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慎男
湖南省特種設備檢驗檢測研究院 湖南長沙 410000
電梯屬于機械電子產品,在確保產品質量達標的基礎上,高端價格高的電梯顯然和價格低廉的電梯存在多方面差異,如舒適性、安全性等。在選擇電梯時,許多開發商為了獲得利益最大化,通常會挑選價格較為低廉的電梯產品,又或者選用知名品牌但邊際化的產品,致使電梯后續故障發生率居高不下,用戶投訴率不斷攀升[1]。
許多住宅小區開發商、物業交接不明,在電梯使用管理方面權責不清晰,出現事故互相推諉。少數電梯使用單位沒有按照規定來設立安全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管理人員加強監管,對電梯要求、安全管理制度、崗位職責、檔案管理等力度不夠。機關事業單位電梯管理水平良莠不齊。有的機關單位較為重視電梯管理,各項規定貫徹落實較為到位。有的機關單位則存在諸多問題,比如沒有持證電梯安全管理職員、電梯相關使用登記問題等。有的住宅區不斷更換物業公司,管理存在脫節現象。有的使用單位經費不足,無法按時交付電梯年檢、維護費用,致使電梯問題增多。
電梯維保單位水平高低不一,市場無序,掛靠現象較重,低價競爭較烈,致使電梯維護保養質量無法保證,維保單位存在惡性競爭現象,為了奪取市場份額紛紛減少維保費,不斷出行舉措降低成本,致使電梯無法獲得維護,產生較大的安全隱患[2]。
電梯安全關系到企業、單位、百姓。很多乘電梯人員文化水平、素養不高,在使用電梯時不知道怎樣正確使用,導致問題頻發。例如住宅區業主裝修,通過電梯來運送建材、沙石等,致使垃圾掉進門縫,引起門禁連鎖失靈。有的電梯標牌、使用登記標志等被撕毀或者撬開,加速了電梯的磨損度,極大的縮減了電梯使用壽命。
如今問題頻發的電梯大多數都是使用了10年以上的老舊電梯或者管理混亂的住宅區。這些電梯使用多數已經進入老齡期,正是問題頻發期,同時資金保障不到位,致使一些住宅區管理失衡,電梯檢修維保不規范,引發各種問題。關于電梯強制報廢問題,我國普通住宅電梯使用10-15年則需進行維修。但因為大維修或者改造所需費用較多,缺乏資金保障制度,導致老舊電梯數量越來越多。
近幾年電梯故障率不斷提高,困人事故、大眾投訴也明顯增多,因此電梯應急救援和快速處置顯得格外重要。盡管不少地區都建立有電梯事故應急救援聯動機制,且建立專業救援隊伍,但由于經費問題許多救援單位是進行免費救援,加上應急處置能力方面提升存在難度,導致應急處置存在諸多問題。最后安全監管力量較為薄弱也促使監管任務和問題的矛盾越發嚴峻。
電梯安全管理是一項復雜和艱巨的任務,必須要各機構、各部門聯合協作,建立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明確各區域各部門電梯管理職責。創建政府帶頭、市場監管、住建安監等各部門加強協作配合的電梯安全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分配和處理電梯安全管理問題。健全應急救援體系,第一時間完美解決電梯安全事故。施行以110為中心、電梯專業救援隊為技術基礎、政府應急辦市場監管部門為統協的電梯應急救援機制。建立責任追究制。對一些不作為、不監管、推卸責任的單位或機構進行究責,將電梯安全管理落實到每一處,創建電梯安全多元共治[3]。
對于電梯選型、配置出臺相關條例和規章制度,按照建筑的不同性質,確立電梯數量、規則、機房環境、調溫設備等,遵循高標準高要求準則,對市場主流電梯品牌產品價格進行比對,不斷細化價格標準,以防為了獲得利益最大化不斷降低成本,挑選廉價電梯,從根本上確保電梯質量[4]。
由于小區物業資質、業務管理均隸屬于住建部,所以遵循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的準則,特種設備監管部門要不斷提請政府,敦促住建部履行安全監管職責,做好電梯管理工作。對于電梯管理水平差、安全問題頻發、整治不到位的物業公司,住建部可對其予以處罰。醫院、學校、公共場所等電梯單位必須嚴格按照規章制度加強電梯安全管理。
住建部、市場監管部等各部門聯合訂立電梯轎廂廣告管理方法,確立住宅電梯廣告相關規范要求,保證電梯安全標識等不被非法占用。同時聯合電視臺等媒介加強宣傳,電梯安全常識、電梯使用注意事項等進行輪播教育,降低人為使用電梯導致故障發生的概率。并定期到各機構開展安全知識講解活動,打造人人注重安全的氛圍,提高安全保護意識。
電梯費用踐行不到位是導致電梯故障增多的一大原因。筆者認為財政部、住建部等要統籌創建電梯專項資金,用于對老舊電梯的維修、檢測、更新[5]。
電梯安全監管問題并非一蹴而就的,我們要不斷創新電梯安全管理模式,加強政府和機構部門的聯動協調,落實安全主體責任,打造政府領導、部門監管、企業負責、社會監管的多元共治安全監管機制,提高電梯安全監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