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飛龍
摘 要:在當今社會突飛猛進、日新月異的時代變革中,人民思想的解放為經濟的發展注入的用之不竭的動力,但同時也使家庭破裂的比率逐年上升,婚姻破裂家庭兒童撫養的義務劃分及歸責問題面臨前所未有的法律挑戰。如何規制因婚姻破裂造成的兒童撫養難題,不僅是對傳統法律制度的深刻反思,也是維護我國社會穩定重要途徑。
關鍵詞:思想解放;家庭破裂;兒童撫養;法律規制
1 人民思想解放帶來離婚率的攀升
在當今社會突飛猛進、日新月異的時代變革中,伴隨著經濟的高速增長,禁錮中國人民幾千年的封建家長文化已經全面解體,人民的思想也獲得了極大的解放。封建家長制度及夫唱婦隨、嫁雞隨雞嫁狗隨狗、貞潔牌坊等禁錮我國婦女近千年的男女不平等文化已經被全面顛覆,婦女的權利得到前所未有的極大保障。中國封建文化的崩塌及西方自由文化的不斷沖擊,導致思想自由的過度解放——我們在面對過多的權利時不知道如何的合理使用,從而導致近十幾年來我國的離婚率逐年增長。民政部發布《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從2002年開始,中國的離婚率就一路走高。2002年,中國粗離婚率僅有0.90‰,2003年達到1.05‰,到2010年突破2‰。截止2015年,粗離婚率為2.8‰,是2002年的3倍多。2015年依法辦理離婚手續的共有384.1萬對,比上年增長5.6%,其中:民政部門登記離婚314.9萬對,法院辦理離婚69.3萬對。粗離婚率為2.8‰,比上年增加0.1個千分點。2016年辦理離婚手續的共有415.8萬對,離婚率為3.0‰ ,,比上年增加0.2個千分點。2017年依法辦理離婚手續的共有 437.4萬對,比上年增長5.2%,其中:民政部門登記離婚 370.4萬對,法院判決、調解離 婚 66.9萬對。離婚率為 3.2‰,比上年增加 0.2個千分點。隨著離婚率的不斷增長,我國的破裂家庭也越來越多,破裂家庭兒童面臨各種各樣的困境。
2 破裂家庭兒童所面臨的撫養義務劃分及歸責困境
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我國民眾的思想觀念呈現噴發式發展,從而導致我國的離婚率不斷攀升,家庭破裂,夫妻離婚,夫妻雙方面臨財產分割,子女撫養等諸多問題,筆者認為在所有問題中如何確保子女的更好發展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兒童是祖國的花朵,需要家庭無微不至的呵護才能茁壯的成長,家庭破裂會使得兒童的健康成長存在潛在威脅。
2.1 我國憲法中的撫養義務存在的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四十九條 父母有撫養教育未成年子女的義務;禁止虐待老人、婦女和兒童。
在國家的根本法中規定兒童的撫養問題,可見兒童的撫養問題是國家根基,關系到社會的和諧穩定及國家的長治久安。由于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僅規定原則性問題,不具有實際操作性(即不能在法院的判決中作為判案依據),因此兒童撫養問題需要下位法的完善規定,從而形成以憲法為首的國家兒童撫養法律體系。
2.2 我國民法中兒童撫養義務的劃分及不足
我國民法中關于兒童撫養有比較全面的規定,其主要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第三十七條 離婚后,一方撫養的子女,另一方應負擔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的一部或全部,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關于子女生活費和教育費的協議或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協議或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第四十條 夫妻書面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各自所有,一方因撫育子女、照料老人、協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較多義務的,離婚時有權向另一方請求補償,另一方應當予以補償。
雖然我國民法對婚姻破裂家庭兒童的撫養問題做了比較細致的規定,但民法中的法條都比較模糊,沒有明確的衡量標準。例如《民法》第三十七條中出現“必要的”、“合理”、“協議”等;《民法》第三十八條中出現“協議”、“不利于”等;《民法》第四十條中出現“較多”等不確定性質的詞語,這些不確定性,使得法條具有很大的伸縮空間,甚至出現人民法院同案異判的法理鬧劇。另一方面,我國近些年來,法院的執行難問題非常突出,而在兒童撫養的民法法條中,法院的判決至關重要,這樣的惡性循環就導致我國家庭破裂兒童的生活得不到保障,進而影響社會的安定和人民的幸福感。
2.3 我國刑法中兒童撫養義務的規定及不足
我國《刑法》對婚姻破裂家庭兒童撫養問題沒有明確的規定,但刑法中對嚴重破壞家庭和諧的遺棄行為做了比較嚴厲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條 對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情節惡劣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我國《刑法》禁止類推原則,上述規定在現實生活中一般是指完整家庭(包括婚姻破裂后又重組家庭)的家庭內部遺棄,并沒有對婚姻破裂后父母雙方對子女(尤其是兒童)不盡撫養義務進行相應的刑法規制。
3 破裂家庭兒童撫養問題的法律規制
國家對青少年兒童的關懷一直都是無微不至,習近平總書記曾在重要場合多次提出“你們(兒童)是未來的主力軍、生力軍”、“孩子們成長得更好,是我們最大的心愿”等懇切囑托,由此可見青少年在一個國家的砥礪作用。隨著我國離婚率的不斷攀升,婚姻破裂家庭兒童數量也在逐年增長,直至近年破裂家庭的兒童已經在我國兒童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確保該兒童人群的物質生活及心理健康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現代化進程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參照國外關于兒童撫養的法律規定,以德國民法為例:在德國民法典所列舉的所有扶養請求中,因照顧子女而進行的扶養被賦予了最強的法律效力。這主要表現在:(1)將扶養子女的期間視為婚姻存續的期間;(2)在扶養權利人照料或教育共同子女而不能預期其從事職業時,就可以向另一方請求扶養;(3)在一定的情況下,盡管扶養義務人承擔的扶養義務有違公平原則,但因權利人“并非只是暫時地已經或者正在單獨或主要照顧共同子女的”仍然有權請求扶養;(4)離婚后配偶一方因財產滅失而不能自行維持生計的,不存在扶養請求權,但如果該配偶因照料或教育共同子女而不能預期其從事職業的,則可以請求扶養;(5)因權利人再婚或建立同性生活伴侶關系而導致扶養請求權終止的,在其新的婚姻關系或同性生活伴侶關系又解除后,如果存在照料或教育共同子女的情形可請求恢復扶養。由德國的民法典可知,大陸法系國家是以列舉的方法盡量涵蓋扶養子女的各種情況,法律適用明確具體,可參照性強。
筆者認為,我國關于婚姻破裂家庭兒童的撫養的法律應形成以憲法原則性規定為核心,以我國刑法和民法中的相關規定為主要依據,形成比較系統的青少年撫養法律體系。
3.1 憲法在破裂家庭兒童撫養中的綱領作用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憲法對兒童的撫養在我國憲法第四十九條中的“父母有撫養教育未成年子女的義務”及“禁止虐待老人、婦女和兒童”做了綱領性的規定,是制定其他一切關于兒童撫養法律法規的準繩。
3.2 民法關于破裂家庭兒童撫養法條應該具體、可行
我國民法對破裂家庭兒童的撫養做了比較詳實的規定,但在現實生活中存在如下問題:
(1)我國民法中關于破裂家庭兒童的撫養問題規定不夠具體,沒有衡量標準。
我國五千多年的傳統文化中,提倡“一日夫妻百日恩”,因此在制定民法撫養相關問題時,本著兼顧夫妻雙方的情感問題,將破裂家庭兒童的撫養建立在協商解決的基礎之上,尋求更好的解決之道。但是隨著國家的改革開放程度的不斷加深,人民的思想受到西方思想的不斷沖擊,人情的社會基礎正在動搖,因此,民法撫養篇制定的根基也在面臨挑戰。因此,我國的民法關于婚姻破裂家庭兒童的撫養應該隨著社會的發展進行相應的改善:首先,為了促進社會的和諧,以人情為基礎的夫妻協商解決機制應該繼續堅持;其次,應該像德國民法典一樣,采用列舉的方式涵蓋各種協商解決不了的法律問題;最后,鑒于我國法院的自由裁量權受到極大的限制,因此民法典可以以百分比的財產劃分形式,分階層的給予法院明確的裁量標準。
(2)我國法院的判決執行難問題導致破裂家庭兒童的撫養存在瑕疵
我國民法中對應破裂家庭兒童撫養的所有法條中幾乎都存在“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的相關條款,由此可見法院的判決在解決破裂家庭兒童撫養相關法律問題中至關重要。但是我國的法院判決執行難已經成為司法機關的頑疾,從而導致法院的權威喪失,破裂家庭兒童的物質文化生活得不到很好的保障。因此,為了保障青少年兒童能夠更好的發展,確保青少年兒童擁有一個相對較好的生活環境,國家行政機關可以制定相應的法規、創建相應的專業執行部門,從而確保法院關于破裂家庭兒童的相關判決妥善執行,保障法院的權威。
3.3 刑法有必要將家庭破裂兒童的撫養問題納入相關法條
我國刑法中關于破裂家庭兒童的撫養相關問題的解決,只能從遺棄罪及其相關司法解釋中得到相關法律支持。遺棄罪最新司法解釋是:父母對未成年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父母子女之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父母對子女仍有撫養教育的義務;非婚生子女享有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其生父母應負擔子女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的一部或者全部,直到子女能獨立生活為止。由遺棄罪及其相關司法解釋可得出,對于婚姻破裂家庭中有撫養義務的夫或妻有撫養能力而逃避撫養責任的,也符合遺棄罪的各項要素,可以按照遺棄罪定罪處罰,并可給出具體的處罰措施。
筆者認為,婚姻破裂后具有撫養義務且有撫養能力的人逃避其法律責任,經人民法院依據民法進行判決后,拒不執行有效判決,造成破裂家庭兒童的身心健康遭受嚴重傷害的,符合遺棄罪的法律構成,應該按照刑法中遺棄罪進行處罰,并應根據受害兒童的創傷程度,判決相應的刑法。只有這樣,破裂家庭兒童的各項權利才能得到比較完善的保障,進而維護我國社會主義社會的長治久安。
綜上所述,為保障破裂家庭兒童的健康發展,維護社會的長治久安:首先,必須確保憲法的統領地位,憲法是我國的根本法,其他一切法律法規的制定都是以憲法為依據制定的,破裂家庭兒童權利保障相關法律體系也必須以相關憲法法條為綱領。其次,繼續發展民法的調節作用,一方面華夏五千多年的文化傳統使得我國民法的撫養相關法條帶有中國文化的深刻烙印,中國文化注重人情,因此中國民法中破裂家庭兒童的撫養相關問題一般都是靠協商解決,只有在協商實在無法達成共識時,才使用法院的判決;另一方面,即使在法院的判決中也應本著先調再判,實在調節不了,才對雙方當事人進行民事判決。最后,確保刑法的強制保障作用,對于以協商為借口,利用非法手段達成協議或者相關民事判決已作出并生效但當事人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應該根據其嚴重程度,以遺棄罪定罪入刑。筆者相信,只要建立以憲法為指引,民法、刑法逐步遞進的破裂家庭兒童撫養保障法律體系,破裂家庭兒童生活環境就能得到本質的改善,社會的安定建設將會向前邁進一大步。
參考文獻
[1]楊少芳.農村離婚訴訟中子女撫養問題探析[J].法制與社會出版,2012,07.
[2]魏曉靜.淺析離婚訴訟中未成年子女撫養權歸屬的確定[D].2014,06.
[3]張凌宇.淺析離婚后子女撫養問題[J].時代報告,2015,05.
[4]邢文娟.人民調解視閥下的東莞多元糾紛解決機制研究[J].管理科學,2019,03.
[5]張文顯.二十世紀西方法哲學思想研究[M].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