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東海



每年的海內外中華兒女公祭軒轅黃帝活動都會使高原山城黃陵萬眾矚目。進入新時代的13萬黃陵兒女能夠一次次聚集起世界關注的目光,不僅是因為他們日夜守護著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傳播著光耀千秋的中華文明。同時,也是在先祖開創中華文明的精神激勵下,在追趕超越的新征程上奮力前行,書寫著幸福生活的新篇章——在2016年全省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排名中,黃陵縣由第22位上升到第12位;2017年又升至第11位,進入西部百強縣;2018年全縣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0%,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站在新起點上,奮斗正當時的黃陵開啟了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特別是在縣域發展中,凝聚群眾智慧,順應群眾期待,解答群眾關切,滿足群眾需求,使堅守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真切地轉化為讓人民共享發展成果的“幸福賬單”。
在追趕超越中提升發展實效
進入新時代,黃陵以追趕超越的勁頭加速轉型發展,使經濟運行實現了“持續向好、轉型加速、動力增強、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
農業現代化提速—一
現在,黃陵縣隆坊鎮上官村國家級蘋果示范園區內的蘋果樹可以享受“貴賓”待遇了。它們頭頂防雹網,腳下卡通造型的音響為其播放音樂,隔三岔五還有專家上門為它們“診脈”。不遠處上百畝的響富高標準矮化蘋果示范園里,新栽種的矮化蘋果樹長勢喜人。相比以前,這個蘋果示范園機械化程度更高。
地處世界蘋果最佳優生區,蘋果產業一直是黃陵縣農業的主導產業。
近年來,黃陵縣以發展綠色高效農業為方向,在穩步增加種植面積的同時,加快果園標準化建設。黃陵縣大力發展特色規模高效種植業、養殖業,種植水稻、油葵、中藥材等5000多畝,發展中蜂、龍蝦、大閘蟹等養殖業。全縣已形成以蘋果產業為主導,以糧食、蔬菜、水產養殖為補充的現代特色農業新格局。黃陵是世界優質蘋果最佳適生區之一,是全國綠色蘋果生產示范基地,蘋果總面積25萬畝,年產量30萬噸,帶動農民收入逐年遞增。2018年,黃陵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1706元。
工業轉型升級加快—一
能源產業一直是黃陵縣工業的主體。既享受了煤炭行業“黃金十年”的喜悅,也經歷了煤炭價格“跌跌不休”的苦痛。黃陵,對礦業有著清醒的認識: “早轉型,柳暗花明;不轉型,山窮水盡。”在縣委、縣政府的科學決策下,黃陵一手致力于傳統礦業技術改造、產業延伸,一手整合資源發展未來的接續產業,使得工業轉型升級持續加快。
在黃陵縣工業重鎮店頭,提起過去的生活環境,居民們有說不完的苦。隨處堆放的煤矸石致使空氣中、水中到處都是煤灰渣。后來,黃陵縣成立煤矸石發電公司,將過去傾倒的廢料“變廢為寶”,經過加工轉化每年可發電10億千瓦時。煤矸石發電公司也成為全省最大的煤矸石綜合利用發電企業。為了將煤矸石電廠產生的粉煤灰充分利用,他們又成立生態水泥有限公司、粉煤灰磚廠,將過去隨意排放的“垃圾”變成了新產品,而且產品供不應求。黃陵縣工業園區管委會副主任田世光介紹,這就叫“吃千榨凈”,延伸了產業鏈,實現了工業的循環發展、生態發展。
黑色資源,綠色發展。高碳產業,低碳運行。黃陵在推進經濟可持續高質量發展中不斷前進,基本實現了“采煤不見人、產煤不見煤、矸石不排放、廢水全利用”的低碳運行管理模式,下一步,黃陵礦業將煤化工產業鏈繼續向下游延伸,價值鏈持續向高端攀升,打造陜西煤電能源基地。
第三產業增長迅速——
黃帝陵是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這承載著全體中華兒女共同歷史記憶的文明之脈,更是激勵全體中華兒女向著共同夢想奮勇前進的文化之基。黃帝陵,具有無限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是海內外中華兒女尋根、筑夢、鑄魂的民族圣地。黃陵,以自身獨特的魅力吸引著海內外中華兒女慎終追遠、謁陵尋根。2019年公祭典禮剛結束,萬達集團就派出團隊來到黃陵縣,洽談文化產業的合作。以黃帝陵文化園區為中心,一系列配套服務產業在黃陵縣正在完善。
同時,黃陵縣正在依托支柱產業——煤電產業建立科技產業園區,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商貿物流業。
24.10%,這是2018年黃陵縣第三產業的占比。未來,隨著規劃布局的完善,黃陵縣經濟結構將更加優化。
在人民意愿中建設新黃陵
“讓幸福常伴百姓左右;讓更多發展成果惠及每一個黃陵人”……“追尋幸福”“營造幸福”已經成為新時代黃陵追趕超越最鮮亮的“銘牌”。
“按照人民的意愿走”,黃陵縣委、縣政府正是在全方位洞察縣情民意中,圍繞群眾最期盼的事,繪制藍圖,真抓實干。從教育、醫療、住房、供熱供氣、養老、環境等民生“痛點”“難點”千起,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
為了享有優質的醫療、教育資源,多年來,去西安就醫、上學是黃陵人的“第一選擇”。
為改變這種狀況,2014年,黃陵縣與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聯手,對黃陵縣人民醫院實行了整體托管。黃陵縣先后投入2000多萬元購置了大型醫療設備、新建了門診綜合大樓,實行交大二附院每天3名至5名副主任醫師以上級別專家坐診,帶動縣人民醫院每年開展新技術、新療法項目10余項,同時加快專業技術人才隊伍梯隊建設,使醫療技術和就醫條件得到顯著改善,贏得群眾信賴和點贊,也吸引了宜君、洛川等周邊縣群眾前來就診。
家住黃陵縣橋山街道惠家河村的吳懷森患有心肌病,每年都得住院治療一段時間。以前提起住院治療他就犯難,每次花費幾萬元不說,還要大老遠地跑到西安。現在,吳懷森在家門口就可以解決困擾他多年的難題。最讓他感到滿意的是每年的住院費也從3萬多元減少到6000元。黃陵縣人民醫院門診首診接待患者人數從托管前的8.8萬人次增長到去年的19.7萬人次,收治的危重癥患者從原來的200多人增加到現在的1000多人,患者縣內就醫率由65%提高到92%,群眾在家門口真切享受到了大城市的高水平醫療服務。目前,新建的縣婦幼保健綜合樓項目完成方案設計、地勘和擴初設計,縣中醫醫院能力提升項目完成主體建設及室內部分安裝,老年殘疾人和殘疾入托養康復中心門診部啟動運行,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本土醫療服務。
2015年,黃陵中學、橋山中學先后與西安高新一中開展了高中和初中階段合作辦學,使教育質量得到大幅提高,這兩所學校的本科上線率連續兩年達100%,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本地學生就近上學。同時,黃陵縣還為幼兒提供了優質的學前教育環境,全縣普惠性幼兒園占比達90%。
賡續中華文明之脈、筑牢文化自信之基。黃帝陵文化園區作為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載體,是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重要抓手,黃陵縣始終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規劃建設。為了給黃帝陵文化園區建設騰退空間,黃陵幾年前就著手新區的建設,目前累計投入40億元,配套建設民生基礎設施項目,完成新區周邊配套公路及主支公路23公里,建成各類住宅共4304套,完成新區綜合管廊3公里,檔案館、供熱中心、凈化水廠等已建成使用。學校、文化中心、全民健身中心等大型公共服務設施已經進入實施建設階段,當地居民衣食住行、購物、娛樂等生活需求相關的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一座宜居、綠色、便捷、智能的現代化新城初具規模。
民生所在,政之所行。
黃陵的領導者始終堅持以群眾意愿為工作目標,建設著群眾滿意的幸福家園。
建好守好中華民族精神家園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黃帝陵是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
黃帝陵承載著中華民族最久遠的歷史記憶和輝煌文明,維系著海內外中華兒女最厚重的民族情感。
面對未來,面向世界,如何守護好中華兒女的精神家園?
13萬黃陵兒女已經繪制了藍圖。
2014年陜西省政府通過《黃帝陵文化園區總體規劃》和《黃帝陵文化園區重點片區修建性詳細規劃》,規劃黃帝陵文化園區總面積24平方公里,包括黃陵老城區和黃帝陵景區,園區分為黃帝陵祭祀區、西部門戶區、文化園旅游服務區、東灣景區、城市生活商業綜合區、古城歷史文化旅游服務區6個核心功能區和2個外圍山體生態保護區。
為了建設好守護好黃帝陵,按照黃帝陵文化園區規劃要求,近年來,黃陵先后完成了中華始祖堂、西部門戶區、東關片區、印臺山區域及沮河沿岸居民和單位征遷工作,投入資金35億元,搬遷安置5152戶2.52萬人,搬遷單位47家,征遷面積達75萬平方米。
為把黃陵建成海內外炎黃子孫心馳神往的精神標識地,黃陵縣依托文化、山水、生態組合優勢,以黃帝陵文化園區為核心,以黃陵國家森林公園為補充,用百公里沮河水景與綠廊花海,把縣域內所有景區景點和水系湖池有機連接起來,形成“一核一園多節點、八景九水繞龍鄉”的全域旅游景觀,真正把黃帝陵文化園區打造成凝聚中華民族情感的精神紐帶、弘揚五千多年中華文明的人文圣地。
在全域旅游建設中,黃陵縣大力推行“旅游+”模式,推動旅游與文化、體育、農業等產業融合,潮塔小鎮、森林公園、索洛灣峽谷寨景區等項目穩步推進;成功舉辦了新年祈福、清明祭祖、重陽祭祖和橋山山地戶外公開賽等活動;先后三次走出國門宣傳推介黃帝陵文化,進一步提高了“黃帝陵是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的認知度,激發了炎黃子孫的愛國情懷,增強了中華民族凝聚力,推動黃帝文化、黃帝陵文化廣傳遠播。
近年來,黃陵先后投資23.9億元新建一級公路21公里、二級公路63公里,其他公路110公里,新建店頭、太賢、橋山、隆坊4個車站。特別是黃店川道快速干線和動車站連接線的建成,不僅縮短了兩地交通時間,加快形成安全、便捷、高效、舒適、經濟、互通互聯的公眾出行服務體系,滿足了人民群眾快速增長且日益多樣化的出行需求,有力地促進了縣域旅游經濟的發展。據黃陵縣文化和旅游局局長李延乎介紹,黃陵縣未來3年內將新增接待床位6000張,可同時容納8000人就餐,旅游配套服務將更加完善,每一位來到黃陵的中華兒女都能在舒適便捷愉快中溯到源、找到根、尋到魂。
在13萬黃陵兒女持續不斷的奮斗中,黃陵縣經濟社會快步發展,縣域面貌日新月異,外界影響力不斷提升,收獲了群眾的滿意,贏得了世界的點贊。在黃陵已工作了8年的縣委書記孟中華說: “黃陵的發展成就離不開各級干部的真抓實干,離不開全縣群眾的理解支持。但無論是守護好我們民族的精神家園,還是傳承好中華文明,我們都責無旁貸,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