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患者在被確診為帕金森病后,不愿意及時吃藥。擔心如果早用藥,后期就沒有藥物可用了。
解析:在帕金森病初期或中期的前幾年,患者服用較少種類和較小劑量的藥物,就可以獲得比較滿意的療效,這段時期被稱為“蜜月期”。患者在蜜月期的生活質量較高,正常的工作、生活不受影響。如果患者刻意推遲服藥時間,癥狀會越來越重,生活質量越來越差。當病情進展到晚期,雖仍有藥物可用,但療效不好。就像新鮮蘋果放著不吃,等到蘋果爛了再去吃,味道也沒了。
有些患者治病心切,只要感覺癥狀加重,便自行增加服藥次數或增加服藥劑量。
解析:自行增加服藥次數或增加服藥劑量,患者的僵硬、遲緩等癥狀可能會有所改善,但不久就會由“不動”變為“多動”(異動癥和開關現象),還會伴隨低血壓、幻覺等副作用。因此,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用藥,以獲得最佳療效,減少副作用。
有的患者看過一次門診后,就再也不去醫院復診,藥吃完了就停藥,直到癥狀加重,才想起去醫院治療。
解析:大多數帕金森病患者需要終身用藥,不能隨意停藥。隨意停藥可能出現藥物戒斷反應,甚至有生命危險。帕金森病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治療方法,患者應至少每3個月去醫院隨訪一次。如果病情沒有什么變化,可繼續服用原來的藥物;如果有新的變化,則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調整。
帕金森病早期與很多疾病的癥狀類似,容易被誤診。患者不能僅憑癥狀就妄下結論。震顫、僵直、運動遲緩、姿勢或步態異常是帕金森病的四大主要癥狀,此外,還伴有睡眠障礙、精神異常和自主神經功能障礙等非運動癥狀。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如果發現自己動作變慢、遲鈍,或有走路會拖步的現象,應盡快到醫院進一步確診。

胡小吾? 海軍軍醫大學帕金森病專病診治中心負責人,上海長海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教授,中華醫學會神經外科分會功能神經外科學組副組長,上海市醫學會神經外科專科分會功能神經外科學組副組長,中國神經調控聯盟副理事長。專家門診:周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