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才 宋皓杰 鄭子龍 閆磊 楊昊天
人才評價是人才發展體制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才資源開發管理和使用的前提。科學公正地評價人才,有利于激發人才的潛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人才的作用,有利于吸引人才、使用人才和留住人才,最大限度地為我所用。當前,河南正在真金白銀地重金吸引匯聚海內外人才來豫創新創業創造,這就需要對人才進行科學公正的評價,以有效應對新時代人才爭奪,打贏這場空前激烈的人才爭奪戰,為中原更加出彩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撐。
一、人才爭奪空前激烈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人才歷來是關乎事業興衰的戰略性資源。自2017年以來,全國已有60多個城市出臺人才新政,并有新的城市不斷推出,掀起空前激烈的“人才爭奪戰”。窮則變,變則通。2017年2月,湖北省武漢市提出了“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百萬校友資智回漢”計劃,打響了“人才爭奪戰”的第一槍。提出畢業3年內的普通高校大學生,憑畢業證即可申請登記為武漢常住戶口。2017年8月,浙江省杭州市在阿里巴巴西溪園區東側,幾幢嶄新的商住建筑拔地而起,這些建筑大部分是阿里巴巴集團為員工建造的安居房。2017年9月,廣東省深圳市決定,在南山區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片區創新發展名副其實的核心地段,加快建設占地面積約68萬平方米的人才公園。另外,深圳市坪山區在第十六屆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上,打出“來了就是坪山人,來了就有坪山房”招牌,表明尊才、愛才、用才的誠意,給人才超高福利的支持。2018年,陜西省西安市出臺戶籍和人才落戶政策,實施“海底撈式”戶籍服務,力度空前、寬松優厚的“人才新政”“戶籍新政”等吸引了大批人才落戶西安。2018年4月,四川省成都市設定首個“蓉漂人才日”,提出45歲及以下、本科學歷及以上的青年人才,憑畢業證來蓉即可申請辦理落戶手續。湖南省長沙市實行高校畢業生“零門檻”落戶,“先落戶后就業”全日制本科及以上高校畢業生憑借戶口本、身份證、畢業證即可辦理落戶手續。2018年4月,河北省石家莊市出臺人才新政,大專及以上畢業生落戶手續當日辦結,符合條件的本科生在市域內購買首套自用商品住房的,不受住房限購政策限制,給予5萬元的一次性購房補貼。2018年5月,海南省海口市舉行“百萬人才進海南——海口在行動”活動,吸引眾多符合海南引進人才政策條件的大學生辦理落戶手續。2018年5月,天津市出臺了《“海河英才”行動計劃》,提出全日制高校本科畢業生不超過40周歲就可以在天津落戶,不到1天便有30萬人辦理落戶申請。截至2019年5月,天津新引進各類人才16.25萬人,平均年齡31.6歲。北京市和上海市為鞏固一線城市的領先地位,也加入到爭奪尖端人才這場“戰爭”。當前,人才爭奪戰愈演愈烈,新的人才政策亮人眼球,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二、人才評價意義非凡
制定人才評價體系是一項復雜而重要的任務,能夠客觀、公正、準確地反映人才的德、能、績、效,充分調動人才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升科研能力和服務水平,因此,人才評價對于人才爭奪具有重要意義。
第一,有利于人才管理部門更好地服務人才。科技創新領軍人才作為人才群體中的高級引領人才,對政策環境的期望一般比較高,這就需要建立高質量、高水平的人才政策體系,才能對高層次人才產生激勵與吸引力。該研究必將為河南省委、省政府相關涉才部門制定領軍人才發展戰略、政策提供決策參考。
第二,有利于精準識別人才。建立科學公正的人才評價機制,能夠精準識別各類人才,做到人崗相配,待遇匹配,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為更加科學精準地實現高層次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的培養、引進、管理、激勵和使用,提供重要的依據。
第三,有利于科技人才潛心研究和創新。構建科學的人才評價體系,能夠把人的創造性活動從不合理的經費管理、人才評價等體制中解放出來,讓人才安心工作,潛心研究,專于創新,是人才引得來、留得住、用得好,避免不合理的人事管理及不合理的人才評價體系產生的消極影響。
第四,有利于更好地激發高層次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的潛能。構建科學的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評價體系,能夠把科技人才和用才主體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積極主動地完成崗位任務,提高認真履職的激情與動力,增強對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第五,有利于充分發揮領軍人才的引領帶動作用。常言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三軍易得,一將難求”。領軍人才都是某一行業或領域的佼佼者、頂級人物,一言一行具有方向性、示范性和權威性。引來一個領軍人才,帶來一個團隊,興旺一個產業,進而促進一個地方的發展,很容易形成“雁陣效應”。能夠使河南省在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領域,以及科技創新活動整個價值鏈包括科技創新、成果的轉移轉化、產業化等方面占領先機。
第六,有利于完善河南省人才政策體系。構建人才評價體系,可以檢驗河南省人才政策實施的成效,是河南省人才政策體系的重要補充。指標體系中的素質指標、行為指標、成果指標等可以成為河南省制定不同的人才政策來源。
三、科學的人才評價有利于人才的爭奪
人才評價是按照規定的原則、程序和標準對人才素質、業績及價值所進行的綜合測評。人才評價是人才開發管理的關鍵環節,具有導向作用和示范作用,是人才發展的“指揮棒”,影響著人才,特別是科技人才發展的質量和水平。構建科學的人才評價體系,有利于實現人事相匹、人適其事、事得其人,促進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平衡統一。
第一,要牢固樹立和落實“大人才觀”。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人才和人才工作,在治國理政的探索與實踐中,逐步形成了以識才、愛才、育才、用才、敬才以及人才體制機制改革等為內涵的人才思想體系。認真落實中央和河南省委人才工作要求,遵循人才成長規律,深入實施人才強省戰略,進一步發揮人口大省優勢,全面提升人口素質,全鏈條推動人才發展。要積極倡導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生態環境,營造尊重人才的社會文化氛圍。
第二,要科學制定人才評價指標體系。評價指標體系的科學性是衡量人才評價體系是否科學有效的重要標志,直接制約著人才評價的效度和信度,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遵循嚴密、便利的原則,依據相關政策法規,針對不同行業、不同專業、不同類型的人才,區分職位特點,突出專業類別,以品德、知識、能力和業績作為主要內容,并考慮體質因素的影響,確定具體的評價指標體系。主要解決人才評價中“為什么評、何時評、誰來評、評價誰、評什么、怎么評”等問題。
第三,要深化人才分類評價制度改革。樹立以品德、能力和業績為主要標準的評價導向,研究制定人才分類評價辦法,基礎研究人才評價以同行學術評價為主,應用研究和技術開發人才評價突出市場和社會評價,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人才評價重在同行認可和社會效益。加快建立多元化人才評價體系,引入第三方專業機構開展人才評價。黨政人才重在群眾認可;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的評價重在市場和出資人認可;專業技術人才的評價重在社會和業內認可。總之,都有利于建立人才評價“自下而上”的新機制,有利于建立更民主、更透明、更有制度化保障的人才評價和遴選機制,科學的社會化的人才評價機制將成為人才評價體系的新亮點。
第四,要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發揮用人主體在職稱評審中的主導作用,在鄭州大學、河南大學、河南省農業科學院、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河南省科學院開展職稱晉升“以聘代評”試點,根據規定自主設置崗位,自主確定崗位結構比例,建立競崗聘任、能上能下、動態調整的專業技術職務聘用制度。合理界定和下放職稱評審權限,在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的本科院校和有條件的省屬科研單位可自主評審主系列相應學科(專業)正高級及以下職稱;在有碩士學位授予權的本科院校和管理規范、技術領先的企業及有條件的文藝院團,可自主評審主系列相應學科(專業)副高級及以下職稱。完善職稱評審綠色通道,對引進的高層次急需緊缺人才及業績特別突出的人才,可不受單位結構比例和崗位限制,通過專設職數、特設崗位等多種方式評聘專業技術職務;對符合條件的海外歸國高層次人才,可直接考核認定高級專業技術職務。
基金項目:本文系河南省政府決策招標課題“新時代下河南應對人才爭奪戰的對策建議”(2018B365)、河南省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高層次科技創新領軍人才評價體系研究”(192400410174)、河南科技智庫調研課題“河南引進留住高端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政策研究”(HNKJZK-2019-27B)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中共河南省委黨校/河南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鄭州大學,共青團杞縣委員會,桂林理工大學,河北傳媒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