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洪山
(廊坊市高級技工學校,河北 廊坊 065000)
中職學校以培養高素質、高技能的人才為辦學目標,肩負著全面提升中職學生素質的使命。隨著中職學校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者應順應新形勢,著力改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積極思考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和方法。為適應新常態的教育要求,中職學校應樹立“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創新教育手段與方法,將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融入中職教育的全過程,發揮中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
“新常態”由習總書記提出,是適應中國經濟新發展態勢的高瞻遠矚的新思想。在教育領域中,新常態意味著在總結“常態”與“非常態”教育局面的前提下,對教育發展的嶄新思考。教育新常態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為目標,注重培養學生道德人格、專業知識、公民素質、知行認知等方面的素養。簡言之,新常態的核心理念是“以人為本,以德為先”,主要表現在:一是教育目標的新常態?;诮逃砟畹母母?,教育新常態更重視學生在道德品行、人文素養等方面的教育,突出“德育為先”“能力為重”“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努力實現學生全面可持續的發展;二是培養定位的新常態,這體現在把握中職教育培養目標的問題上,教育新常態促使學生成為合格的公民,促使學生在社會中遵守法律、公德,學會與他人和諧相處,在家庭中能夠孝敬父母尊長、友恭同輩,在學習中善于思考、踏實鉆研,在工作中敬業奉獻、求實創新等;三是教育方式的新常態,改變課堂教學方式,創新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懂得群學合作,樂于探索與思考,逐步深入課程教學改革,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著重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并使學生做到知行合一,注重教學的實際效果。
中職教育擔負著培養國家和社會需求的高素質職業人才的重要使命。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為中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在教育新常態下,中職思想政治教育是“立德樹人”的主陣地,可以為中職學生價值觀的養成、道德人格的塑造、人生理想的追求提供強有力的精神指引,是培育學生思想政治素養的重要載體。思政教師應充分把握思想政治理論成果,強化思政理論課的課程體系建設,根據時代特征、中職學生特點、思想理論課的學科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政理論課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注意把握時代特征與新理論的傳遞,不斷深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中職思政教師可以在傳統課堂教學之外,開設一些專題化、具體化的小課程,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論與實踐、“中國夢”、社會主義小康社會、改革開放理論與成果、當前國內外形勢分析等,通過知識競賽、短劇編演、專題講座等方式,促使中職學生積極地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學習中,形成一種教師引導啟發、學生主動思考探究的教育新常態。通過開設社會熱點分析、先進典型事跡、人生勵志故事、日常生活感觸等專欄化課程,為師生提供共同討論的話題,促進師生間的交流和分享,在學生主體探究、師生互動的過程中,傳統中職思想政治教育過分重視理論硬性灌輸的弊端被消除,“立德樹人”真正落到實處,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充分重視,從而使思政理論課教育煥發嶄新生機。
心理健康教育也屬于思想政教育的一部分,因此,各中職學校要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為每名學生建立心理檔案。各中職學校要定期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調查,建立并完善參加調查學生的心理健康檔案。其次,建設學生心理健康咨詢中心,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課堂內外。各中職學??梢愿鶕W生情況在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中安排6~8課時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并開設“心理衛生”“生涯輔導”等選修課程。最后,創建班級心理聯絡制度。教師可在各班級設立一名心理聯絡員,負責統計調研本班同學心理健康狀況,并定期將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匯報給負責的心理教師。每位心理聯絡員則由專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對其進行專業的心理輔導培訓。
“實踐育人”是我國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標,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實踐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高校應抓好實踐育人工作,將教育教學與實踐育人工作相結合,把實踐納入教學計劃。此外,還要以社會實踐活動為抓手,建構有效的社會實踐評價標準,著力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與創新精神,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教育新常態,就是要突顯實踐育人的價值,通過社會、企業與中職學校的協作,提高中職思政教育工作的實效性。中職學校應與企業共同設計人才培養方案,共同開發思政教育教材,加強與企業的聯系,以提升職業素養為培養目標。同時,還要成立企業教學督導組,實現企業人才招聘與中職學校學生思政素養考核的對接。此外,應加強中職學校與社會公益事業的聯系,組織中職學生進農村、進社區、進工廠,在社會實踐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顯著提高其社會責任感、使命意識及思想塑造能力。
總之,中職學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重而道遠,需要教育者順應教育新常態,不斷加強思政教育能力,秉持“立德樹人”教育理念,積極思考有效的思政教育方法,從而確保中職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