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永清
美國東部南卡羅來納邊境的山谷,有一座以“高爾夫大師賽”著稱的國家高爾夫球場——奧古斯塔高爾夫球場。那里風景秀美,氣候宜人,一派恬靜的田園風光。但是,就在其不遠處,有一處周圍被高高的柵欄圍住、由武裝人員守衛的核設施——薩凡納河區核基地(SRS,Savannah River Site)。
2019年5月,美國政府發表了利用SRS制造钚核心的計劃。特朗普2018年制定了“核戰略評估”(NPR),認為有必要更新陳舊的核武器。據悉,更新核武每年需要80個钚核心,其中50個將來自SRS,其余30個則由美國南部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負責制造。美國核安全局稱,冷戰期間,美國每年要在科羅拉多工廠制造約1000個钚核心,但受裁核的影響,該工廠于1992年關閉。目前美國沒有制造钚核心的工廠。

出于和平利用的目的,美國自2007年起開始在SRS內建立制造钚鈾氧化物混合燃料(MOX)的工廠。但由于此項目需投入巨額預算,且竣工時間也會推遲30年以上,奧巴馬政府取消了這一計劃。此次特朗普政府決定停止建MOX工廠,將其轉為制造核武,其理由是,如果對SRS內保存的核物質放任不管,它就有可能被盜走,并被恐怖分子利用。
對于特朗普的決定,當地民眾的意見分為兩派。贊成派認為,每天有1.3萬人在SRS里工作,給當地帶來的經濟效益無法估量,對促進當地經濟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反對派則認為,冷戰中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就因制造钚核心出現過大規模核污染事件,SRS重新制造钚核心,同樣可能造成核污染事故。
當地一家非政府組織負責人湯姆·克萊蒙德批評說,政府的目的是為了確保安全,但沒有必要再使用核武器。政府是根據地區財政界的意向在投入巨額預算。

過去發達國家所描繪的“核之夢”的形態,是以高速增殖反應堆為中心的核燃料回收,就是說使用钚和鈾的混合燃料時,將超量的钚再加工成燃料來循環使用。高速增殖反應堆也被稱為“夢幻反應堆”,取代了原子能發電站。人們一直相信它可以解決人類能源問題。但是,很多發達國家都因為接連發生的故障和昂貴的開發費用等而放棄了該計劃。日本和法國雖在推進新的計劃,但無論前進還是后退,都有可能成為一條充滿荊棘的坎坷之路。
反應堆上藍色的作業臺像放著一個巨大的帽子,其周圍厚厚的混凝土墻邊搭起了許多腳手架……這是法國對1986年開始運轉的高速增殖反應堆“超級鳳凰”(SPX)進行解體的現場。SPX是接近實用化階段的實證爐,但是由于鈉泄漏事故和機器故障等問題不斷發生,法國政府于1998年決定廢止該設備。復雜的管道和電線早已被拆除,現場也已經人影稀疏,完全沒有世界各地科學家們來參觀時的華麗氣氛了。據稱,解體工作從2006年開始,將持續到2030年左右。

解體工作也不容易。用于冷卻的鈉跟空氣或水接觸會劇烈燃燒或發熱,甚至會引起放射性物質的污染,因此處理起來很難。為了有效解決鈉的問題,法國一直在摸索開發特殊機器人等新技術,并欲與日本就核燃料回收展開合作。不過,這種回收核燃料的方式將面臨巨額成本的問題。以薩凡納河核基地MOX燃料工廠為例,自2007年開始建設以來,雖然投入巨資,但只完成了七成就告停工,因為包括運輸費等在內的總費用要增加至494億美元,工期也要大大推遲;而廢棄削減下來的34噸钚只需200億美元以下。二者利弊一目了然。
不過,放棄核燃料循環也并非易事。首先是钚的處理問題。美國和英國想通過混入其他物質將钚深埋于地下,但目前尚未確立切實有效的技術手段。德國計劃通過核電來實現“零核”,卻苦于在許多國家找不到買家。而日本一旦決定停止核燃料回收、不做再加工,這些核燃料將被送到核電站,而現在日本全國的核電站核廢料池約八成已經裝滿,一旦所有的核廢料池都被裝滿,正在運轉的核電站也將停擺。
在宣布“脫核”的德國,有一家建在核電站遺址上的主題公園,名為 “卡爾卡仙境”。該園址曾是德國“夢幻反應堆”所在地,如今已經成為吸引眾多孩子前去游玩的“夢幻游樂園”。
主題公園緊鄰荷蘭邊境,距德國西部城市杜塞爾多夫約1小時車程。園內最為明顯的是一座高約55米、直徑約40米的鋼筋水泥建筑,那就是原來核電站的冷卻塔。塔的內壁上設置了許多高空秋千,游客坐在高空秋千上,到達最高處時可以將曲折綿延的萊茵河以及綠色農地前面的白色風車盡收眼底。隨著高空秋千逐步下降,視線也跟著被一片灰色墻壁阻擋。
“夢幻反應堆”由當時的聯邦德國、荷蘭和比利時三國于1973年投資80億德國馬克建成。但是建成之初就遭到當地政府阻攔,無法將核燃料運進基地;加之1986年蘇聯發生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使得民眾尤其是處于下風頭的荷蘭民眾掀起了反對核電站的運動,令該核電站自建成后從未運行就于1991年關閉。2011年,日本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核泄漏事故,德國政府出于各方考慮,決定在2022年之前徹底擺脫核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