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茂國 張少潔
(北京市市政四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山東 濟南 250000)
BIM 技術是建筑信息模型的簡稱,利用其輔助機電安裝,能減少諸多不必要的麻煩,在降低成本的同時,還能加快工程的進度,最終確保機電安裝質量得到有效的提升。機電安裝工程中的專業各不相同,像結構、設備等。在BIM 模型中會形成一個協同各個專業的工作平臺,這樣就解決了軟件不相容的問題,也將各個專業的信息在平臺上進行共享,這就是BIM 模型協同性特點的具體表現。例如在進行機電工程的電纜敷設施工之前,要仔細了解現場的施工情況、施工圖紙及結構,然后再對夾層內電纜支架進行等比例建模,電纜系統路徑模型的建立也要根據整體支架的排布情況來進行,然后將兩個模型進行合模并優化,再導出電纜量;在完成模型優化后,用軟管在容易交叉的部位建立細節的模型,經過對電纜量的二次計算,來獲取更加準確的電纜用量數據。最后利用模型對施工進行指導。
在機電安裝工程當中積極采用BIM 技術,可以在項目正式開始之前來進行管線綜合三維建模,進而采用動態形式將二維圖紙轉換為三維形式的,增加各個操作系統的專業性。在對管線進行碰撞檢查的過程中需要利用虛擬模型才能完成。就其內容方面來講,在碰撞檢查當中包含有:結構本身、建筑和結構之間的碰撞。例如檢查機械和結構、建筑和水暖電之間的交叉情況。與傳統方法進行比較,我們發現通過BIM 技術來進行建模的話可以對Navisworks 進行有效利用從而碰撞檢查工作就可自動完成。完成了二維向三維的轉換后,能夠檢查出梁布置的表高低,進而降低了樓層之間的間距,對人們的正常通過造成了一定的阻礙。在檢查完這些工作之后能夠事先找出預防辦法,各個部分之間做好工作的溝通協調,對圖紙進行適當的調整,從根本上減少返工情況的發生。
在具體進行機電工程安裝的時候,有關負責人必須要嚴格按照業主的實際需求來對設計工作進行不斷優化和完善。如實際優化暖通系統設計的時候,建模過程中要針對于全部管道來進行,從根本上確保暖通水管系統建模工作的順利實施。而在實際進行冷凍和風機房的安裝過程中,則需要有效結合相關圖紙設計標準來進行,根據其具體的標高和尺寸來對項目建模內容進行深入設計。除此之外,對于給排水系統設計的優化和完善,技術工作者在對具體的建模深度進行考慮的同時,還必須要與圖紙當中的尺寸來做好建模實驗的工作。在建筑專業系統設計當中,有關機電安裝技術人員通過建筑信息化模型分析法,對坡道以及內外墻等進行模型數據的建立,使其充分應用于施工圖紙當中[3]。建筑信息模型技術在實際應用環節,必須要有效確保建模結構的形狀要求以及位置、尺寸以及面積等基本信息。
因為工程建設質量受外界影響較多,要想將其所在生產場所當中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就必須要認真做好建筑物內的水電基礎設施以及各項管線鋪設的安裝工作。在實際施工的時候機電安裝工程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特點,從而導致在具體施工環節當中,容易出現由于電氣項目施工不完善而導致停電的情況,進而不得不停工,對企業的經濟效益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因此,就需要使用建筑信息化模型系統對接設計的方法,詳細規劃安裝流程,有效確保材料設備質量。
1) 針對關鍵工序制作可視化視頻進行交底,形象易接受。因地鐵施工人員流動性較大,將施工工藝以BIM 模型動畫視頻的方式,可加強交底效果,避免返工;2) 綜合管線優化應用,采用綜合管線碰撞調整優化后,出具可視化施工圖,現場管線嚴格按照圖紙施工,避免因后續管線因碰撞引起的二次返工的工期浪費;3) 基于BIM 模型,將機電管線、機房等復雜管線進行編碼,工廠化預制,節省現場制作時間,環保省時,現場直接拼裝,可減少對特殊工種的要求。4) 施工的進度模擬及方案優化,將土建移交實際情況、現場環境等綜合考慮形成具體進度計劃,進行施工模擬,可實現人、機、料的合理需求,得到相關保證,確保目標的實現。
隨著BIM 技術的出現并不斷成熟,應用BIM 技術可以大大提高項目管理水平。BIM 模型在機電安裝工期把控方面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結合詳盡合理的施工計劃、運用模擬施工的技術調整工期、還有模型的碰撞檢測和管線優化排布等各方面因素,在保障工期的前提下還可以提高生產效率,減少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