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琛
(江西省南昌市高新區昌東鎮巷口小學,江西 南昌 330000)
經過歷史的發展與沉淀,優秀的傳統文化已經成為當前我國不斷發展的文化基礎,而其中所蘊含的禮儀文化、謙讓精神及愛國主義精神等大量優秀的品德也是其所體現的主要內容。當前我國社會越來越重視對于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揚,而隨著增強“文化自信”的提出,在小學德育教學中對優秀的傳統文化進行滲透,也已經成為當前我國小學德育的教學新途徑。
教材作為小學階段開展德育的主要工具,其對于最終的德育效果有著非常關鍵性的作用。當前,我國德育體系已經較為完善,也包含了比較完善的道德及法治的相關內容。所以教師就可以將優秀的傳統文化在其中進行有效的滲透,從而對學生的優秀道德品質進行培養。在具體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要讓學生進行一些有關課程的良好學習,比如小學語文六年級的課文《伯牙絕弦》是關于鐘子期俞伯牙之間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通過這個故事可以讓學生真切感受到朋友之間的真摯友情,培養學生與朋友友好相處的品質。又例如小學語文三年級的課文《孔子拜師》,通過學習孔子拜師的故事,培養學生謙虛好學、學無止境的品質,還如七言古詩《望洞庭》,描繪了洞庭湖的山光水色,通過反復誦讀,感悟美麗的自然風光,激發愛美的情趣,從而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由此,通過課堂教學使得學生對于優秀的傳統文化進行更加理性的認識,逐漸養成講文明與講道德的良好品德習慣,并實現對于中華民族優秀的傳承。
德育課程的教材內容一般都由人格的修養教育及國家的情懷教育等所組成,因此在當前的學校德育課程教材中還有較多的問題。比如,雖然有效地增加了人格的修養教育內容,但卻沒有適當的增加愛國情懷的相關內容。與愛國情懷有關的內容也只在教材最開始的部分體現,嚴重影響了教師的教學思路。所以,在對德育教材進行編寫的過程中,就要適當地增加有關家國情懷的內容。也就是說要把人格修養的教育在愛國情懷的內容之前進行教育,這樣學生才可以在提升自身的人格修養以后,使愛國的意識及社會的責任感得到增強。例如把歷史上愛國主義情懷典型故事、人物納入到德育教材中,如通過《將相和》中“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的故事,引導學生學習藺相如勇敢機智的斗爭精神和愛國情懷,顧大局、識大體的可貴品質,以及廉頗勇于改過的精神。通過鄭成功打擊荷蘭侵略者收復臺灣、詹天佑為國家不為個人功名修鐵路、錢學森千難萬險回來報效祖國等歷史故事,培育學生愛國主義,從小立志報效祖國的家國情懷。除此之外,還可以把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古詩詞納入到德育教材,古詩詞是我們傳統文化的瑰寶,很多古詩詞中蘊含著愛國情懷、優良品質、良好行為、勵志學習等。如《出塞》《示兒》《詠石灰》《離騷》《滿江紅·怒發沖冠》《過零丁洋》等,這些詩歌瑯瑯上口,學生喜愛,又具有濃厚的愛國情懷。又如《明日歌》《長歌行》等告誡學生要珍惜時間,努力學習。
我們都熟知的“孟母三遷”的故事中說,孟母為了給孟子更好的學習環境,搬了三次家。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校園對于學生的學習生活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就要求學校要對較為濃厚的傳統文化氛圍進行營造,在潛移默化中實現對于學生的熏陶及影響。具體來說,首先要有效地開展籌劃的工作,通過多樣化的方法使得校園具有良好的文化氛圍。其次,要定期開展全校的節日慶祝活動,如舉辦傳統節日德育活動:春節吉祥迎新活動、清明節緬懷先輩活動、端午節屈原愛國情懷教育活動、中秋節賞月寄思活動、重陽節尊老愛幼活動等。例如,可以開辦以“尊孔重教”為主題的校園活動,讓全體學生都能夠積極地參與相關的教育活動中去,從而使學生的道德素養得到提升,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尊重老師。開辦經典誦讀活動,通過誦讀國學經典,如《論語》《道德經》《三字經》《弟子規》等,來涵養學生良好的文化素養,促進良好習慣的養成。此外,還要舉辦相關的知識競賽及文藝慶典,如漢字聽寫大賽、古詩詞誦讀比賽、書法比賽、京劇節等活動,把傳統文化中的忠孝禮義廉恥等優良品質傳承發揚,同時通過多種多樣的活動,營造一個較為活躍輕松的校園文化氛圍,充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其正確的價值觀,促進其更好地發展與成長。
在小學的德育教學過程中,想要將優秀傳統文化進行更好的滲透,就需要在社會實際的基礎上開展相關的德育實踐教育活動。因此,學校除了要對文化氛圍進行營造以外,還要開展一些有利于中華傳統民族文化傳播的相關活動,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美德教育得到良好的體現。例如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一些傳統文化社團活動,像合唱團、民族舞蹈團、書畫社團、民樂社團、古詩詞社團等等。也可以以班級為單位,以傳統文化為內容,使班級同學自由地組合成興趣小組,并使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進去,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使其能夠具有更加豐富的民族文化知識內涵。此外,還可以結合當地文化傳統,歷史名勝景點,利用周末組織學生進行參觀游覽,了解當地的民風民俗、風土人情,進而培育學生愛家鄉、愛祖國,愛人民的情懷。社會實踐活動還能夠對學生的競爭及合作意識進行培養,使學生的思想水平得到更好的提升。
總的來說,當前我國社會正在快速發展,并且實現了與世界的接軌,而大量的國外文化對于我國的傳統文化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這樣的背景下,將優秀傳統文化有效地滲透在小學德育教學過程中,就可以使得學生從小就產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不僅能夠實現對于優秀傳統文化的更好繼承,也可以使學生的言行品德得到正確的引導。所以,在進行小學德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能夠重復地挖掘優秀傳統文化中所蘊含的德育素材,并利用豐富的教學方式充分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學習過程中,為今后的學習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