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緒光
大連港口建設監理咨詢有限公司 遼寧大連 116 011
電氣設備作為港口日常生產、運行的關鍵設備之一,其在港口各環節的活動中都將發揮著重要作用。近些年,隨著港口規模的不斷擴大及經營范圍的拓展,應用先進的、大型的電氣設備,以及通過增加電氣設備的數量等措施,以此來提高港口生產作業產能。通過勞動力成本的大量釋放,規避人工操作的弊端,及時發現并解決設備運行過程中的故障,真正提高港口的實際生產效率。因此,在增加港口電氣設備數量的同時,要選擇最先進的電氣設備,并加強電氣設備的管理。實時掌握電氣設備的運行狀態,發現問題及時上報并妥善解決,以最大程度地降低不安全事故的發生頻次。為了確保港口作業的順利開展,需始終將“安全第一”原則作為安全生產的前提,如果不能有效管理生產中的電氣設備,很容易在操作過程中出現故障并傷害操作人員[1]。因此,為了保障港口電氣設備的安全應用,以及港口作業穩定性,有必要對港口電氣設備管理加以重視,并實現電氣設備運行過程的安全管理。在確保安全生產的同時,可以合理地部署設備,以充分發揮每臺電氣設備的有效性,并促進整體效率的提高。
通常,電氣設備制造商生產電氣設備時,在出廠前都附帶一份電氣使用注意事項及維護手冊。因此,港口企業有必要根據該手冊及使用注意事項結合自身運行體系,制定一套更為完善的電氣設備運維、檢修及維護要點等標準,盡可能的規避因操作失誤而導致的電氣設備故障等問題出現。但實踐中,這一點通常被忽略,都是以使用經驗、或是等到設備出現故障被迫檢修,然而缺少對電氣設備運行的維護管理,一般都認為只要是遵照設備運行規范即可,或者將制定的維護管理制度流于形式,缺少有效的監管,從而使得電氣設備更加隨意運行,使電氣設備容易出現各種問題。從長遠來看,設備的使用壽命會大大縮短[2]。
從港口企業的運營角度而言,以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為常態現象,總是將資金首要考慮在生產規模的擴展及添加設備上,而對電氣設備運行的安全管理、維修管理并未引起重視,甚至有部分管理者人為將資金花費到電氣設備的安全管理與維修上是沒有必要的,用于生產的電氣設備只要能正常運行就行。只有電氣設備出現重大故障問題無法正常運行時,他們才會下撥資金用于電氣設備的維修。在這種情況下,修好電氣設備往往需要花費大量的資金,還會拖延整體的生產進度,甚至還會威脅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造成一系列的重大安全事故。同時,也不利于港口的長遠、可持續發展,極易導致港口企業在更換、維修電氣設備方面的成本增加,從而易阻礙港口的正常生產,使得港口蒙受巨大的經濟損失。
實踐中為了能夠確保港口電氣設備檢修工作的順利實施,應事先根據情況建立科學可行的管控機制,通過管理機制落實和執行來制定科學檢修方案,使檢修人員有章可循。與此同時,港口電氣設備檢修時可以采用狀態檢修模式,結合相應檢修儀器對電氣設備的運行狀況及性能進行監測。同時,通過制度約束,加強日常、定期檢修工作的按時完成,并采用數據分析法處理實踐中遇到的故障問題,從而保障電氣設備的穩定運行。此外,還要加強對港口電氣設備運行故障的未來變化和發展態勢進行科學預測,提前做好預備工作,防患于未然[3]。
對于港口高壓電氣設備而言,其正常運行檢查以及維護保養是不可或缺的工作內容。實踐中,應當根據既定流程以及規范要求做好檢查以及記錄和檢修。以高壓電氣設備為例,其運行過程中的相關參數記錄應當詳細具體,尤其要對設備運行過程中發出的異響以及發熱等問題進行準確記錄,通過巡檢能發現電氣設備的故障問題并及時做出反應[4]。同時,還要采取點檢定修方式,其中包括日常、定期以及精密三種點檢模式,工作流程如下:第一,確定點檢項目;第二,確定判定標準;第三,明確點檢時間;第四,設定點檢方法;第五,編制點檢時間。此外,還應當確定點檢操作人員,做好記錄分析,對點檢資料及時歸檔并做好培訓工作。對于點檢定修機制而言,其在港口機械設備檢修以及保養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顯著的應用成效。
綜上所述,由于當下我國港口電氣設備數目眾多,設備繁雜,在設備的運維管理中應綜合考慮各方影響因素,強化電氣設備運行故障的檢測,全面把握電氣設備的性能指標,做好定期檢修與維護,降低設備故障的發生頻率[5]。同時,技術創新作為科技發展的動力,結合當下港口自動化技術發展的有力空間和優勢,做好進一步的完善和改進工作,提升自身技術的研發及創新手段,積極地運用國家政策,集中人力、物力有效地突破傳統的技術壁壘,積極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從而促進港口電氣設備自動化技術的推進和實現,為港口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