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森 孫 戈
2019年以來, 安陽市人社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十一屆九次全會精神, 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各項決策部署,凝神聚力、攻堅克難,通過一系列改革創新舉措,優化營商環境,服務發展大局,給市場注入新動能,使企業增添新活力,讓人民群眾享受到更多的便利。
1.降低社會保險費率。按照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河南省財政廳、國家稅務總局河南省稅務局、河南省醫療保障局《關于降低社會保險費率有關問題的通知》(豫人社〔2019〕13 號)要求,自2019年5月1 日起,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降至16%,預計2019年5-12 月少征收企業養老保險費約1.7 億元, 再加上養老保險繳費基數的調整, 預計2019年全年將為企業減負2.5 億元。失業保險費率繼續按1%執行,1-5 月累計減輕企業負擔3562.46 萬元,預計全年減征9700 多萬元,為穩定就業崗位、預防失業、維護社會穩定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2.變“群眾跑”為“數據跑”。完成全省統一社會保障信息系統上線工作,將人社便民服務大廳現有的經辦服務窗口統一調整為綜合受理窗口,實現多個險種“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經辦、統一窗口出件”,對外開放網絡服務平臺, 使企業足不出戶即可辦理業務。全面取消養老保險待遇領取資格集中認證工作,依托社會化服務進行信息核實。勞動保障監察書面材料審查實現網上申報, 用人單位報送的材料由13 項減至6 項,填報內容由89 項減至41 項,辦理時限由20 個工作日縮短為5 個工作日。
3.社保卡服務提質增效。截至5 月底,全市累計制發卡418.31 萬張, 完成全年任務目標的102.53%。電子社保卡通過支付寶、合作銀行APP、醫快付APP等6 個渠道,為4.5 萬人進行了簽發。社保卡應用的電子化,也標志著安陽市從“卡時代”正式邁入“碼時代”。“安陽社會保障卡”微信平臺可提供9 項卡業務經辦,實現了社保卡申領全程線上辦理,目前關注人數已達26.07 萬人,實名認證10449 人。
4.提升公共服務能力。持續推進“互聯網+政務運行”。全面梳理政務服務事項22 項, 業務辦理事項141 項。圓滿完成“互聯網+監管”事項網上錄入工作。完成網上市民之家智慧人社——網上繳費基數申報改造開發工作。全面提升12333 服務能力,截至5 月底,共受理各類咨詢12.6 萬件,綜合接通率89.69%,微信回復及交辦2153 件。舉辦在線訪談6 期,在線提問375 件,回復率達到100%。
1.始終緊盯重點群體就業。持續抓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組織高校畢業生與產業集聚區崗位對接、就業服務進校園等專項活動,統籌實施“三支一扶”等項目。積極推進青年見習基地建設,符合條件的可申請見習補貼。持續抓好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大力開展“春風行動”,積極推行培訓、鑒定、就業“三位一體”的農民工技能培訓新模式。持續抓好就業困難群體就業,通過公益性崗位安置、職業介紹、技能培訓等途徑,統籌做好退役軍人、被征地農民、殘疾人、刑釋解教等城鎮就業困難人員的就業工作,促進10859名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 幫助4476 名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
2.大力扶持創業帶動就業。啟動“導師走基層——創業大講堂”活動,對200 多名創業者進行專業指導。認定創業示范基地35 家, 累計入駐創業企業商戶8524 家,帶動59044 人就業。積極推進農民工返鄉創業工作。大力開展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五個一”專項服務活動。全市共發放創業擔保貸款3.06 億元,扶持2740 人創業,帶動0.92 萬人次就業,其中,向2158 名返鄉創業農民工發放創業擔保貸款2.43 億元。
3.全面加強公共就業服務。深入開展就業援助月、民營企業招聘周等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活動。認真做好城鎮新增就業實名制登記統計工作, 加快信息化建設,充分利用安陽市就業“精細化模塊”系統,結合河南省人社廳“互聯網+就業創業”軟件系統應用,提高數據的采集效率。加強企業用工監測,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2%。規范勞務派遣機構管理,做好人力資源服務行政許可與備案管理工作。
1.不斷加大人才交流力度。舉辦現場招聘會10場,參會單位754 家,需求總人數18753 人,達成就業意向10930 人,進場求職22000 人次。大力開展網上招聘,安陽人才網1—5 月共注冊單位387 家,提供崗位4578 個,注冊簡歷2243 份,達成就業意向1212 人,網站總訪問量368 萬人次。做好人事代理工作,簽訂就業協議書1985 份, 新增代理1195 人, 轉出檔案470 份。辦理各類手續、套改工資、查借閱檔案材料等19200 余人次。全面推廣使用學歷認證網上申請系統,進一步提升學歷認證服務水平,共受理學歷審驗926 份。完成好各類執業資格考試和招錄考試。做好大中專畢業生檔案接收及手續辦理工作。
2.積極培育專業技術人才。評選市級學術技術帶頭人64 名, 向河南省推薦省職業教育教學專家2名,推薦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 人。注重對一線和基層高層次人才的培養, 多次選派專家參加人社部、河南省人社廳舉辦的高級研修班。組織開展博士后經費申報工作。認真做好河南省職業教育教學專家綜合考核工作。圓滿完成安陽市2 家省級繼續教育基地自評工作。聯合8 部門選派50 名專家,共同開展了 “千名專家進百縣幫萬企綠色發展服務發展活動”。
3.深入推進全民技能振興工程。對2018年內黃縣省級城鄉勞動者轉移就業培訓品牌基地項目建設情況進行督導,目前,河南省人社廳第一批160 萬元建設資金及項目單位配套的80 萬元資金均已到位,內黃縣政府正按程序進行招標。做好企業新型學徒制工作,全市企業共申報培訓人員2000 人。向河南省人社廳推薦湯陰艾灸等五家培訓機構為特色培訓品牌。做好國盛飲食服務公司等單位申報技師培訓補貼審核公示工作。規范民辦培訓學校管理。開展全市首屆技術能手評選活動。做好高級技工學校申報技師學院等工作。
4.認真做好職稱評審工作。對4300 名通過2018年專業技術人員任職資格評審的人員進行備案。對全市4 所高校及市委黨校自主評審通過的206 人進行報備。制作、 核發高級專業技術人員任職資格證書1097 本,中級3785 本,初級1300 本。規范職業資格考試資格審查和證書發放工作。對2018年度一級建造師、二級建造師、執業藥師、衛生等35 個專業職業資格考試進行資格審查, 涉及6000 余人次。發放2018年度通過考試的衛生、會計、建造師、造價師等資格證書4000 余本。
1.加大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力度。堅持日常巡查和重點檢查相結合,積極落實“雙隨機、一公開”制度,先后檢查用人單位694 家,立案辦結欠薪案件40 起,補簽勞動合同2639 份, 為3106 名勞動者補發工資1000 余萬元。欠薪案件舉報投訴登記率達到100%,結案率達到96%以上。認真開展勞動保障監察“依法辦案規范年”活動。
2.積極推進勞動關系調整工作。認真做好7 家破產、改制企業經濟補償金、職工安置待遇遺留問題處理工作。有效推進國企工資決定機制改革和企業薪酬調查。扎實做好迎接國務院及省治欠保支考核準備工作。扎實開展人力資源市場清理整頓,聯合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組成9 個檢查組,出動151 人次,檢查單位145 家,取締非法職業介紹機構11 家,發出限期整改指令書12 份。
3.持續加強調解仲裁效能建設。截至5 月底,立案處理勞動爭議案件316 件, 涉及3418 人、2826.13萬元,當期結案239 件。接聽來電、接待來訪6000 余人次。信息化建設穩步推進。文峰區積極探索“互聯網+調解仲裁”, 建立了調解仲裁微信公眾服務平臺。加大培訓力度, 著力打造素質過硬的調解仲裁隊伍。湯陰縣城關鎮勞動爭議調解中心順利通過河南省人社廳驗收,成為省級基層調解組織綜合示范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