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雅琪,重慶市清華中學校
互聯網金融是指傳統金融機構與互聯網企業利用現代信息科技實現資金融通、支付、投資和信息中介服務的新型金融業務模式。互聯網金融是既不同于銀行。也不同于資本市場的第三種新型金融融資模式。特別是移動支付、云計算、搜索引擎等已經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互聯網金融模式已經初現端倪,目前主要體現為手機銀行和 P2 P融資。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以及支付平臺的壯大,手機銀行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常用的支付平臺(微信和支付寶)的功能運行,都要依托手機銀行的廣泛應用。手機銀行打破了金融業務的地理邊界,節約了客戶去銀行排隊的時間,把傳統的銀行朝九晚五的營業時間延長到24個小時,也降低了的銀行的人工服務成本,極大提高了消費者的福利和銀行的效率。而P2P融資很好地滿足了個人客戶的小額借款需求,降低了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增強了民間金融機構的規范性和透明性,提高了金融普惠性,促進了經濟發展。
但互聯網金融的飛速發展也不是沒有負面影響,科技的發展使得金融監管機構監管難度加大,金融系統風險積累較多。互聯網金融的出現和快速發展,極大便利了資金往來,但是總有一些不法分子,想著利用互聯網金融實行犯罪。由于監管缺位,P2P平臺頻頻爆雷,對投資者造成了大額損失。
互聯網金融的存在,使得中學生購物更加便利。因為網上購物平臺的興起,中學生不用去實體店就能購買商品,節約了學生的時間。再者,網上購物平臺提供的商品種類全樣式多,增加了中學生選擇的空間,很好地滿足了青少年的個性化需求。最后,因為退換貨制度的存在,給易于沖動消費的中學生一個緩沖的時間,以助于中學生挑選到真正適合自己的商品。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使支付變得更加安全。因為手機支付的普及,大量現金從流通中解放出來,不僅便于商家找零,更極大地提升了支付的安全性。中學生的學費、生活費等必需支出,都可以使用微信、支付寶支付,減少了學生身上帶的現金,降低了盜竊和丟失的風險,保障了支付的安全。電子化的支付方式,也使得家長能夠更好地控制中學生的日常消費,了解孩子的真實需求,避免學生出現亂花錢的情況。
互聯網金融的普及,增加了中學生對金融產品的了解。手機支付、P2P、互聯網保險等產品的推廣,既擴大了中學生的眼界,又增加了其對金融產品的了解,有利于青少年理財觀念的培養。
消費金融平臺(例如螞蟻花唄、京東白條等)的存在,導致中學生過度消費。中學生年紀尚小,人生閱歷有限,還未形成比較成熟健康的消費觀和金融觀。目前的消費金融平臺眾多,注冊手續便利,使用方式簡單,且支持多種商品的賒購。這就容易導致中學生超前消費、無節制消費,而中學生群體無收入來源,還款能力差,一旦出現違約將影響其信用評價,并對家庭造成一定的經濟壓力。
網絡上層出不窮的打折活動,致使中學生盲目消費。由于中學生自控能力差,消費觀不成熟,易被商家引誘消費,購買不需要的商品。比如雙十一的滿減、兩件八折、滿多少包郵等活動,都在用優惠和折扣誘惑消費者增加商品的購買量。
網上支付的普及,使得支付詐騙頻發。現在很多的騙子利用淘寶渠道行騙,他們通過技術手段收集了消費者的商品購買信息,在利用有毒鏈接或者淘寶退款等理由進行詐騙。加上中學生不具備安全意識,分辨能力較差,很容易上當,出現驗證碼泄露、余額流失等問題。
互聯網借貸的爆發,誘導中學生進行互聯網借貸。互聯網金融借貸公司為了在學生群體中打開市場,降低了借貸門檻,簡化了借貸手續,并且以較低的利率吸引學生。實際上,在借貸過程中,小貸公司以服務費、中介費等名目收取費用,并且還存在收砍頭息的情況,把所有收費合并計算利率是遠遠高于宣傳的水平的。中學生由于缺乏金融知識,難以了解真實的利率水平,易陷入借貸陷阱和風險之中。
學生應當增加對互聯網金融的了解,在享受互聯網金融便利的同時,規避其消極影響。把握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特點,在實踐中加深對互聯網金融的理解。正確使用第三方交易軟件,自覺屏蔽垃圾信息和虛假信息,充分發揮互聯網金融的積極作用。
學生在網上購物時要保持警惕,嚴防將自己的密碼和驗證碼泄露給其他人。學校可以聘請金融從業人員進行專題講座,向學生介紹網絡騙局的幾種典型形式,并教導學生在支付時切忌打開釣魚網站和有毒鏈接。家長也應對孩子多加叮囑,決不能將自己的賬號密碼隨意告訴他人,并且網上購物時看清信息,有疑問多向有經驗的人請教,切忌匆忙劃款給別人。
為了減少互聯網金融對學生消費觀念的消極影響,應當從學校、家長和學生三個方面進行消費觀念的塑造。從學校的角度來說,校園是學生主要的活動場所,學校應當承擔起教育學生的重任,通過專題講座的形式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從家長的角度來說,家長應以身作則,避免鋪張浪費,力行物美價廉的消費觀念,并在日常生活中帶領孩子參與家庭的購物活動,教學生一些基礎的經濟知識。最后,從學生的角度來說,學生應當自覺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提高自控能力,抵制網絡商家的不良誘惑,控制自己的消費欲望;管理好自己的零花錢,做好花錢的計劃和開銷記錄,在實踐中養成較好的消費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