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 王麗云
市民何卿卿的故事:我今年63歲,近5年來愛上了跳舞,身心狀態都不錯,常常有人夸我看上去比實際年齡年輕得多。其實,十幾年前,我曾患過一場大病,與死神擦肩而過。改變心態和穴位按摩是我康復的兩大“秘訣”。
那是2007年初,我腦子里長了個瘤,名叫腦膜瘤,害得我走路東倒西歪,連話都說不清楚。在醫生建議下,我選擇了伽馬刀手術,半年后腫瘤復發,我又在上海長征醫院接受了開顱手術。術前談話時,醫生說手術可能會導致中風,甚至可能會讓我變成植物人。幸運的是,我并未發生嚴重并發癥,但這場病徹底改變了我的后半生:以前在單位心高氣傲的我,開始改變心態,看淡一切名利;以前從不把頭疼腦熱當回事的我,開始將康復作為頭等大事,重點學習穴位按摩方法并堅持不懈地實踐。
書本是我最好的老師,我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改進,總結適合我的穴位按摩方法,堅持進行自我按摩。每天早晚各按摩一次,從頭到腳按下來差不多需要45分鐘。同時,我也非常注意飲食清淡、營養均衡。在這樣的堅持下,我的身體一天天好起來,身心狀態發生了很大變化。回歸健康生活后,加之退休后實現了時間自由,我積極融入社區生活,結交新朋友,認識了一位舞蹈老師,開始跟著她學跳舞,后來又加入小區的舞蹈隊和健康自我管理小組,生活越來越豐富多彩。
十幾年來,每年去醫院復查,我的一切指標都正常。就連我的主刀醫生都很驚訝,他認為我可以作為患者榜樣,給患友們講講我的康復故事。
何女士戰勝病魔、重回健康的故事給大家很多啟示。她手術很成功,沒有留下后遺癥,非常幸運。康復過程中的四個關鍵環節她都做到了。一是改變心態、淡泊名利。正如中醫經典《黃帝內經》所言:“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二是積極進行運動康復。適當進行跳舞等運動,可以改善心肺及運動系統功能,對疾病康復非常有益。三是注意飲食、保持清淡。中醫認為,膏粱厚味是引起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的重要因素,營養均衡、飲食清淡對維持人體健康非常重要。四是重視自我保健,尤其是穴位按摩,對疾病防治有非常好的效果,可以做到有病治病、無病防病的作用。
腦膜瘤術后常伴有多種后遺癥,如情緒障礙、運動功能障礙、偏身感覺障礙等,嚴重者可能還有意識障礙、言語障礙、大小便功能障礙等。穴位按摩對改善上述問題具有非常好的效果。按摩百會和風池、干梳頭可以緩解頭暈頭痛;叩齒、鳴天鼓、干洗臉可以改善面癱、言語功能障礙等;按揉或拍打肩井、肩髎、肩貞、曲池、手三里、外關、合谷等穴位,可以改善上肢及手的運動功能;按揉環跳、承扶、委中、承山、解溪、涌泉等穴位,可以改善下肢運動功能。如果再配合掌擦法于上述穴位至皮膚溫熱感,效果更好;若能結合運動訓練,更可事半功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