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璐遙

關于文化產品的傳播方式,一般包括外在推動和內在吸引等方式。外在力量的推動或刺激通常會造成一種強烈的“勢”的效應,但在這種“勢”的效應之后如果沒有得到內在“吸引力”的積極跟進,往往會使這種“勢”的效應流于表面,如同一場來勢洶洶的風暴,來的快,去的也快,雖然來有影,卻去無蹤,無法“把根留住”。因此,一種有效的文化產品的傳播方式往往是一個外在推動力與內在吸引力相互結合的過程,既要從外在推動力著手,制造出一股足以“吸引眼球”(即較高的消費者關注度)的巨大影響力,也要強調內在吸引力,使文化產品真正能夠觸動消費者的內心,并在其腦海深處留下深刻的印記,最終使這一文化產品對人們的思想產生深遠的影響。那么,具體到三線文化產品的營銷問題,應該采取哪些方式,才能實現三線文化產品的有效傳播呢?
在討論三線文化產品的傳播問題之前,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三線文化產品,以及三線精神的問題。
一般而言,文化產品包括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務。文化商品通常是指那些用于傳遞思想、符號、生活方式的消費品。文化服務則是指滿足文化興趣或需要的活動。三線精神是產生于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轟轟烈烈的三線建設時期,是民族精神和奮斗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三線精神的內涵主要包括艱苦奮斗、無私奉獻、團結創新、勇于創新等。筆者把三線精神與文化產品的概念結合在一起,推導出三線文化產品的內涵,即三線文化產品就是指以三線精神為基本主題和內容的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務。
通常用于增強一種文化產品的外在推動力的方式主要包括政策、資金、人才等的方面的支持,其中,政策的支持主要包括政府首先做好文化產品的推廣戰略,隨后出臺一系列政策,從文化產品的傳播方式、到相關場館的設定、資金的配套、人才的引進與培養、市場的推廣等等的支持。對于目前由攀枝花市政府積極推動三線精神的傳播而言,政府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展開。
首先,制定一套立足長遠的全方位的行之有效的文化產品傳播戰略。
古人云:“不善謀大局者,不足以謀一域。”三線精神是作為三線特區城市的攀枝花市最為突出的精神文化財富,要想使三線精神演化為攀枝花市的特色文化,使其具有長久生命力,必然需要制定出一整套使三線精神轉化為三線文化產品,并最終形成一種文化產業的完整全面的發展戰略,這也是一個將理論(三線精神)具體化和現實化(即轉化為三線文化產品)的過程。只有在這一宏觀發展戰略的指導下,三線精神的傳播才能避免流于表面空洞地“喊喊口號”,造成浪費大量的人力財力卻收效甚微的尷尬局面,只有通過高質量的三線文化產品的有效傳播,實現三線文化產品自身的造血機能,才能使三線文化產品以其自身的藝術魅力,在廣大消費者內心“扎根”,真正成為支撐起攀枝花市文化產業的支柱。
其次,推出一系列支持三線文化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
一種文化產業要想成為一座城市支撐性的產業,往往離不開政府政策的支持,比如從事文化產業發展土地的劃撥、資金的支持、吸引人才措施的出臺以及市場推廣與管理監督等。對于三線文化產業的發展也是如此,政府必須在宏觀政策的指點下,推動用于三線文化產業發展的土地劃撥、資金支持、人才引進以及市場監督等方面措施的出臺與落實。唯有在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三線文化產業的發展才能形成一個強勁的發展勢頭,最終進入一種良性的發展狀態。
誠如前文所言,對于一種文化產品的推廣而言,單純依靠外力的推動是遠遠不夠的,正如一部成功的好萊塢電影作品一樣,一部毫無創意的“爛片”,無論使用什么樣的傳媒推廣手段都很難改變其受到冷落的命運。畢竟“意義為王”(即這里指文化產品的內容)是文化產品生產的鐵律。對于三線文化產品而言,推出一系列高質量的充滿吸引力的三線文化精品,同樣是推動三線文化產業必不可少的前提。具體而言,提升三線文化產品吸引力的方式主要包括:
首先,從形式上選擇廣大消費者易于接受的文化產品傳播方式,如生動鮮活的影視劇作品,微電影,游戲視頻等。與相對比較傳統的文化產品的傳播方式如展覽館、紙質媒體等相比較,生活在今天的文化產品的消費者更多時候會選擇代入感更強的影視劇作品、微電影、游戲視頻等,這是當今時候文化產品消費的趨勢,這類作品往往通過畫面和聲音等方式,給消費者造成身臨其境,更加直觀和震撼的藝術沖擊力,從而給人們留下更為深刻的印象。
其次,從內容上推出與當今時代能夠緊密結合的擁有時代特色的文化精神內涵的作品。心理學上曾推出過一個“共情”的概念,所謂“共情”指的是一種能夠深入他人的主觀世界,了解其感受的能力。如果一件文化產品,能夠在內容方面激起消費者的強烈共鳴,必然會受到消費者的高度關注,并對消費者產生較大的影響。因此,通過與時俱進的內涵設計,拉近與消費者群體之間的心理距離,從而在消費者內心深處留下深刻的印記,使文化產品在消費者內心扎根,是提升三線文化產品吸引力的重要手段。
再次,從人才引進與培養方面也要出臺一系列政策,引進和鼓勵那些在三線文化產品方面具有卓越創新能力的人才與團隊,努力激發他們的創新能力,尊重其文化勞動成果,并汲取適當的經濟支持。眾所周知,在當今時代,人才的競爭是競爭的核心所在。要推動某一城市文化產業的發展,人才的引進和培養是必不可少的。對于三線文化產品的營銷和三線文化產業的建立于發展而言亦是如此,引進和培育一批熱愛三線精神內容題材,同時具有超強的創新能力和競爭實力的人才與團隊,為他們提供相對寬松的文化產品創作環境,鼓勵他們用自已擅長的方式深度挖掘三線精神的內涵,努力激發他們的創作靈感,最終為一批膾炙人口的優秀三線作品的出臺奠定基礎。
最后,在市場管理等方面也應積極配合三線文化產業的發展,努力營造出良好的文化產品競爭環境,使優秀的三線文化產品創作者的權益能夠得到有效的保護。眾所周知,一個相對規范的文化產品市場是對文化產品創作者權益的最好保護。因此,構建一套完善的市場管理機制,培育出一個良性發展的文化產品競爭市場,也是留住文化產品創新人才,保證源源不斷優秀作品產出的必不可少的前提。
總之,要想實現三線文化產品的有效傳播,既要從外部著手,制定一套立足長遠的全方位的行之有效的文化產品傳播戰略,推出一系列支持三線文化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也要從內部著手,從形式、內容等方面提升三線文化產品的內在吸引力。唯有如此,方可真正推動攀枝花三線文化產業的建立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