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陜西省知識產權局按照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新形勢下加快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若干意見》和《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貫徹國家知識產權戰略行動計劃建設創新型省份知識產權工作方案》,實施知識產權“——八”戰略,全省企業知識產權工作有了長足進步。
在全國率先形成“三標同貫”的工作格局
按照“知識產權貫標一優勢企業培育一示范企業培育”的工作思路,省知識產權局積極推進企業知識產權工作,全面提升陜西省企業的知識產權綜合運用能力,提升創新驅動發展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為發揮陜西省科教優勢,推進產學研合作和協同創新,陜西省在全國率先開展了高校、科研院所知識產權管理貫標工作,成為全國唯一的“三標同貫”省份,受到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充分肯定。
分別與省國資委、省中小企業局、省教育廳、中國科學院陜西分院等部門成立了陜西省知識產權貫標工作領導小組,共同推進全省知識產權貫標工作。在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中的企業、高新技術企業、設有創新研發中心的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開展知識產權貫標工作。目前,全省已累計有773家企事業單位開展《知識產權管理規范》國家標準的實施工作,繼續保持在全國率先形成企業、高校、科研組織“三標同貫”工作格局。
為了確保知識產權貫標工作穩步推進,陜西省知識產權局完善了企業遴選、貫標輔導機構備案考核、專業認證與省驗收并行、省驗收程序標準化等工作機制,確保企業貫標工作穩步推進。目前全省已形成“政府推動、企業(高校、科研機構)實施、中介支持、驗收認證雙軌并行”的貫標工作格局。
省知識產權局不斷完善知識產權優勢企業、示范企業培育體系,制定《陜西省知識產權優勢、示范企業培育工作總體方案》,明確指導思想、培育目標、主要工作、支持政策、組織管理及督導檢查等內容。通過政策引導和支持,使知識產權在企業技術研發、生產經營、戰略布局等方面發揮應有的重要作用,全面提升了企業知識產權綜合運用能力,增強了企業核心競爭力。
專利權質押合同數位居全國前列
陜西省知識產權局緊扣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積極推進知識產權金融服務工作。推進建立中央、省市(區)聯動機制,形成全省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格局,重點推進國家知識產權局投融資試點市西安市、咸陽市質押融資工作。會同陜西銀監局、省中小企業局等單位,加強質押融資培訓宣傳,加大政策引導,開展融資需求征集與推送,建立信息服務平臺,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聯合中央、省市(區)相關部門,開展多場知識產權金融服務對接活動,加強銀企及中介等各方合作,推進知識產權與金融有機結合。目前,我省知識產權質押貸融資呈現良好發展態勢,成為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助力“雙創”、促進知識產權創造運用的一個重要途徑。
2015年以來,連續數年陜西省企業專利質押融資登記數量居全國前列。2018年,全省專利權質押貸款合同登記505項,同比增長10.74%;質押貸款總額28.78億元,同比增長22.10%。中小微科技企業專利質押融資占到總合同金額的90%以上,一批輕資產企業通過專利融資獲得企業首筆貸款。全省已有20多家金融機構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貸款業務。今年1-6月,陜西省專利權質押合同登記234件,同比增長33.9%,數量位列全國第五。質押專利權387件,質押貸款總金額12.89億元,較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8.7%、33.8%。
四年多來,通過不斷聚集省內外知識產權服務資源、強化與金融機構的戰略合作機制、打造知識產權金融服務體系,系統推進質押融資工作,專利權質押合同登記數始終位居全國前列。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成為陜西省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實現知識產權經濟價值與市場價值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