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遠明
沈陽中韓科技產業團地發展有限公司 遼寧沈陽 110041
戰略規劃是企業經營發展的重要參考和方向,在房建工程領域,建筑企業的戰略規劃主要包括了對房建工程施工的財務預算管理工作,對整體房建工程施工環節的監管與控制以及資金管理等內容[1]。利用信息化的優勢能夠更好地幫助企業科學高效的制定戰略規劃,提升企業競爭力。
結合當前房建工程行業的施工現狀來看,大部分的房建工程施工的規模較大,建設周期較長,在施工期間管理涵蓋面交廣,工程管理較為困難。在實際的房建工程管理中,往往會出現因管理疏漏而產生的施工質量及安全等問題的出現。通過將信息化技術融入房建工程管理之中,能夠在企業內部建立一個良好的信息溝通平臺,減少各部門之間的隔膜,有助于促進技術交底工作與施工設計的有效落實。與此同時,在施工現場使用信息化的監控設備,可以在施工的關鍵部位實現實時監控,從而促使整體房建工程管理更加便捷,有效提高工程管理的效率。
成本管理是工程管理的重要環節和部分,在實際的房建工程施工中,大部分的房建工程成本在于人力成本、材料成本及設備成本這三個方面。而房建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設可以增加材料、設備廠商的透明度,提高了采購環節的管理水平。與此同時,在房建工程的施工環節,通過信息技術,可以提升建筑材料與設備管理的科學性,利用BIM技術可以將房建工程中的材料、設備的廠家、材質、價格等信息進行標注,有助于降低管理的成本。
信息化時代,人們無時無刻都在享受著信息化帶來的便捷,但在目前實際的房建工程管理領域中,大部分的管理人員對于信息化管理的意識還不到位,需要從房建工程管理人員的信息化意識建設入手。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建筑企業的領導人員就要積極主動傳達管理信息化的意識,同時加強工程管理人員的信息化培訓工作,利用相關工程軟件、電子設備等,實現技術角度、圖紙設計、施工方案設計等工作的信息化,將信息化技術充分運用到房建工程管理的實踐活動中來。
在實際的房建工程管理活動中,相關管理人員需要根據實際的房建工程項目需求,來進行房建工程的工期、施工成本、施工安全、質量管控及材料設備的管理工作,工作內容較多且較為繁雜。在實際的房建工程管理中,難免會有一些疏漏,導致后續的質量以及安全問題產生。為了有效避免類似問題的出現,需要致力于建立一個良好的房建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平臺,將房建工程管理的相關工作進行有序的整合,并且實現各管理部門間整體的信息互通。信息化的管理平臺整合房建工程所有環節及部門之間的信息,方面相關工程管理人員進行信息的溝通,提升了房建工程管理的效率和準確性,同時還可以及時發現管理中所存在的問題,責任劃分清晰[2]。
管理活動需要專業的人才來進行和落實,信息化管理人才隊伍的建設是實現房建工程管理信息化的一個重要途徑。在實際的應用實踐過程中,需要從內部培訓與外部招聘兩個方面出發,全方位的打造符合要求的高素質管理人才隊伍。首先,從內部出發,需要定期進行管理隊伍的篩選與考核,考察管理人員的信息化技術能力。對于考核不達標的,進行培訓工作;其次,在隊伍內部定期舉行專業的信息化房建工程管理的專業知識培訓,并進行培訓后的考核計劃。將員工的晉升和福利與培訓考核結果相聯系,提升員工的積極性;最后,打造良好的企業氛圍,重視從外部引進高科技信息化管理人才。
房建工程建設要想進一步提升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應用效果,需注重對計算機系統、軟件的深入開發和利用。因為在時代變遷的背景下,房建工程建設勢必會變得愈發復雜化、精密化,如若不對信息化工程管理進行優化和升級,會對其實際管理效果產生嚴重的影響。基于此,在實際工程管理過程中,需對質量安全、進度計劃、人員配置、成本費用、物資設備、材料供應等管理要素進行統一化管理,結合實際情況在管理系統中輸入上述管理要素的信息數據,以此構建完善的信息數據庫,再將房建工程建設過程中存在的設計變更錄入到數據庫之中,進而實現對房建工程的流程化管理。通過對軟件系統的不斷升級和開發,可以有效消除軟件系統中存在的漏洞和弊端,打破現階段管理人員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局限,以期房建工程建設效果的提升[3]。
信息系統基礎設施建設是信息化管理模式應用的關鍵性基礎,只有通過對信息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和優化,才能確保房建工程建設中的信息管理系統能夠穩定運行,進而發揮出信息化管理模式最大的作用和價值。基于此,企業需結合自身條件,加大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投入力度,并為系統基礎設施建設制定標準規定,進而確保企業系統基礎設施能滿足信息系統的實際運行需求,保障信息化房建工程管理工作的高質量開展。
總而言之,信息化房建工程管理模式的應用,對促進部門、單位溝通交流;提升信息的共享性;強化成本核算和信息數據保存有著重要作用。所以,必須強調對信息化工程管理模式的應用,以期為房建工程的高質量、高效率建設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