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
天津市薊州區尤古莊鎮人民政府 天津 301902
農村土地確權是依據一定法律以及相關規定,對農村土地使用權、所有權以及其他項權利進行確定。同時在法律層面對使用權的隸屬關系、土地所有權等進行確定。在土地確權之后,能夠更好地確保農民的合法權益,在農村土地矛盾與正義方面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農民積極性會因此得到提高,農民的基本權益以及經濟收益會更高,現階段我國在農村土地確權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的經驗和成績,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客觀分析這些問題,才能夠真正獲得解決的對策,促進農民增產增收。
進行農村集體土地確權,能夠有效保障農民的承包權益,對農民來說,土地是最基本的生存資源,是農民的“命根子”,確定農村土地所有權、使用權后,農民就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物權權利人,能夠依法保護農民的土地權益,有助于減少土地糾紛,使農戶獲得合法的土地永久經營權[1]。
土地確權所涉及的范圍非常廣,對農民日常工作也有非常大的影響,通過集體土地確權能夠保障農民的利益,這樣能夠激發農民工作的熱情,對農業的發展也會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在城鄉建設發展過程中,需要完善法律文件內容,保障城鄉居民的權益,并且還需要讓農民能夠通過法律文件感受到法律的平等。我國將土地區分成國有以及集體這兩個層面,而集體土地的征收補償標準因為遠低于國有土地的標準,這樣就會使得大量農村集體土地被征收土地之后,僅僅得到了較少的補償,這樣嚴重的激化了社會的矛盾。對弱勢群城鄉居民而言,土地是農民最為珍視的財富,一旦削弱了全體農民的土地權益不僅會傷害廣大農民的心,還將會拉開城鄉居民的貧富差距,采用農村集體土地確權,這樣便能讓農民可以享受國家對土地征收應該得到的補償。
推進土地確權,能在很大程度上維持國家社會的穩定,從而能夠有效的縮短城鄉差距,使得農村群體可以獲得正常的占地補貼,這樣能夠維護社會穩定。除此之外,可以保證村民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同時可以有效的守住基本農田的底線,這樣也能保障我國農業的正常發展,使得我國的用地產出量能夠保障國家居民的正常使用,這樣能在很大程度上維護社會的穩定[2]。
農村大部分群體對土地確權了解不夠深入,并沒有明確的主體,出現這種原因與農村大部分群體的知識水平有直接關系,首先因為農村發展進度緩慢,所以大量的青年向外地擴張,謀求發展,而留在農村的大多年齡偏大或是年齡偏下的弱勢群體,在思想以及認識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對集體土地確權的了解并不夠深入。同時他們還沒有意識到土地確權對他們而言的重要意義,這部分人群只是堅守固有的思想,認為只要有土地種田即可,并不在意土地的歸屬方,導致土地確權工作在落實過程中發展速度遲緩。
在土地確權工作逐漸深入的過程中,其所展現的問題也越來越多,特別是在土地權屬的問題上,目前存在的問題最突出。在實際工作中,土地改革促進了計劃經濟的變革[3]。但集體土地的權屬十分復雜,現實存在具有爭議性的問題,或者是一些歷史遺留問題,在資料收集與數據整理方面,難度非常大,因此真實性也不容易保障,這些問題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權屬關系作用的發揮,增加了確權工作的難度。
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應該向村民介紹土地確權的內容以及意義,土地確權能夠保障農村人民的財產權益,當農民了解到土地確權對其利益的積極影響后,便會消除心中的疑慮,同時相關部門人員還應該采用各種活動,調動村民的積極性,讓其積極參與到土地確權工作中[4]。在推進土地確權的工作期間,部門領導應該根據各自管轄的實際情況,合理的布置工作方案,并且由專人負責分片管理,在管理過程中注重溝通交流,保障土地確權工作能夠順利進行。
對已經土地置換保障的建設規劃區、工業集中區等,原則上不再開展“補確”工作。對因地方政府行文備案、人地矛盾集中、土地權屬爭議大、村(組)未形成決議等導致未開展確權登記頒證的鎮村,按照“依法依規、保持穩定、尊重民愿、質量第一”的基本原則,嚴格對照“六步走”流程,有序啟動“補確”工作[5]。對規模流轉“種田大戶”,綜合考慮歷史原因、合同契約約定、大戶成員身份、轉讓手續完備等情況,堅持成熟一個解決一個原則,經村(組)民主決議、鎮級審批、縣級備案等規范程序,穩慎推進大戶的確權登記頒證工作
在推進農村土地確權工作時,相關部門需要進行確權宣傳工作,讓當地人民了解到確權工作的內容以及意義,在此基礎上還應該對非法占用集體土地的行為,進行回收分類等工作,國家應該增加對確權工作的財政投入,相關技術公司還應該加強確權工作的人員隊伍建設,保證工作能夠順利進行,這樣才能促進我國鄉村振興工作的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