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件
近年來,通過互聯網面向中小學生開展的學科類課外培訓發展迅猛。這種培訓價格相對較低、時間場地相對靈活,受到不少家長和學生的青睞。但問題也隨之出現,有的培訓平臺存在低俗有害信息;有的培訓內容以應試為導向,超標超前;有的機構培訓預付費過高,合理退費難……良莠不齊,泥沙俱下,影響了在線教育的質量。
點評
一邊是基于互聯網的創新優勢和旺盛需求,一邊是新興業態發展初期的問題頻現,需求與挑戰同在,折射出當前我國校外線上培訓規范治理的多元性與復雜性。提高互聯網教育的科學性、規范性和適宜性,既需要在規范治理過程中不搞一刀切、急剎車,也需要積極創新,用互聯網的思維方法解決互聯網的問題。日前,教育部、中央網信辦等六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規范校外線上培訓的實施意見》,首次從國家層面為校外線上培訓定規矩,也為這一行業的規范發展提供了政策依據。以此為契機,進一步發揮政府、社會、行業的多方合力,讓在線教育的監管更科學,行業更自律,內容更先進,從而促進“互聯網+教育”的持續健康發展,為教育打開更大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