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國人十七世紀在美洲大陸建立殖民地,將英語帶到美國,當時英語中的一些用法后來英國人不再使用,而美國英語歷經戰爭及外國移民的涌入后不斷發展,因此英美英語產生了差異。首先分析差異產生的原因,然后從同詞異義、同義異詞、特有詞三個方面分析英美英語的差異。
【關鍵詞】英國英語;美國英語;詞匯差異
【作者簡介】湯語婧(1993.12-),女,山東濟南人,山東科技大學,助教,碩士,研究方向:英語語言學,教師發展。
一、美國英語和英國英語的發展簡況
美國英語起源于英國英語。1607年首批120名殖民者來到美洲大陸,從這里建立了他們的第一個永久性殖民地,建立的地點是在詹姆斯敦,它是弗吉尼亞州的一個城市,地處美國東北部的地區。1620年,來自英國東部諾福克郡和沙福克郡的120名清教徒乘坐“五月花號”(May Flower)船來到馬賽諸塞州東南部的普利茅斯市鎮(Plymouth)建立了殖民地。當時是伊麗莎白一世時代,那些從英國來到北美的英國殖民者將伊麗莎白時期的英語帶到了美洲新大陸,這種英語是英國當時使用的語言。21世紀以來,尤其是兩次世界大戰以后,很多的美國詞匯涌入英國,例子數不勝數,有些情況下甚至直接取代了英國英語原有的詞匯,這是因為美國國力的增強所導致。
二、美國英語和英國英語發生差異的原因
英國的殖民者在十七世紀初將英語這種語言帶到美洲大陸,當時英語的一些用法后來英國不再使用了,這種變化卻因為大洋的阻隔并沒有傳到美洲,而美國一直延續著。后來美國英語不斷發展,在戰后產生了很多新詞匯,并且由于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從各種文化、各個國家都吸收了很多新的詞匯,英國英語和美國英語的不同因此浮現。
1.英國英語的發展歷程。從前面的內容我們可以了解到,英國的殖民者將英語這種語言帶到美洲的時候,英國當時自己就在使用這種語言。而到了后來,很多當時的用法英國人自己已經棄用了但美國人自己卻沿用了下來。究其原因,正如語言學者所講,對于移民來說,其實他們可能更容易保留一些原來的語言使用方式,那么相較于留守當地的本土居民所用的語言,他們所用的語言從變化的角度來說并沒有那么快速,很多人會覺得移民到國外的人他們會受到移民國的語言影響,語言會更快地發生改變,但其實現實恰恰相反,移民的語言其實更保守。英國英語本身有了發展,而美國英語仍延續了十七世紀初英國英語的某些特征,這是當代英國英語和美國英語產生差異的原因之一。
2.美國英語的發展歷程。對于大西洋沿岸的美國和英國來說,在過去的三百多年的時間里,他們的發展歷程也是千差萬別的,美國渡過了例如獨立戰爭、南北戰爭等一系列的重大事件,從而在政治生活領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模式。而獨立戰爭的勝利也愈發使得美國民眾的民族意識以及凝聚力得到增強。
除此之外,美國是一個多民族融合的國家,其民眾來自各個大洲,也正因如此被大眾稱為“熔爐”,正是因為這片土地上有著多種文化和民族的融合。在過去的三百年間,在語言詞匯方面,美國將印第安人以及來自移民國家的語言吸收融入了他們自己的語言當中。現在還使用的印第安語言的詞有:chinquapin(美國栗樹),hickory(山核桃), igloo(圓頂茅屋), raccoon(浣熊), squash(南瓜), totem(圖騰)等等。美國英語還從各國的語言中都吸收了大量的詞匯,比如荷蘭、法國、西班牙等國家。從荷蘭語中吸收的詞匯包括當今英語的scow, boss等詞;從法語中吸收的詞匯包括當今英語的potage, bureau, prairie等詞;從西班牙語中也吸收了一些詞匯,比如cockroach, abode, ranch等。美國英語從各個國家的語言中都吸收了很多詞匯,吸收各國的詞匯使美國英語變得更加豐富。其實美國能夠從別國吸收這么多的詞匯,也是和它快速的發展是分不開的。因為吸收了許多新鮮的血液,發展了新的語匯,所以美國英語表現出與英國英語分離的傾向,這是美國英語創新的一面。
三、美國英語和英國英語在詞匯方面存在的不同
因為同屬于一種語言的緣故,美國英語和英國英語不管是詞匯、語法還是語音都會有相似之處。盡管如此,在這幾方面兩者之間依舊存在著差異,這種差異性尤其體現在詞匯方面。所以在這里我們就著重討論一下詞匯方面的差異性。
1.英美語言之間同詞不同意的現象。在很多情境下,同一個詞語在美國英語和英國英語中所指代的含義并不相同,我們可以稱其為同詞異義,這是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詞匯差異的其中一個主要方面。這種例子很多,在這里我們只舉幾個典型的例子來說明。像英語中的pants, vest等詞都會出現同詞異義的現象。Pants在英國英語中意思為短褲,但是在美國英語中意思只是褲子,沒有說明是長還是短。Vest在英國英語中意思是汗衫,但是在美國英語中指的是西服的背心。值得注意的是,提到public school大家都會以為是指的公立學校,美國英語中確實是公立學校的意思,但是在英國英語中它卻指代的是私立學校。
正因如此,在很多時候這種差異性就會鬧出很多笑話。 舉個例子來說,一個美國人如果問初來乍到的一位英國人“Would you like to have some crackers”的話,就會造成雙方的尷尬和不解。因為英國英語中cracker為爆竹而美國英語中卻可以理解成餅干(餅干在英國英語中多用biscuit來表達)。
但是,除了詞語意思完全不同這種情況之外,在絕大多數情況下,詞語的含義方面的不同只是體現在其中的一部分。在英國英語和美國英語中,除了完全異義以外,同一個詞語的詞義差別更為多見的是局部的,這種情況也分為兩種:一種是除了英美英語共有的含義外,英國英語和美國英語還各自有含義;另一種是除了共有含義外,英國英語或者美國英語還有另外的含義。舉例來說,faculty一詞在兩種語言環境中都可以表達“能力”“權利”等意思,而在美國英語中的附加意義包括“全體教員”,而在英國,“大學里的學院和學校”也可以用這個詞語來指代。再舉個例子,dumb這個詞都可以指導“啞”“無聲”等意思,而在美國它卻多了一重含義,那就是“笨”“呆”的意思。Smart這個單詞除了兩國英語共有的“漂亮的”這個含義外,在英國英語中,它還可以表示“衣著漂亮、灑脫”。
2. 英美語言之間同意不同詞的現象。在日常的很多情境下,美英兩國在表達同一含義時會使用到不同的詞語。英國英語的plain和美國英語的homely都可以用來形容人的相貌平平,英國英語中的block of flats以及美國英語中的apartment house都用來表達公寓大樓,英國英語的apartment和美國英語的flat都是公寓套房的意思。英國英語中的the ground floor和美國英語中的the first floor都用來表示第一層樓,the ground floor的意思其實是“貼近地面的樓層”。英國英語當中的the first floor表示的實際上是我們普遍認為的二層樓,也就是美國英語當中的“the second floor”。
在表達“高等教育”這個含義時,英國英語用tertiary education表示,美國英語用higher education表示。英國的教師隊伍統稱為the academic staff,教師的職稱從高到低叫作professor, reader, senior lecturer和lecturer。而美國英語中對教師的統稱叫作the faculty,職稱依次為(full)professor, associate professor, assistant professor以及instructor。關于期末分數,英國分為五等,從高到低依次為starred first, first, upper second, lower second和third(及格);而美國用GPA(Grade Point Average)也就是績點來作為期末衡量學生成績的標準,績點就是學生的平均成績換算成的數字,最高為4.0(全A)。
3. 單獨適用于一國的特殊詞匯。由于兩國文地理文化、自然人文上存在的種種差異,所以某些詞語只在其中一國會被使用。比如美國特有的一些植物像美洲香槐、艾灌叢,對應的英文單詞為gopher和sagebrush,這些是英國英語中沒有的。而英國的一些詞匯美國也沒有,比如像伯爵(count)、公爵(duke)這種貴族稱號和君主的稱號。
英美詞匯的這種差異尚不涉及哪個“對”,哪個“不對”,只是習慣上有所不同而已。英語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讓學生認識到英國英語和美國英語沒有好壞之分,同時可以通過訪學、查閱資料、與其他教師溝通交流等方式不斷豐富自己英美英語詞匯差異方面的知識,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使學生能夠更全面地了解英語。
參考文獻:
[1]侯維瑞.英國英語與美國英國[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2.
[2]蔡曉慧,閔祖傳.英國英語與美國英語在詞匯上的差異[J].瘋狂英語(教師版),2011(04):152-155.
[3]李賦寧.英語史[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4]汪榕培.英語詞匯的國別研究[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0(06):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