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雪
南京銀瀾企業管理有限公司 江蘇南京 210000
園林景觀設計工作包括了園林綠化工作、園林庭院的設計工作、園林場地等各種公共區域的設計工作。花園和景觀設計工作的開展有助于將建筑物和人們生活的公共區域的質量進行提升,作為城市和建筑物的裝點,發揮了美化程度提升等重要的作用。將海綿城市理念與園林景觀設計工作結合起來,也將園林景觀的生態性、綠色性、節能性特點充分的融入到設計中,促進人與環境的和諧發展,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在城市園林景觀的設計工作中,更加重視城市的生態效應,也與海綿城市理論的應用與發展密切相關。在原本的城市建設中,以管道、溝渠等機械化的排水設施為主,進行雨水的收集和排水的工作,這種設計雖然可以滿足一定程度的工作要求,但是卻缺少了靈活性和生態性的特點。而海綿城市的理念融入到其中之后,就作為了一種綠色工程的理念,將環境的特點與城市生態性積極地融入進去。在雨水天氣下,將雨水徑流進行疏導,尤其是在老舊城區等位置,做好海綿城市的應用,提升其生態效應,既做好雨水的管理工作,也提升城區的綠色性[1]。
根據《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要求,在城市建設的過程中不能破壞原本的自然生態環境,包括了河流、綠化等方方面面的內容。因此,在進行園林景觀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將城市園林的現狀進行充分的分析,在充分實地考察和科學分析的基礎上進行,尤其是需要將城市的地理環境、氣候特點等進行充分的了解。因為在海綿城市理念下進行的城市園林設計工作主要是針對于城市雨水的管理和再利用進行的,需要將管道、凈化、再利用裝置等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也將綠色性、生態性的特點融入進來進行充分的應用。在原本城市水循環的基礎上,將海綿城市所需要的設備、植物等進行安排與設計,也在不影響原本河流、道路、建筑物、綠色景觀的前提之下進行全面的城市規劃與發展布局,增強設計的科學性[2]。
在各項工作中,安全都是其第一要務,無論是在設計中,還是在真正的使用工作中都是如此。在海綿城市園林景觀的設計與規劃過程中,為了確保后期運行和施工的安全性,設計方面還需要與當地的特點、人文自然情況緊密結合。在城市水環境治理要求和相關規定的基礎上進行,減少不安全、不穩定的因素。既是對于周圍居民生命財產安全的保證,也是對于城市的發展負責。
海綿城市理論在綠化帶中進行應用,重點在景觀綠化和人行道方面進行設計工作,將優質的設計方案進行提升。一方面做好景觀綠化的工作,可以利用好道路凹陷綠地進行雨水導流的工作,而此時綠地的凹陷部位也成為了一個天然的蓄水池,進一步阻止了雨水的下滲。加之配套的凈化和收集裝置,可以大大提升雨水的利用性和水資源的再利用。另一方面,道路中的防滲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它減少了雨水的下滲,將路面的污染物也進行了阻隔,防止地表的污染物隨著雨水流入到地下水中。
自然排水系統的工作主要是在原本城市排水系統的基礎上,將雨水的收集設施與集水管直接連接到河流湖泊中,也為城市中的園林景觀植物提供灌溉的來源。在這一系統中包括了城市植被、城市洼地和人工改良的土壤等部分組成,也離不開相應的排水管道[3]。
利用海綿城市的理念進行雨水花園的設計,主要是利用了種植的灌木、花木等不同的制備,設計城市中的許多的植被區域。雨水花園中,雨水起到了主要的灌溉的作用,土壤和植物在其中也起到了雨水的過濾作用。雨水花園中作為了雨水的滲透的主要載體,不僅僅減少了城市內澇的現象,也將自身的城市園林景觀進行了完善,促進了城市生態性的提升。
海綿城市設計理念中進行滲透路面的應用,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將原本城市中的道路進行可滲透雨水路面的改造工作,將地表的雨水徑流進行了控制。在其應用的過程中對于雨水的城市內澇的問題進行了改善,也減少了在雨水管理方面的投入,解決了一部分雨水的問題。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滲透路面的主要材料是磚塊、滲透瀝青等材料。在此過程中,許多新型研究材料的利用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為了獲得更為高效的滲透的效果,就需要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對于材料的吸水性和多孔性進行優化,從而進行應用效果提升。例如,福州的奧體中心就采用了透水的混凝土進行地面鋪裝的工作,除了 對于雨水進行了高效的處理,還在抗凍性能方面進行了提升。
在海綿城市理論指導之下的園林景觀設計工作在藝術性、生態性以及設計的科學性方面有了更高程度的提升,在自然與人的和諧關系確立的過程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這種城市園林景觀的設計工作充分的發揮了建筑物和自然界之間過渡區和聯系區的作用,在城市中、建筑物邊緣、市郊、公園等位置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城市園林本身是一門藝術設計的工作,為人們提供了享受美和享受自然的環境,在其設計的過程中要將藝術性、材料和設計的美觀性充分融入進來,解決技術和功能方面的問題,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綜上所述,城市園林的設計工作與海綿城市的理念相結合是在當下城市快速發展的背景之下的必然需求,可以將城市園林景觀的質量進行提升,也將其功能進行完善。城市園林景觀的設計工作服務于人們的日常生活,也服務于城市的快速發展,可以為城市的發展提供新的活力與生態性的特點,促進城市朝著更為自然和和諧的方向進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