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泉 黃薏

20世紀50年代,英國科學家通過大量研究發現,吸煙可以使肺癌的發病風險增加20倍。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肺癌最常發生于長期吸煙的男性。然而最近十年來,越來越多不吸煙的女性被查出肺癌。女性不吸煙,為什么也會患肺癌?
有人認為,女性肺癌發病率上升與女性長期接觸廚房油煙相關。實際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廚房條件日益改善,家家戶戶炒菜時都會使用排油煙機,油煙其實并不嚴重。更何況,現在很多女性肺癌患者平時不做飯,不接觸廚房油煙;一些女性肺癌患者非常年輕,只有二三十歲,并沒有長期下廚做飯的經歷。因此,將女性肺癌高發歸因于廚房油煙,似乎并不具有說服力。
有人認為,女性肺癌高發與吸二手煙有關。然而,吸煙男性在吸煙(一手煙)的同時,其實也在吸二手煙,等于在接受“雙重打擊”。照理說,吸煙的男性應該比僅接觸二手煙的女性更容易患肺癌,但事實并非如此。
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不吸煙女性肺癌發病率明顯增高呢?確切的原因目前尚不明確,還有待進一步研究證實,可能與遺傳因素、環境中的類激素、女性內分泌因素、食物中的污染物、基因突變等都有關系。但可以肯定的是,導致不吸煙女性肺癌高發的某些影響因素一定是比吸煙更強的致癌因素,因為很多女性肺癌患者非常年輕,暴露于這些影響因素的時間并不長。
為了分析不吸煙女性肺癌患者的特點,陳海泉教授團隊對202例非吸煙肺腺癌樣本進行集中分析,通過對肺癌的驅動基因——EGFR、KRAS、 HER2、 ALK基因突變及ROS1基因融合實行檢測和分析,在全球率先建立并繪制了“非吸煙肺腺癌人群中關鍵的致癌基因突變譜”。
陳海泉教授團隊的研究還發現,吸煙者和不吸煙者所患的肺癌類型是不一樣的。不吸煙女性患的幾乎全是腺癌,且90%的患者存在驅動基因突變,是靶向治療的潛在獲益者。而吸煙者所患的肺癌類型大多為鱗癌或低分化腺癌,存在驅動基因突變的比例低,適合接受靶向治療的患者少,而且即便這些患者存在驅動基因突變,也比不吸煙肺癌患者更容易發生耐藥。也就是說,吸煙的肺癌患者比不吸煙的肺癌患者療效差。
需要提醒的是,雖然現在不吸煙的女性肺癌患者越來越多,吸煙男性肺癌患者的比例有所下降,但男性肺癌患者的絕對數并沒有減少,更不意味著我們可以忽視吸煙與肺癌的關系,男性可以更加“心安理得”地吸煙。實際上,吸煙仍是肺癌的頭號可預防的危險因素,更是二手煙、三手煙的“始作俑者”。從預防肺癌發生,保護不吸煙者免受二手煙、三手煙傷害的角度出發,吸煙者均應盡早戒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