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鑫 陳昂
安徽省蚌埠市是全國文明城市,又被稱之為“好人之城”。前不久,一群志愿者以愛的名義,關注困境兒童,讓孩子們告別潮濕霉變的危房,搬入了充滿陽光的“陽光小屋”。

家住蚌埠高新區秦集鎮高埂村的宮井豪一家,是一個不幸的家庭,在三年的時間里,父親因急性白血病,不治身亡;母親身患尿毒癥,在花去家里大量的積蓄后,每周還要到醫院進行透析等治療來維持生命。13歲的宮井豪和比自己大2歲的姐姐宮井悅帶著3歲的弟弟宮井好,靠著低保救助艱難度日,他們居住的房屋低矮潮濕,家里墻體霉變,床和衣物都散發著霉臭味。

蚌埠市益點陽光愛心公益協會志愿者們得知這一情況后,立即研究幫扶方案,開展“冬日暖陽”幫扶項目。蚌埠市民政局、蚌埠市社會工作(者)協會予以高度關注并積極謀劃支持,從今年三月份開始,聚集社會力量,牽頭為宮井豪建新家,徹底改變三姐弟的居住環境。三個月來,在眾多愛心人士的幫助下,蓋起了近百平方米的三居室,取名“陽光小屋”。6月30日上午,“陽光小屋”落成入住儀式在秦集鎮高埂村隆重舉行,200多名社會各界愛心人士來到現場,見證這激動人心的時刻。
三姐弟的困境
第一次見到宮井豪時,他正帶著弟弟從學校回到家中。當天下著小雨,眼前是一個破舊的小院子,彩鋼瓦的棚子已經搖搖欲墜。三間小屋內一片狼藉,衣服扔得滿地都是。弟弟玩起他最喜愛的踏板車,哥哥便開始做午飯。首先將早飯留下的鍋碗瓢盆刷干凈,然后朝鍋里倒水,打開液化氣灶,滾水后放進面條,加鹽和大料粉,最后在鍋里打了一個雞蛋。
“這個雞蛋是給弟弟吃的,我不吃雞蛋。”面對眾人的疑惑,宮景豪這樣回答。面條煮熟裝碗后,他將弟弟喂飽后自己再吃。
“我想有個家,有一個不透風、不潮濕的家”成了三姐弟的夢想。然而,三姐弟看不到任何希望,因為媽媽不僅喪失了勞動力,還要花錢看病。三姐弟還很小,掙錢養家還遙遙無期。
“冬日暖陽”獻愛心
媒體的力量引起了社會的關注。在《蚌埠日報-淮河晨刊》的第一篇報道見報后,引起很多愛心人士的關注。蚌埠市社會工作(者)協會組織會議,專題研究了幫扶方案,決定開展“冬日暖陽”幫扶項目。
他們籌集資金對宮家破舊老化、漏風的房屋進行了簡單的維修,老化的電線進行了全面的更換,為宮家購買了棉被、衣物、鞋子,送去了大米、食用油、雞蛋等,安裝了門簾、添置了其他一些生活必需品等,確保三姐弟能夠維持正常生活、溫暖地度過寒冬。
每一個周六是孩子們盼望的日子,益點陽光愛心公益協會“5+1”幫扶小組都會準時來到宮家,為三姐弟做一頓美味可口的飯菜,帶著宮井豪和宮井悅一起做飯、洗衣服、打掃衛生、做游戲,和三姐弟像家人一樣共進午餐;市心理咨詢協會的專家每周還針對三姐弟的現狀進行心理輔導,為這個絕望的家增添了希望。蚌埠市社會工作{者)協會將其家庭列入“愛佑基金會”特殊關愛保護項目中,每月打卡發放500元困境兒童保護生活補貼和每月300元的“疊加監護”經費。同時還推薦一位來自山東的愛心人士進行每月200元的愛心捐贈。
陽光小屋終落成
徹底改變三姐弟的居住環境,是每一名“冬日暖陽”參與者的心愿。

今年剛進入春天,志愿者們就行動起來,在市民政部門、高新區政府和秦集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籌集資金翻蓋房屋。從3月16日開工到6月30日交付,歷時107天。幾乎每天都有專人到現場監督施工質量,驗收每一個環節,把好每一道質量關,確保“陽光小屋”建設質量。主體工程還在進行時,捐助的門、窗、內外墻涂料、地磚、燈具、窗簾、洗衣機、空調、床等就源源不斷被送來了。
蚌埠市益點陽光愛心公益協會負責人李兵介紹,捐助的善款更是連連不斷,有的一次性捐款、有的多次捐款、有的每月固定捐款。截止到目前,共收到社會愛心捐款92,922元,建設陽光小屋花費79,460元,其中不含部分個人直接認捐的物資和建設小項。
陽光小屋占地150平方米,室內建筑面積92平方米,取名“陽光小屋”,其含義之一是由益點陽光愛心公益協會牽頭建造贈送的;其二是希望三姐弟一直生活在暖暖的陽光下。在陽光小屋外安裝的愛心石上,刻有所有參與冬日暖陽、陽光小屋的社會愛心人士的姓名。希望三姐弟永遠銘記這些社會愛心人士的幫助。同時,也希望三姐弟長大以后,也像他們一樣,去傳播愛心、幫助更多的人。
蚌埠市益點陽光愛心公益協會負責人李兵介紹,“陽光小屋的大門一般是不透明的,但我們采取的是下封上透的大門,就是希望三姐弟放松自己的心情,看到外面美麗的世界。”李兵說,陽光小屋的客廳也是經過精心設計的,門頭上的陽光小屋是用磨砂玻璃制作的,既是希望更多的陽光能夠進入這個不幸的家庭,也是希望三姐弟能夠在陽光小屋里生活得幸福、開心、快樂!客廳墻上懸掛的“家”主題十字繡是協會會員贈送的,希望三姐弟不要因為失去了父愛就感覺沒有家,有黨和政府的關心、有社會的關愛,一樣有一個溫暖的家。
在“陽光小屋”室內照片墻上,記錄了三姐弟從絕望走向快樂的點點滴滴。李兵表示,希望他們記住這些瞬間,感恩黨和祖國,感謝愛心人士。而預留的室內樓梯,就是希望三姐弟要想達到兩層樓的條件,必須通過自己的努力奮斗,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地向上攀登。
“在認識那么多叔叔阿姨,爺爺奶奶前,我一直覺得自己是不幸的,同同齡人相比,生活給予了我和弟弟們更多的苦難。在苦難的日子里和快要倒塌的房子里,我們從來都看不到希望,也不知道什么是幸福和快樂。如今,我們是幸運的,因為遇見了那么多的好心人。他們不但無私奉獻愛心,還給我們一個愛心的港灣和溫暖的家。”姐姐宮井悅說,她一定要擔負起照顧兩個弟弟的重任,刻苦學習,努力奮斗,不辜負那么多好心人的期望,長大后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用更多愛心回報社會。
(編輯 陸思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