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甫生
(湖北鄂州市市政工程公司,湖北 鄂州 436000)
道路建設對于促進城市經濟發展有著重要作用。而市政道路給排水工程建設則是提高道路質量,美化城市環境的關鍵環節。現階段,很多城市道路建設都是以瀝青材料為主的,如果不能合理的設計給排水管道系統,則會導致雨水和污水的長時間堆積,進而影響道路結構的整體性能。
施工前通過對給排水管道進行合理的規劃與設計,可以提升給排水工程的使用效率。但是,就目前的設計與施工而言,對于管道的規劃缺乏合理性。一方面,施工前沒有對施工現場進行全面的勘查,進而造成了給水排水管道設計不合理。另一方面,設計師在設計規劃階段,沒有對周圍的環境以及交通狀況進行詳細的了解,這也是導致設計缺乏合理性的一個重要原因。
如果施工前的測量工作存在偏差,將導致管道施工過程中存在平面上的偏移問題,并且在豎直方向上可能導致積水問題。如果偏差較為嚴重,還可能引發倒坡現象。此外,給排水管道存在著嚴重的腐蝕問題。在進行管道的生產工作時,材料一旦達不到規定的防腐性能要求,就可能導致腐蝕問題的出現。另外,施工過程中一旦防腐工作存在缺陷,也可能影響到管道的防腐效果。
在進行給水管道的施工過程中,要嚴格按照規范要求進行相應的水壓試驗。這一過程中,如果給水管道沒有浸泡足夠的時間,或溝槽回填過高,將導致水壓試驗不達標。
施工圖紙是給排水管道施工過程中的重要依據,同時也對管道線的宏觀布局進行了明確的規定。因而,要提升設計圖紙的科學性、合理性,就要在施工前做好施工區域的調研,對于施工現場的地層、地質以及地下水狀況進行詳細的了解。此外,還要對城市的規模以及需求進行分析,進而明確給排水管道的埋設位置、深淺以及尺寸等相關要素。施工圖紙設計完成之后,設計單位要與監管單位一道做好圖紙的審核工作,進而提升施工工作的可行性、經濟性。
開挖溝槽的過程中挖到土質強度較差的地段可以采用分層開挖,避免因土質強度差挖槽深度過大而導致的塌陷事故。施工時結合頂管施工的注意事項,槽底寬、槽深等設定要符合管道需求和環境要求,要在人行道邊設置警示牌和臨時排水溝,來保證行人安全和排水暢通,防止因開挖的基坑導致的行人摔落受傷和因雨水積蓄而出現質量問題,保障基坑的干燥性。基坑開挖前要在溝槽外兩側堆土堤來截水,防止地表水倒灌進入施工的溝槽內產生基坑內污水承積。同時在溝槽內兩側要設置集水井和排水溝并填充碎石,保證由于外界情況導致的坑內蓄水可以被抽水機進行快速的抽水排水,進一步保證基坑的質量。采用挖掘機設備進行溝槽的施工必須保證槽底高度至少要預留300mm,以便于人工清理防止出現超挖。溝槽開挖完成之后,要進行檢查驗收流程。驗收合格并且監理人員進場復核驗收合格,市政道路給排水施工繼續進行下一工序。
排水管管道接口的施工要點是平基的寬度和厚度達到設計要求,管道接口有以下幾種:青鉛接口、水泥接口、法蘭接口和橡膠圈接口。由于支撐壓力在松散泥土上的強度存在一定的損失情況,不利于管道的安全,因此可以通過增加木板支撐的形式對管道進行支承保護,減少強度和穩定性在松軟土壤中的損失,管道以從上向下的順序裝配,吊裝作業要在溝槽邊緣3m 以外進行以防止發生鋼筋混凝土管道掉落導致出現工程事故,若施工現場面積狹窄不能采用機器設備吊裝時可以采用人工抬裝。
當完成管道安放后對溝槽進行土方回填前要排空溝槽中的積水,確保溝槽的干燥,對于回填土則是在填充前要清除其中的碎磚、碎石、混凝土塊,施工材料殘渣、較大的固體垃圾等雜質,并控制土壤的含水量在合理的范圍之內,避免選用含水量過大的泥土或有機物、腐爛物等含量過高的土壤作為回填土,因為含水量、有機物和腐爛物含量過高會快速管材的腐蝕,大大縮短管材的使用壽命。填土第一次未壓實前的填鋪厚度要小于400mm,填土完成后的夯實操作要分階段進行,即在確認當前的厚度完全被夯密實之后再增加回填土繼續夯擊密實操作,分步夯實使得管頂的上方土壤密實度達到設計要求,即回填土的夯實度達到90%以上。最后,在給排水管道施工完成后一定要對管道進行嚴密性測試,確認管道是否存在裂縫、破洞等,防止在日后的工作中產生滲漏問題。一般采用閉水試驗法檢測管道狀況,檢測流程為按不同階段變換管內壓力范圍,觀察相應檢測階段的滲水、漏水情況(4~5 次),壓力同一數值保持20min。
市政道路給排水管道施工對于優化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提高城市交通質量,確保居民出行安全有著重要的意義。在實際施工中,相關管理者需結合具體要求和標準規范,制定可行的施工方案,并選擇合適的施工技術,加強細節的處理,以促進市政給排水系統的高效運行,為城市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