫助他人,教師可以引用2017年的春節聯歡晚會上的小品《扶不扶》作為案例,告訴學生應該幫助他人,不要因為“碰瓷”事件和因社會個別“綁架道德”的人而失去自己本身該有的樂于助人的品德,因為學生需要知道只有人人獻出一份愛,世界依然美好,作為國家未來的棟梁學生應該傳承弘揚樂于助人的美德。這種接近學生生活又是社會熱點的事件,讓學生知道道德與法治教學源于生活而用于生活,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又能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動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都說道德與法治教學源于生活而用于生活,因此引用生活化情景,啟發學生,加深了解是必不可少的。有一個好的開端對于事物以后的發展也是很重要的,教師導入教學內容,對于如何教好某一部分知識是很重要的。教師需要用精彩的開端進行教學。例如,在講《給父母的愛,我們出發了嗎?》時可以先播放歌手韓紅的《天亮了》,再向學生講這首歌背后的故事:“父母在遇難時為了保護剛出生幾個月的孩子而將她舉過頭頂,等到救援隊到了,知道孩子得救的那一刻父母微笑著離開了人間。這就是父母對我們的愛,父母的愛是無私的,不求回報的,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習父母的愛”,這樣一堂課便開始了,學生因為故事感動而產生共鳴迫不及待地想了解更多父母對自己的愛而在上課時專心致志聽講,課堂上學生注意力集中,學生在教師的講解下和自身的理解加深對知識點的記憶。
課堂上認真聽講,課后做練習題加深理解,這是自古以來從未被淘汰的教學模式。教師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應用生活化教學模式也可以用這種方式,鞏固學生學習的知識點,并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例如,舉一些青少年違反法律觸及道德底線的案例,讓學生用道德與法律的知識寫出自己對該事件的看法,學生可以從道德方面解答:鴉有反哺之義,羊知跪乳之恩,父母是生我們養我們的人,我們應該感恩她們而不是傷害她們。學生從法律知識方面解答:我國法律規定不能傷害他人生命,學生違反法律是需要承擔責任的等。這樣學生在解答問題的過程中能夠加深對知識點的鞏固,同時教師在檢查作業時可以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從而改善教學內容,該方法不僅有利于學生鞏固知識而且有利于教師提高教學效率。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活動至關重要。教師可以提高課堂生活化含量,例如在講《和朋友在一起》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一起分享自己現在的友誼以及自己對友誼的看法,教師在學生的回答上科學的進行評論,對于回答好的給予表揚,對于回答不佳的,委婉的糾正。每一個學生都有友誼,學生在積極主動參與討論以后,能夠加深對友誼的理解,完善自己的不足之處,使自己的友誼之情更加長久,同時學生在積極參與課堂活動中能提高學習興趣。
總而言之,生活化教學模式為學生學習與生活之間建起了一座橋梁,有利于學生在生活中應用所學的知識,在學習中通過聯系生活理解知識。教師應該深入挖掘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價值,發揮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最大化利用價值,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激發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的動力,提高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的興趣,幫助學生立德樹人、遵法、守法、用法,培養學生優良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