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能定位
西北地區重要的經濟增長極、國家重要的產業基地、向西開放的重要戰略平臺、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
2018年蘭州新區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05億元,實現了16%的高速增長,其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8%,全社會研發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3.06%,科技創新成為推動發展的新動能。2019年一季度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7%,增速領跑全省。
突出“特”字,選準產業體系。充分發揮比較優勢,聚焦綠色產業,著力構建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示范作用好的骨干產業體系。一是利用新區遠離江河和人口聚居區的特點,規劃100平方公里高端化工產業園,開工建設產業項目53個、投資超過百億元。二是利用新區電價低、氣溫低、濕度低以及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等優勢,加快云計算、大數據產業集聚發展,打造“絲綢之路信息港”。三是依托已有蘭石、廣通新能源等企業,重點布局石化重型裝備制造、新能源裝備生產、電工電器生產等設備制造產業體系。四是利用有色金屬原材料產量大、電力和運輸成本低等優勢,定向引進九江德福5萬噸6微米超薄銅箔等重大項目,發展有色金屬深加工、光纖光纜產業鏈。五是利用中藥材資源優勢,引進建設佛慈、惠仁堂、尚方堂等各類現代制藥企業,打造“西部藥谷”。
突出“破”字,優化營商環境。破除阻礙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和各類堵點難點,著力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和生產性經營成本。一是建立“新區一園區一街鎮”三級管理體制,進一步理順管理體制。二是以“減、并、轉、調”為抓手,推行“區域評估、多評合一、多圖合一、多測合一、聯合驗收”模式,大力簡化投資項目審批。三是推進“一個窗口、一張表單、一個平臺、一套機制、一網通辦”改革,持續優化政務服務水平。738項事項網上可辦,307項“最多跑一次”,380項掃碼可獲辦事指南。四是率先開展營業執照“證照分離”改革,實行全程電子化自助辦理,經營范圍登記和住所登記條件實行“容缺登記”。五是建立實體經濟企業庫,搭建政金企合作平臺,幫助15家企業、為68個項目、46家企業申請授信、意向性融資和特色產業貸款擔保。
突出“新”字,培育發展動能。深入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大力度推進科技創新。一是發揮創新平臺作用。建設院士工作站等創新平臺78個,對新建創新平臺按照基礎設施、實驗設備和研究投入情況給予補助。培育國家級、省級和市級孵化器和眾創空間15個,引進各類孵化企業372戶。二是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對高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按照投資強度給予土地政策優惠,對入駐新區的科研院所按固定資產投資額和研發投入比例給予獎勵。積極推薦符合條件的企業申報兩化融合試點企業,申請專項扶持資金。全年轉化科技成果151項、轉化率達到23.6%。三是加強招才引智。制定專項政策,為高層次人才搭建人才工作服務站、國外引智示范基地等發展平臺,解決人才住房、醫療、子女教育等后顧之優。引導職業教育國際化,推動駐區企業和職業院校技術人才定制培養,大力培養外向型高素質技術人才。
突出“通”字,提升開放水平。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全力推進向西開放,著力打造通達內外的開放大平臺。完善開放平臺功能。推動綜保區一航空口岸一鐵路口岸“區港聯動”發展,建成甘肅蘭州中川國際航空港進口冰鮮水產品進口水果進境指定口岸、進口肉類指定查驗場和兩個跨境電商監管中心,在英國、俄羅斯等國設立海外保稅倉。加快構建通道網絡。積極參與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建設,與新加坡太平船務集團合作建立中藥材、汽車配件及集裝箱中轉信息平臺,空鐵海公多式聯運工程加快建設。推進中亞、中歐國際貨運班列常態化運營。深化國際經貿合作。組團參加首屆中國進口博覽會,23家企業簽訂11億元訂單。蘭州廣通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成功收購重組塞爾維亞伊卡布斯一貝爾格萊德公交車和特殊車輛廠。有色金屬、氧化鋁、糧食等跨境大宗貿易貨物吞吐量同比增長21g%。
突出“引”字,壯大產業集群。將招商引資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圍繞新區主導產業,創新招商方式,建立健全招商資源網絡體系,提升招商引資水平,推動產業集群化發展。精準定位招商方向。圍繞裝備制造、精細化工、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等主導產業,針對重大項目和龍頭企業開展延鏈、補鏈、擴鏈、強鏈招商,先后有35家“三個500強”企業落戶新區。創新招商引資模式。開展股權招商,在深圳、上海、北京等地區開展股權投資基金招商推介會,開展委托招商、駐點招商、以商招商、上門招商,引進優質項目110多個。全體動員齊抓招商。建立“管委會統籌協調,各部門全面支撐,各園區主導推進,全社會廣泛參與”的招商體系,并將招商引資任務納入績效考核,進一步激發招商動力,凝聚全員抓招商的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