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亭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區縣府街小學,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30)
語言文字是學習的工具,思維的工具,認識的工具。小學語文是義務教育中的一門重要基礎學科,不僅具有工具性,而且還有很強的思想性。 漢字,是世界上最為古老和特殊的文字之一,在它形象而多變的字體中,蘊含著我國勞動人民無窮的智慧與審美追求。同時,漢字中也蘊含著歷史、文化、精神、智慧、審美等豐富的育人資源。學好漢字,寫好漢字,一直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識字寫字教學是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和效率的一個基本也是關鍵環節。尤其是在低年級的識字教學中,我們一直重視指導書寫這一環節,我覺得在指導生字書寫時要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做到以下幾點。
學生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的培養與養成,是學校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興趣是人們力求認識某種事物或愛好某種活動的傾向。學習興趣的作用是巨大的。一個人對他所感興趣的事物,總是表現出注意的傾向。特別是對生性好動,集中注意力不能持久的小學生來說,多媒體課件絢麗的色彩,逼真的畫面,可愛的卡通形象,常常如磁鐵般吸引了好動活潑的小學生。蘇霍姆林斯基曾提出“兒童是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的。”所以我們在低年級的識字教學中可以利用圖畫、字、形等形象化的手段來幫助學生掌握漢字的音、形、義。于是,我制作了一些如“撿樹葉”(帶有生字、詞的樹葉從樹上飄落過程中識字,再撿入垃圾桶)、“比一比”(形近字、同音字進行組詞或連線)、“猜一猜”(聽讀音猜字,拼讀音看偏旁猜字,猜謎語想字)、“一晃而過”(迅速移動字、詞快速記讀)等動畫課件,讓學生在輕松、快樂的氣氛中記識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詞。利用多媒體識字,不僅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而且提高了識字的自主性和創造性。
情境教學是依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心理發展特征,創設教學需要的特定情境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基本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中,恰當地使用現代教育技術是創設情境的最佳途徑。
中國漢字起源于“象形”,而“象形”與“繪畫”分不開。因此,它具有較強的審美性,我們的祖先在造字時充分攝取了自然美的精華。創造出生動優美的形象。在小學語文教材的編寫中,象形文字大都出現在低年級。低齡兒童識字,有一個從模糊到精確的過程,由于漢字的圖形化和表意特點,兒童識字、寫字可以從圖入手。在他們看來,一個個漢字,首先就是一個個圖形。為了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漢字,感受到漢字形體之美,使他們喜歡上寫漢字,教學中我注意挖掘漢字的審美功能,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發展學生聯想、想象能力,開拓學生思維,使學生感悟漢字形體之美,從而熱愛漢字。
建立在科學人性觀基礎上的主體教育思想要求確立和提高人的主體地位,充分釋放和發揮人的巨大能動作用,讓他們意識到并主動地追求和實現個人在教育過程、自我發展中的價值,充分調動積極性,能動地進行學習、工作與社會生活。 在傳統的識字教學中,老師總是一個人唱著獨角戲,教師在黑板上分析講解每個字的筆順以及字的建架結構時,學生往往不能集中注意力聽講和觀看,就算看了也未必用心去記,這里就要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力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指導學生觀察,能優化學生注意品質,提高審美能力,為寫好字作充分的準備。在學生動筆之前,首先引導學生按一定順序觀察:
1、觀察字的結構。多媒體出示漢字圖,田字格中的字是學生學習和模仿的范本,讓學生去觀察看這個字由哪幾部分組成,筆畫順序及位置,并進行書寫練習,做到能正確書寫。
2、觀察筆畫形態特點。讓學生通過多媒體展示觀察漢字筆畫感受到漢字筆畫的形態之美。
3、觀察獨體字的筆畫,合體字各部分的大小、高矮、寬窄。
4、仔細觀察教師的范寫。
教師的范寫是最直接的指導,要引導學生看清每一筆的運筆方法,并試著這樣寫。這既是指導書寫的過程,也是鞏固識字成果的過程。但是在以往的教學中我發現,在我回頭板書時總有很多同學不停,而是迫不及待的去描紅,錯過教師的范寫,于是我采用在實物投影上寫,這樣不僅可以展示正確握筆方式,而且可以監督學生。
的確,在教學中,學生在記憶漢字時想出多種生動形象的辦法,他們的思維能力得到鍛煉,但如果運用上現代教育技術進行識字教學,既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力,更使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得到了提高和鍛煉。因此在低年級寫字教學中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可以使復雜、抽象的教學內容顯得比較簡單,明確和具體。艷麗的色彩、生動的形象、動聽的聲音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不僅大大提高了學生識字的效率,還能很快領悟字詞的意思。采用直觀的教學方式,能使生字的出現更為形象、自然,符合學生的形象思維,因而形成的印象就更為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