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勵 葉秀蘭

腰椎間盤突出癥(簡稱腰突癥)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見原因,可導致運動功能障礙及疼痛等癥狀。臨床上,80%~85%的患者經非手術治療后癥狀緩解,甚至可獲得臨床治愈,其中,功能鍛煉是康復治療的關鍵。
人的脊柱包括頸椎、胸椎、腰椎等。腰椎就像一段竹子;一節腰椎就像一節竹子;椎間盤處于兩節腰椎之間,猶如竹節。腰椎間盤厚度為8~10毫米,有彈性,起著彈性墊的作用。當人體由高處下落或肩、背、腰部突然受到某種負荷時,椎間盤能起到緩沖作用,保護脊髓及腦部重要神經。患腰椎間盤突出癥(簡稱“腰突癥”)時,椎間盤被破壞,其中有彈性的物體(髓核)脫出,壓迫附近神經,就會出現腰痛、下肢一側或雙側放射痛或麻木,甚至間歇性跛行、行走困難、肌肉萎縮等,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
除椎間盤被破壞、髓核脫出外,引起或加重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另一因素是附著于腰椎及椎間盤結構上的韌帶、肌肉等軟組織出了問題。正常情況下,韌帶和肌肉組織(如腰背肌、腹肌等)相互協調,維持著整個腰椎的平衡與穩定。一方面,由于種種原因(如局部受寒、不正確的姿勢等),腰部的韌帶和肌肉發生緊張、痙攣或受到損傷,就會影響腰椎穩定性,長期如此可導致椎間盤受損,發生腰突癥。另一方面,腰椎間盤突出的發生,又會破壞腰椎關節的穩定性,導致附著于其上的肌肉和韌帶組織痙攣、損傷、平衡失調,久之出現肌力下降,對脊柱的保護作用不足,使其穩定性進一步下降,從而導致腰痛的出現越來越頻繁,復發率越來越高。所以,保持韌帶和肌肉組織強壯有力,對維持腰椎的平衡穩定、緩解腰突癥癥狀至關重要。
這是目前臨床上常用的腰背肌鍛煉方法,可明顯提高腰背部肌肉力量,重建腰椎固有的生理平衡,有利于穩定脊柱、緩解疼痛。具體方法:俯臥于床上,上肢貼靠身體兩側,將頭部和胸部緩慢抬起,同時向上抬起四肢;當腰部肌肉有酸沉感時,保持這一姿勢片刻;然后緩慢放下頭部、胸部及四肢,至此為一個完整的燕飛式動作。宜每次鍛煉10~20個燕飛式動作,每天3次左右,堅持數月。
這也是目前臨床上常用的腰背肌鍛煉方法。腰肌力量較弱者、肥胖者和老年人進行“燕飛式”功能鍛煉可能會感覺比較費力,可以采用此法。具體方法:取仰臥位,屈膝,吸氣,用頭、雙肘及雙足做支撐點,拱形撐起肩、背、腰、臀及下肢,使腰背部及大腿、小腿離開床面,并盡可能達到一定高度;保持5~10秒,然后呼氣,慢慢落下。起落的動作都要緩慢。宜每次連續做10~20個起落動作,早晚各做1次,堅持數月。
直腿抬高的動作對椎管內神經根可起到牽拉作用,緩解神經根粘連,預防下肢肌肉失用性萎縮。具體方法:仰臥,兩腿自然并攏,一條腿慢慢筆直向上抬起,與平面角度超過30度即可,然后慢慢放下;抬放另一條腿。抬腿動作應盡量緩慢、勻速,不要忽快忽慢;放下時亦如此。每次完成10~20個動作,每天鍛煉2~3 次。
五禽戲是根據虎、鹿、熊、猿、鳥等5種禽獸活動動作的特點,模仿虎舉、虎撲、鹿抵、鹿奔、熊運、熊晃、猿提、猿摘、鳥伸、鳥飛等動作的一種傳統健身項目。五禽戲動作簡單、流暢,動靜結合,動作起伏平緩、舒柔,體位轉換靈活多變。長期練習五禽戲能起到通經絡、柔筋骨、利關節的作用,提高腰椎穩定性和活動能力,對恢復功能、減輕疼痛與麻木等有明顯作用。五禽戲的具體鍛煉方法可參考相關書籍。
練習八段錦,可主動運動脊柱、上下肢等,能對腰椎周圍的軟組織起到溫和牽拉作用,減輕局部疼痛和活動受限癥狀;還可運動全身骨骼,加速血液、淋巴回流,促進腰椎間盤炎癥消退,解除肌肉痙攣。八段錦練習強調“以腰為軸”,動作主要包括扭腰轉胯、俯仰伸腰、左右彎腰、橋形拱腰、旋腰轉背等,對增強肌群力量、加強腰椎穩定性和靈活性、改善運動功能大有裨益,是促進腰突癥康復、預防復發的有效方法。具體鍛煉方法可參考相關書籍。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功能鍛煉方法不適合腰痛急性發作、癥狀明顯的腰突癥急性期患者。急性期患者應臥床休息,等癥狀緩解、病情穩定后方可進行功能鍛煉。
答:牽拉脊柱可使椎間隙加寬,降低椎間盤內壓,解除對神經根的壓迫和刺激,松解神經根及周圍組織的粘連,改善微循環,解除肌肉痙攣,對腰突癥有一定效果。但牽引療法有較嚴格的適應證,應在正規醫院進行。有研究表明,牽引療法的效果與患者發病時間的長短有很大關系,病程短者,療效較好,復發率低。牽引治療后需休息1周左右才能進行功能鍛煉,可先進行腰背肌鍛煉,逐漸增加強度和頻次;之后根據情況逐步進行快步走、五禽戲和八段錦等鍛煉。
答:熱療常配合其他治療方法共同應用,以加強療效。熱療能增加血液循環,改善局部新陳代謝,降低肌肉及結締組織的張力,提高白細胞的吞噬能力,促進炎性物質的吸收,調節人體的免疫功能,從而有利于病變部位的肌肉、骨骼、神經等各種組織的營養和修復,最終達到消炎、止痛、康復的效果。熱療的形式豐富多樣,可借助儀器直接加熱,如高頻熱療、微波熱療等;可通過介質加熱,如藥罐熱療等;也可用儀器加熱藥物,再將藥物敷于患處治療,如中藥熱療;還可使用有刺激性的藥物敷貼(不加熱藥物),使患處產生灼熱感,如中藥蠟療等。
答:倒走是一種人體反向行走的健身運動。倒走時,需腰身挺直或略后仰,這樣脊柱和腰背肌將承受比平時更大的壓力。倒走對腰臀、腿部肌肉有一定鍛煉效果,但對腰突癥患者總體來講弊大于利,一般不提倡練習。因為倒走時患者有可能不慎摔倒、扭傷腰部,使病情加重,得不償失。負跟鞋屬于矯形康復鞋,對腰突癥導致的腰痛是否有效,目前尚缺乏專業研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