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沛
(山西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工程設計中心, 山西 太原 030001)
如今環保節能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人們愈來愈重視低碳環保。城市市政工程關乎民生利益,在規劃設計中要融入綠色環保原則。考慮到目前城市污染日益嚴重,在規劃設計給排水系統當中必須要堅持綠色環保原則進行設計,提升給排水環保設計的標準,設計方案除了要符合城市建設的基本規定,同時還要貼切實際的施工要求,使其具有真正的實用性,協調好經濟發展和保護環境生態兩者的關系,構建現代化的綠色環保城市,促進城市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作為城市市政工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市政給排水在規劃設計的過程中,必須要遵從與城市全局保持整體協調統一的原則,結合城市的實際發展需求。為了確保給排水系統設計后能有效運行,要緊緊圍繞城市整體規劃方案展開,確保規劃設計出的給排水系統方案具備靈活性,如有需要,可以進行適當調整和改進。在整體協調一致性的原則作用下,規劃設計的給排水系統將會更加科學合理化,有效發揮凈化城市環境的作用,有助于城市市政建設創造更高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保障城市生活生產用水的良好供應。
城市人口規模逐步在擴大,加劇了城市對水資源使用緊張程度,設計城市給排水系統的原則之一,是對水資源進行合理分配與利用。為了實現水資源的二次利用和分配,最基本要滿足城市基本的用水要求。在規劃設計過程中,目標要明確合理,以確保城市各個方面用水正常供給。
完善的準備工作對有序施工,減少施工誤差等具有重要意義。施工前需明確施工圖紙內容,充分掌握設計意圖,明確管道施工工藝標準。當發現設計圖紙與現場實際情況不符時,切不可隨意進行變更,對于重點部位更是如此,需要開展一系列研討,例如召開專家座談會、設計變更工作會議等,確保規劃設計中不可預見因素發生后,管線施工按照最優方案進行。做好測量放線工作,這對保證管線施工的規范性,減少或避免人為誤差等具有重要意義。
由專業工作者進行施工測量,保證施工參數的準確性、合理性。為使施工的整體質量得到保證,需將誤差值控制在合理范圍內,促進精準度提升;
正式施工之前,應認真探測開挖區域,看是否存在管道、地線電纜等,若存在,要立即上報,與現實中具體情況相結合,提出具有針對性的解決策略,同時將其反饋給相關部門,給管線的遷移創造條件,來促進后續施工的正常進行。若施工現場復雜,地下條件無法確定,為保護其余管線,則先進行人工開挖,之后再利用機械開挖。若開挖時降雨或堤段水位相對較低,應落實相應的排水方案,防止形成積水導致浮管。
普通、塑料鋼管等是給排水管道施工中常用的管材,安裝塑料管材時,先檢查其質量是否符合標準,若符合,并確定對冷熱水管有明確標識后可落實安裝。若發現異常狀況,需即刻監測,嚴重的放棄使用。
其具體的操作內容為:A 試壓時,將水由管道底部注入試驗系統中,將內部殘留的氣體于排水管道系統的高處進行排除,并添加壓力表。B.緩慢升壓,壓力達標之后,短暫停壓,時間為6~8 分鐘,把壓力重調正為設計的壓力值,檢查是否降壓、變形,若沒有便能繼續升壓。C.進行氣壓實驗時壓力不斷上升,詳細操作為:結合試驗壓力,對焊縫、閥門、法蘭口等關鍵部位嚴格檢查,用涂抹肥皂水的方法檢查是否漏氣。達標后再實施壓力試驗,此時用100L 壓幅度,各級穩壓2~4min。合格后,再穩壓4~6min,對各部位進行泄漏試驗,保持0.5h 穩壓狀態。
市政給排水系統運轉過程中,給水壓力是決定整個系統有效運行的關鍵環節,設計人員應結合當前區域的實際情況,了解地區日常用水現狀,科學設定給水壓力范圍,確保系統運行效率的最大化。通常情況下,用戶管道給水壓力設計應保持約為0.35MPa。其次,根據使用需求,配置相應數量的減壓裝置,充分確保水壓力能夠維持在合理的范圍內,避免在給排水系統運行中由于水壓過大造成的超壓流水問題。
市政供水管道在運行中都承受著一定壓力,在進行給排水設計時,通過對供水系統進行分析,實現建筑物直接供水的目的。在此過程中,設計人員應該加強對系統進行加壓設計,這樣能夠確保在供水量不足的情況下,滿足高層居民的使用需求。目前,管網疊壓供水是對供水系統進行加壓的重要措施,此外,變頻調速供水也較為常見,這2 種方式在加壓方法以及水泵的需求上有很大區別,還需要設計人員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合理選擇。
市政給排水工程規劃設計與管線施工的規范化及標準化有利于提高城鎮化建設的質量。鑒于市政給排水系統的環節和內容很多,其規劃設計及管線施工應該在遵循既定原則的基礎上,注重各個環節的質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