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能定位
打造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的重要支點、云南橋頭堡建設重要經濟增長極、西部地區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驗區和改革創新先行區。
2015年9月,滇中新區設立,作為第15個國家級新區,備受矚目。從定位上,它是黨中央、國務院著眼“一帶一路”倡議,打造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的重要支點、西部地區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驗區和改革創新先行區。云南作為中國面向南亞東南亞開放的重要門戶,滇中新區設立突出面向“兩亞”區位優勢,這對云南實現跨越式發展意義重大。
滇中新區位于昆明市主城區東西兩側,面積約482平方公里。對于昆明市來說,發展滇中新區也是昆明市長久持續發展且生態越來越好的必然之選。正如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書記程連元說: “昆明一定要堅持量水發展,以水定城。滇池周邊的承載力是有限的,不能讓它超過這個限制,要想繼續發展,我們必須跳出滇池,下決心疏解城市功能和人口,要到滇池流域外謀發展。”縱觀全局,滇中新區成為昆明的重要經濟增長極,同時承載著昆明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建設的重任。
“一片荒蕪、百業待興。”這是2014年滇中產業聚集區開發建設初期的景象。由于規劃編制尚未開始,基礎建設滯后,產業發展薄弱,特別是項目建設落地慢、推進慢、見效慢,與其他新區發展相比,仍有差距。但是從區位和戰略分析,這是一片充滿發展潛力的沃土。
2015年9月,國務院正式批復設立云南滇中新區,至此,滇中新區被放在了國家發展戰略的棋盤上,鉚足了勁求發展。滇中新區建立之初就提出,昆明市和滇中新區必須具有“市區一盤棋、滇中一盤棋、全省一盤棋”的大局觀念和戰略眼光。新區的設立貴在“新”,從管理體制上,云南省委、省政府為新區發展構建了“省級決策領導、新區獨立建制、市區融合發展”的管理體制,開啟了新區后發趕超、跨越發展的新篇章。
“一年打基礎、三年見成效、五年大跨越。”滇中新區在打基礎、育產業、強招商、擴開放、建生態、優環境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 “三年見成效”目標任務基本實現。
隨著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和產業發展戰略的日益明確以及不斷優化軟環境,滇中新區地區生產總值增速由2016年的8.8%,到2017年的12.8%,到2018年的13.1%,呈加速增長態勢。在西部國家級新區經濟指標排名中,滇中新區2018年增速排名第二位。
從少到多、由點及面,滇中新區“兩橫兩縱”高速路網和“兩橫三縱”城市骨干路網初步形成。新區圍繞“533”產業發展戰略,做大做強汽車及高端裝備、石化、新材料、電子信息、生物醫藥5大高端產業集群,培育發展高端商務和總部經濟、商貿及現代物流、旅游和健康服務3大現代服務業集群,高水平打造安寧工業園區、楊林經開區、空港經濟區3大干億級產業園區.著力構建布局優化、分工合理、錯位發展、特色鮮明的現代產業體系。圍繞產業轉型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千億級新能源汽車及配套零部件產業體系正在形成,千億級臨空產業體系逐步形成,千億級石化循環產業體系基本形成。
在產業發展上,新區改變過去“散小弱”的招商引資,摒棄“撿到籃子里都是菜”“大水漫灌”的招商方式,嚴格項目篩選和準入管理,嚴守環保和安全底線,實施專業招商,精準招商,集中把一些世界500強、中國500強的企業引進來。目前,新區引進世界500強企業6家,中國500強企業9家。
在楊林經開區,相關負責人說,隨著“三整車一中心”及配套項目的全面啟動,年產能達40萬輛的千億級新能源汽車及配套零部件產業園正在形成。
同時在楊林經開區入駐的企業,還有卡達克機動車質量檢驗中心(云南)有限公司,該公司是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控股,與云南云內動力集團有限公司三方共同出資組建的合資公司。該公司副總經理趙萬春介紹說,昆明海拔范圍從700多米到4000多米,就是一個汽車驗證的天然實驗室。而中汽中心高原試驗基地落戶滇中新區,也成為我國首個高原汽車實驗基地項目,這將填補機動車高原排放檢測空白,為行業和地方環保提供技術支持,有利于機動車高原適應性標準的制定和研究,更重要的是,對國內汽車企業“走出去”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該項目對昆明的發展來說同樣意義巨大,不僅將進一步促進昆明汽車產業加快轉型升級,使昆明加入到全國汽車產業鏈中,同時作為“一帶一路”中國汽車工業走出去的紐帶,也將成為我國汽車行業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的重要支點,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立汽車行業標準體系發揮積極作用。
如今,滇中新區上下一步一個腳印,奮力推進新區開發建設,交通網絡日益完善、片區開發突飛猛進、產業布局更加合理,發展的步伐堅定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