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定要直面問題和挑戰,勇于擔當,恪盡職守,竭盡全力做好工作,決不辜負人民期待
一年之計在于春,3月3日和3月5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分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來自全國各地的全國政協委員和全國人大代表在這里議政參政,討論和確定今年國家發展的重要工作。
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要判斷。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闡述了2019年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明確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
著眼當下,我們發展還面臨著不少問題和重大挑戰。3月5日上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代表國務院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他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清醒看到我國發展面臨的問題和挑戰。世界經濟增速放緩,保護主義、單邊主義加劇,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波動,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加,外部輸入性風險上升。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消費增速減慢,有效投資增長乏力。實體經濟困難較多,關鍵核心技術短板問題凸顯,一些地方財政收支矛盾較大,金融等領域風險隱患依然不少,生態保護和污染防治任務仍然繁重。群眾還有不少不滿意的地方,一些改革發展舉措落實不到位,一些領域腐敗問題仍然多發?!?/p>
面對這些問題,李克強總理也作出了莊嚴承諾:“我們一定要直面問題和挑戰,勇于擔當,恪盡職守,竭盡全力做好工作,決不辜負人民期待!”做好政府工作,要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深化市場化改革、擴大高水平開放,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繼續打好三大攻堅戰,著力激發微觀主體活力,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工作,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進一步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提振市場信心,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決定性基礎。
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仍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必須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毫不動搖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發展應該是科學發展和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思想,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們圍繞這一問題展開討論,建言獻策。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之年,在當今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復雜環境下,統籌好國內與國際的關系、平衡好穩增長與防風險的關系、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把中國人民勤勞智慧,具有無限的創新創造潛能充分釋放出來,中國的發展就一定會有更為廣闊空間。讓我們一起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