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深圳·章劍和

張先生最近很痛苦。兩年前父親去世,他的母親因為太傷心,緩了兩年都沒走出悲痛。他想將母親接到家里和自己住,可母親就是不愿意,他只好時?;厝タ赐夏赣H,不過母親一見他就掉眼淚,說是想起了父親。因為父親走的突然,張先生也很悲痛,就陪著母親掉眼淚。本來是想安慰母親,結果回一趟家弄得他難受好幾天,結果回家的次數越來越少。母親前不久也走了,對于母親的離世,張先生很自責,覺得是自己沒有照顧好母親。
心理專家認為,張先生的痛苦,是源于不懂得如何在對方需要的時候適當地表達出自己的安慰。很多時候,我們都覺得自己有同情心,有愛心,但是我們并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表面上我們迫切希望向對方表達我們的關懷,一心想要對方趕快好起來,但是有時我們給予的卻不是對方需要的,適得其反的結局時有發生。
看到自己在乎的人忍受痛苦,我們都迫切希望對方能夠趕快走出迷茫,恢復快樂。雖然有一顆希望替對方受苦的心,但是在安慰對方時要辦法得當。
首先,安慰人需要我們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足夠堅強,不然很容易被負面情緒影響,很難客觀有效地傳達我們的安慰。張先生就是沒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被負面情緒影響了。其次,我們常常不能理解對方的苦痛甚至覺得對方簡直就是自討苦吃,都是因為我們沒能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仍在以自我為中心來看待對方的生活,會不自覺地拿自己以往的經驗來教育人,例如“如果我是你,我就……”,“你現在哭有什么用呢?不如……”這樣的做法缺少同情與理解,是用粗暴的方式讓對方趕快走出沼澤,很多時候適得其反。
安慰別人最重要的是告訴對方你的存在和相伴,正在忍受痛苦的人,他們的內心是脆弱的,難過的當下他們更需要傾訴,當你想要給予對方安慰的時候,不如做一個耐心的聽眾。努力走進對方的心靈,用心體會對方的糾結。讓他感到被傾聽、被重視、被認可,多用“我能理解……”“我會陪著你……”這些話語讓對方感受到你的存在。
安慰對方,不可能一下就幫助對方解決問題,更不要企圖通過安慰對方一下,他就能立刻放下苦惱。安慰的過程,是陪伴的過程,是傾聽的過程,也是彼此共同努力擺脫痛苦的過程。當你能夠“感受著他的感受,痛苦著他的痛苦,幸福著他的幸?!钡臅r候,對方才能感到溫暖與信任,才能在內心平靜下來之后,勇敢地面對自己的遭遇,并真心感謝你的陪伴。介紹幾種能有效安慰的方法。
轉移注意力心理學專家認為,人在心情抑郁、煩躁時,思維容易變得狹隘、閉塞,走進死胡同。所以,當對方因某事煩惱時,最好努力使他轉移注意力,這樣,思維就會開闊起來。否則一味想著它,反而陷得更深,難以自拔,徒增煩惱。具體而言,當對方心情不舒暢時,你不妨陪伴著他去做一些平時很感興趣的事,不知不覺中,煩人的事會慢慢地淡忘,心情就會變得開朗起來。另外,合適的運動也能有效轉移注意力,改善不良情緒,使人精神愉悅。
精神勝利法又稱“阿Q精神”,這種明顯的自欺欺人心理成為人們的笑談,遭到否定、批判。但是,適度的精神勝利法對于當事人調節心理平衡卻非常有效,實際生活中人們往往有意無意地運用這種方法來促進內心平衡。如當對方事業暫時受挫時,作為親人或朋友可以回憶一下他昔日的輝煌成就,使他不必過于自卑。從某種意義上說,精神勝利法是一種外向歸因法,即對于失利從環境、機遇等方面尋找原因,而不是僅從安慰對象自己身上尋找原因,如此就不會過分內疚、自責,甚至煩惱不休,有利于實現安慰對象的心理平衡。
換個角度看問題我們知道,對于相同一件事,從不同的角度去看,結論會不盡相同,心情也會不一樣?,F實生活中,幾乎所有事情都存在積極性和消極性,當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如果只看到消極的一面,心情自然會低落、郁悶。這時,不妨換個角度,從積極的一面看待它,說不定能幫對方走出心情的低谷,變得平靜、開朗起來。
另外,從被安慰者心理出發,選擇合適的安慰方式,是使安慰產生良好效果的重要條件。
書信式安慰。人在感情起伏過大的情形下,通過書信有時比口頭勸慰更有效,因為書信發生效力的時間長,引起深思的觸點多。
禮物式安慰。定期的禮物可以使人有一種期待感,可以轉移注意力??吹狡饺障埠玫亩Y物時,安慰感便會油然而生,心境也會隨之豁然開朗。
閑逛式安慰。對需要放松心境、轉移情緒、一吐為快的人較為適用。陪他到外面走走,邊走邊敘,邊逛邊聊,可宣泄其激憤或郁悶的情緒,減輕心理負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