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宇宏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指出: “倡導創新文化,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這為陜西知識產權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確了重點,也為助推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近年來,陜西知識產權工作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總體部署,按照追趕超越定位和“五新”戰略任務要求,以加速知識產權強省建設為目標,以實施知識產權“一一八”戰略為抓手,服務經濟建設大局,追求卓越創新,不斷推進全省知識產權發展邁上新臺階,創建新業績,譜寫新篇章。
堅持創新為要 服務經濟建設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目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完善創新機制,激發創新活力,產出更多專利,更好地為經濟建設中心效力,正是知識產權工作的應有之義。一直以來,陜西知識產權工作圍繞這一目標,堅持創新為重,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不斷優化政策導向,深挖企業與高校院所的創新潛力,激發創新主體的創新創造熱情,有效提高專利產出質量,大力培育高價值核心專利,為實體經濟持續注入新動力。
1985年,陜西省專利管理局建局伊始,就積極幫助專利權人進行專利實施或轉讓。當時授權的專利就簽訂專利許可合同,進行轉讓的,轉讓費達5萬元,在那個年代可謂是“天文數字”。
20世紀90年代初期,我國開始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知識產權工作在國際科技、貿易、經濟交往中的地位日益凸顯。陜西知識產權的宣傳、保護、實施、轉化等各項工作穩步向前推進。服務經濟、促進經濟的作用也日益顯現。
2000年8月,陜西省專利管理局正式更名為陜西省知識產權局,專利實施轉化工作更貼近于實際,通過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等專利技術交易博覽會的展覽交易,使一大批實施前景好、產業規模大的項目得以轉化實施,成為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2005年,我省啟動了知識產權進園區、進企業、進高校、進院所的“四進”工程,知識產權觀念不斷深入人心;省知識產權局還在全國率先啟動了知識產權特派員制度,整合全省科教優勢,使知識產權工作與經濟發展實現無縫對接。
進入新時代的這幾年,陜西省知識產權工作更是突出新特征,展現新作為,特別是在“三力”上下功夫:第一,大力支持企業申報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優勢企業,不斷優化培育陜西省專利優勢企業,著力培育一批知識產權強企優企;第二,全力引導和鼓勵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強化與科研機構研發合作,快速取得核心技術的自主知識產權,不斷增強核心競爭力;第三,盡力組織和引導知識產權服務機構不斷深入企業,指導企業學會運用知識產權制度,深入開展專利挖掘,培育更多高價值的專利,加快專利組合和專利布局,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進而有效推動陜西省經濟高質量發展。
堅持推進“一一八”戰略 助力追趕超越
近年來,陜西省知識產權工作圍繞發展“三個經濟”,以深入實施知識產權“一一八”戰略為抓手,努力為全省追趕超越注入新動能,發揮新作用。所謂“一一八”戰略,即“實施一套戰略,運用一套戰術,打好八大戰役”,是一個系統化、規范化、顯效化的綜合工程。“實施一套戰略”,就是強化頂層設計,加強全省知識產權戰略管理,不斷提高管理者的戰略思維。 “運用一套戰術”,就是在內外兩個層面發力,對外:加強協作、省市聯動、部門協同、點上合作同創共進;對內:加強管理,實施責任清單、權力清單,深化經費使用改革,以購買服務、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打好八大戰役”,就是深入推進創新成果產權化、知識產權管理規范化、知識產權產業化、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加強知識產權服務能力建設、加強知識產權決策咨詢、加強知識產權培訓與文化建設、推進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培育發展,打造知識產權強省。
自知識產權“一一八”戰略實施以來,助力陜西省追趕超越成果明顯,作用突出。
一是發揮了科技創新推動作用。追趕超越,首要體現在科技創新上,以創新成果產業化推動高質量發展。知識產權工作的深入,推動了全省創新主體科技創新的積極性主動性,發明了眾多科技專利,僅2018年全省申請專利9.5萬件,其中發明專利3.5萬件,授權專利4萬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超10件,居全國第七位、中西部第一位。這些高價值的科技專利產業化后,將直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追趕超越增添了新動力。
二是發揮了市場保駕護航作用。陜西省知識產權工作相繼開展了執法維護“護航” “雷霆”專項行動,進駐絲博會、農高會等展會開展執法工作,嚴厲打擊專利侵權假冒行為,優化了營商環境,促進了企業高質量發展。
三是發揮了知識產權運用促進作用。“一一八”戰略的推進,有利于推動知識產權運營體系的建立健全,使知識產權運用由單一效益向綜合效益轉變。僅去年全省專利權質押貸款合同登記的就有516項,增長13.2%,質押貸款額達29.3億元,幫助企業解決了資金急需,有利于促進企業進一步做大做強。
四是發揮了知識產權管理規范作用。近幾年,陜西省知識產權“貫標年”活動深入開展,促使貫標企事業單位逐年增加,深化了知識產權規范化管理。目前陜西省累計有653家企業、高校、科研機構開展貫標實施工作,已有388家完成貫標,在全國率先形成“三標同貫”的工作局面。此外,還形成了省級知識產權優勢企業20家、示范企業10家,增強了企業發展實力,起到了示范外溢效應。
堅持知泌產權強省建設推動終濟高質量發展
先進生產力的代表是知識產權。知識產權質量和運用關乎一個企業、一個區域乃至一個國家的發展水平與核心競爭力。為推動知識產權更好地為陜西省高質量發展服務,陜西知識產權工作仍需要在今后一個時期,深入推進知識產權“一一八”戰略,聚焦著力培育陜西省發展新動能,更好更快地提升產業和區域發展核心競爭力。
一是推進高產高價值專利。高價值專利是真金白銀,是先進生產力的佼佼者。必須下大力量穩步提升陜西省專利創新能力和水平,加強政策引導,充分調動創新主體自主創新的積極性、主動性,不斷創新取得一批具有戰略儲備價值的基礎知識產權和關鍵核心技術產權,高產一批支撐產業發展的高價值專利,更有效地促進陜西省高質量發展。
二是強化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培育。按照“一產業一方案、綜合施策培育”的辦法,重點加大新能源汽車、光電信息等16個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培育發展,通過建立產業培育工作進入退出機制,成立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服務聯盟,不斷提高產業培育成效,擴大規模,提升質量,推動其高質量發展,成為產業發展的“引領者”。
三是突出打造知識產權運營平臺。知識產權運營平臺是推動創新發展的源泉之一。必須聚合各方面力量,將陜西省的中國軍民融合知識產權平臺打造成中國軍民融合知識產權運營總平臺、 “一帶一路”知識產權運營中心、陜西省知識產權運營總平臺,建成全球專利數據庫、軍民融合特色專利數據庫,并不斷提升、完善、壯大,以更好地為陜西省高質量發展效力。
四是全力打造我國西部知識產權戰略高地。主動服務創新型省份、自貿區、西安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等全省重大改革創新任務,支持西安市建成國家知識產權強市,支持寶雞、咸陽和韓城建成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市,支持楊凌示范區、西安高新區和寶雞新區建成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園區,支持18個國家級、23個省級知識產權強省工程試點縣建設,竭盡全力將陜西打造成我國西部知識產權戰略高地。
五是切實加強知識產權合作促發展。主要是加強與絲路經濟帶沿線國家的知識產權交流合作,加強對“走出去”企業提供知識產權服務,提升海外保駕護航能力,整合資源,形成合力,引導相關企業加強海外知識產權分析、布局、預警,提升糾紛應對能力,培養海外知識產權實務型人才,有效降低或規避企業“出海”中知識產權潛在風險,提高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倡議和國際競爭的能力、水平,推動陜西優勢企業更多更好地走出去發展壯大。
時代催人奮進,使命呼喚擔當,陜西要通過知識產權強省建設,進一步提升知識產權綜合實力。要以“一一八”戰略工程實施為實招,提升貢獻度,真正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和競爭力,轉變為經濟效益;耍以“一一八”戰略推進為平臺,激發創新力,營造有利于創新的發展環境,引導市場主體積極主動投入各類創新;要以“一一八”戰略深化為抓手,助力新征程,強化知識產權的高質量創選、高效率運用、高水平保護、高質量護航,不斷助推陜西省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