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文軍
江蘇省安全生產宣傳教育中心 江蘇南京 210042
安全生產宣傳工作是安全生產監管和應急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新時代對安全生產宣傳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面臨著新挑戰,要著力解決影響和制約安全生產工作的難題瓶頸,推進安全生產宣傳工作邁上新臺階。
21世紀是信息化時代,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興媒體的出現使信息傳播發生了質的改變。截止到2019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已經達到8.54億人,手機網民規模達到了8.47億人,網民通過手機接入互聯網的比例則高達99.1%。信息傳播方式的改變既極大地改變著人們對信息的選擇方式,也促使當前安全生產宣傳的形式多元化、多樣性。在充分發揮傳統宣傳形式如場所宣傳、傳統媒體宣傳、活動宣傳等作用的基礎上,隨著現代傳播技術的發展,媒介形式極大豐富,通過門戶網站、手機短信、微博、微信、客戶端等新媒體形式開展的安全生產宣傳,也已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產生了巨大影響[1]。
新興媒體改變了傳統的社會傳播關系,使人們的思想交流呈現全球化、網絡化、社會化趨勢,極大拓展了人們的思維方式和接受空間,也給安全生產宣傳的把控帶來了嚴峻挑戰。此外,由于新興媒體使個人和非政府組織信息發布、信息傳播能力大大提升,各種思想和觀點得以進入人們的視野,使人們對思想和觀點的選擇多樣、分散,選擇性的增加給主流價值觀的構建帶來了巨大挑戰。
正確的輿論導向是宣傳工作的使命。新興媒體環境下,要充分認識安全生產宣傳工作的政治性、政策性、專業性,在安全生產宣傳工作上始終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提高政治站位,牢牢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努力把黨和政府的聲音傳播好,把中央對安全生產的要求宣傳好,把人們對安全生產工作的認識引導好,使全社會切實高度重視和正確對待安全生產工作。
搞好安全生產,宣傳教育的作用不可低估。突出安全生產宣傳工作,媒體的作用亦不可小視。尤其是以互聯網和手機為主的新興媒體迅速發展起來后,因其平等、自由、互動、開放等特點凸顯出了強大的輿論影響力。微博、微信等“互聯網+”依靠速度快、覆蓋廣、可以急劇地改變人們的思維和思想這些最突出的傳播特點,極大改變著人們的閱讀習慣。這些雖為安全生產宣傳工作提供了新的機遇,但也給安全生產宣傳工作帶來了很大挑戰,帶來了輿論環境管理難度的不斷加大。當前,安全生產宣傳工作中,對媒體的駕馭能力尚需進一步加強。新形勢下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不斷融合,傳播形態、傳播格局正發生著深刻變革,一旦對新興媒體的應用、應對稍有不慎,新情況、新問題就會層出不窮,進而引發輿論漩渦,造成嚴重后果[2]。
有效應對價值多元化、社會思想多樣化,是新形勢下安全生產宣傳工作的重要任務。新時代做好安全生產宣傳工作必須在單位黨組織的堅強領導下,認真按照上級黨組織的決策部署謀篇布局,把宣傳工作的政治本色突出出來,把“安全生產”“安全發展”的理念彰顯出來。當前,安全生產宣傳工作中政治引領還不夠有力,政治敏銳性要進一步加強,落實安全生產宣傳工作的政治責任更需強化。
安全生產宣傳,顧名思義,其目標是安全,方法是宣傳。實踐證明,安全生產宣傳是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的基礎環節,對社會安全生產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為一項系統工程,安全生產宣傳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傳播安全價值觀、提高社會安全意識,最根本在實效。新興媒體環境下正是由于信息的多元化、信息碎片化傳播的趨勢嚴重,微博、微信、自媒體等的出現更是強化了這種碎片化傳播的特征,致使安全生產宣傳有效性弱化。
堅守好傳統媒體陣地,在用好自己的宣傳平臺的同時深化與主流媒體的合作,開辦好專欄專版,合辦好專題節目,把人民群眾關心、新聞媒體關注、企業關切的工作作為重點,加大傳播力度,做好新聞宣傳工作。同時,要充分重視和善于運用新興媒體,加快新興媒體平臺建設,構建“一主題、多終端、全覆蓋”的宣傳平臺。集中力量做大做強主賬號,實現網絡、“兩微一端”等立體化傳播,形成整體聯動、集體發聲的格局。
安全生產宣傳工作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著力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宣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宣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重要論述,宣傳上級有關重大決策部署和指示要求等,把黨的聲音傳得更開、傳得更廣、傳得更深入。同時,要著力把《安全生產法》《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條例》和省級細化的安全生產條例、關于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等重要法規政策宣貫到基層、落實到一線,使安全生產法規政策更加深入人心。
宣傳思想工作要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在繼承中尋找新突破,在突破中實現更好發展。要善于“自我否定”“自我革命”,注重在創新形式、豐富內容、選準平臺、增強互動、寓教于樂中提高宣傳工作專業化水平。要做到“敢為人先”,始終以爭創一流、干就干好的精氣神,勇于突破自我,不斷策劃新的活動,打造新的亮點,創造新的經驗,把宣傳工作做活、做實、做出成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