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平
(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鄧莊鎮九年一貫制學校,山西 臨汾 041500)
關注學生既往數學經驗,培養學生對數學現象的探究興趣,是新課標下初中數學教改的基本途徑。形象豐富的生活素材,既可以減少學生對數學的陌生感和距離感,使數學具體可感;也可以在對生活實例分析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想,讓學生解決現實問題時,能夠建立數學視角,運用數學思維,使數學真正成為幫助人們解決問題的有價值的知識工具。
教師必須關注后進生群體,并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則,在教學計劃制定中予以內容、方法、習題等方面的專門考慮。進入初中后,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態度、方法、意志、習慣等),以及能否迅速適應教師教法等主客觀原因作用下,學生數學能力的發展差異進一步加大。按照面向全體原則,教師不能只顧優等生而棄后進生于不顧;又不能降低要求以適應后進生,而對其他學生的繼續發展形成阻礙??梢?,后進生已經成為制約數學教育質量提高的“短板”,不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讓全體學生學好數學就注定是一句空話。
非智力因素是很多學生學不好數學的主要原因。
老師的布置、督促和檢查是基于小學生年齡特點的外部學習壓力,這也使部分學生產生了學習惰性。而這種依賴性已經與初中學習任務和形式不適應。
部分學生存在好高騖遠的傾向,愿意做難題、大題,輕視“雙基”的訓練與鞏固。題做的不少,能力提高不大,在考試中往往陷入“會”而“不對”的怪圈。原因還在于基礎知識理解不透,基本技能訓練不夠,知識遷移能力不高。這種情況在后進生表現更為明顯,由于對數學概念和數學關系的理解只是浮在表面,他們有的甚至連把問題完整有序的陳述一遍也難以做到,而在解題方法的選擇上,他們只能夠不加變通的模仿例題。
小學數學沒學好,初中數學又比較難,如果學生自主意識又比較差,那么就會因為畏難而逃避而遠離數學。具體表現在:
1.沒有愈挫愈勇的堅持意志。家庭和社會的過度保護,造成初中生普遍存在吃苦精神欠缺、挫折耐受性較低的現象。
2.沒有合作探究的學習動力。課上不專心聽課,不愿意參加問題探究,缺乏主動發現問題、合作解決問題的動力。
3.沒有對后進生的寬容環境。在績效考核和升學壓力下,部分教師愿意給優等生“開小灶、吃偏飯”,而不愿意付出更多時間給后進生“加餐”。
教師能否教給學生信念,取決于教師自身是否對學生充滿熱情,是否對學生滿含期待,是否信任學生并被學生所信任。
1.教師要用專業信仰給予學生正能量的引導。第一,要樹立新型師生觀念,按照平等、積極的原則重塑更符合時代倫理的師生關系。第二,用自己對數學的熱愛點燃學生學習數學熱愛數學的信念之火。
2.教師必須讓學生知道自己對他們滿含成功期待。初中生渴望被承認,被贊許,這是他們的“價值意識”的進一步覺醒;而由于他們價值體系尚不穩固,所以他們更愿意參照老師的評價來完成自我評價。很多經驗表明,老師的期待和盼望能夠內化為學生認真學習的動力,這種期待對學生的自我評價、自我期許都形成影響。
3.師生間的相互信任。追隨來源于信任。由于年齡特點,初中生看待學習仍然持感性的態度,對老師是否喜歡或者信任,是他們對相關學科采取態度的參照標準。學生因為信任數學老師,而在心理上覺得數學學習更放松更安全,而對自己在老師引領下一定能學好數學更為放心。
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生活實例在課堂教學中靈活運用,可以讓學生近距離“觸摸”數學;用日記記錄生活中的數學,可以讓學生隨處“親近”數學。
數學是邏輯感強烈的科學,也是鍛煉思維品質的過程。這種鍛煉是否有效,取決于教師能否準確把握教材精神,能否科學設置問題引導,能否做好思維情境的創設。數學教學面臨著化抽象為具體的思維轉換。一不能靠單向“灌輸”,二不能靠“題?!睆娀?。必須把探究性學習引入課堂,讓學生在自主實踐中發現和解決問題,在自主學習中總結和完善規律,親身見證自己數學知識和數學思維的形成過程。
長期以來,抽象枯燥的學科特點一直在制約著數學課堂活躍度的提升。數學課堂重建可以參考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首先,多媒體技術可以全面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心理感覺,對學生形成多種信息媒介的吸引;其次,聲光電等表現手段,彌補了初中生抽象能力差的不足,也抓住了他們好奇性強的心理;再次,多媒體可以演示一些動態性的運算和證明。當然多媒體由于展現速度快、內容含量大,對后進生的接收消化也形成了一定壓力。
總之,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合作探究能力,已經對初中數學教學整體質量提高形成了制約。拉近學生與數學的心理距[JP3]離,使數學能夠被學生在生活中“觸摸”,是培養學生興趣的關鍵。
敷衍了事,一定要引導學生說出解題思路,然后才能作出相應的評價;對那些有錯誤但蘊涵創新思維的想法,在給予鼓勵的同時,再指出不足,這樣才能促使學生不斷進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創新火花??傊?,有效的數學課堂教學以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為根本,教師要為此搭建平臺,做好鋪墊,課堂教學中要把更多的時間還給學生,通過讓學生更多地思考,更多地探索,更多地說和做,使教學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個體差異,實現課堂教學的高質量和高效率,那么我們的學生將學得更自信,生活得更精彩。
數學習題的是每個數學老師都要用到的,是數學教學不可或缺的部分。那么每個數學習題都不可小視,合理安排數學習題可以提高課堂效率,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作為一名即將走上工作崗位的老師來說這是一個挑戰,在今后的學習工作中我都會加強對數學習題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