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 稿
百年三峽 治水楷模 工程典范 大國重器 三峽工程的百年歷程、偉大成就、巨大效益和經驗啟示
盧純(11.1)
院士專稿
三峽工程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提高安全保障與環境保護
鄭守仁(1.1)
金沙江"10·10"白格堰塞湖潰壩洪水反演分析
陳祖煜,張強,侯精明,王琳,馬利平(5.1)
青年科技論壇
水庫適應性調度初探
劉攀,張曉琦,鄧超,馮茂源,高仕達,張瑋(2.1)
三峽水庫蓄水期洞庭湖區水文情勢變化研究
徐長江,徐高洪,戴明龍,張冬冬(2.6)
新時代長江魚類多樣性保護的思考
陳鋒,黃道明,趙先富,史方(2.13)
多重人類干擾下長江流域的水生態系統健康修復
陳宇順(2.19)
農業小流域土地利用格局變化對氮素輸出的影響——以丹江口庫區胡家山小流域為例
賈海燕,徐建鋒,李海燕,胡玉法(2.24)
南方崩崗侵蝕機理及治理淺見
劉洪鵠,謝浩,錢峰(2.30)
堰塞湖處置
2018年長江流域水旱災害防御工作回顧與展望
馬建華(3.1)
金沙江雅魯藏布江堰塞湖應急處置回顧與思考
金興平(3.5)
金沙江白格堰塞湖處置中水庫應急調度經驗與啟示
陳敏(3.10)
金沙江白格堰塞體結構形態與潰決特征研究
蔡耀軍,欒約生,楊啟貴,徐復興,張勝軍,石裕,易杜靚子(3.15)
“11·3”金沙江白格堰塞湖水文應急監測預報
程海云(3.23)
堰塞湖逐漸潰決洪水模擬及潰口變化影響分析
鄧鵬鑫,徐高洪,徐長江,邴建平,賈建偉(3.28)
金沙江白格堰塞湖潰決洪水預報誤差與改進
王敏,盧金友,姚仕明,朱勇輝,周建銀(3.34)
堰塞湖多源信息及其感知技術
魏迎奇,孫黎明,傅中志,吳帥峰,蔡紅(4.1)
金沙江白格堰塞湖潰壩洪水演進高性能數值模擬
侯精明,馬利平,陳祖煜,齊文超,王琳(4.8)
堰塞湖信息獲取與潰壩洪水預測
黃艷,馬強,吳家陽,張黎明(4.12)
堰塞壩穩定性快速評價方法對比
鐘啟明,單熠博(4.20)
長江經濟帶
論水土保持在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中的地位與作用
張志強,李肖(1.7)
新時期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的實踐要義與法律路徑
莊超,許繼軍(2.35)
現行水污染物總量控制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尹煒,裴中平,辛小康(8.1)
基于系統動力學的水資源承載力可持續發展評估——以重慶市為例
楊光明,時巖鈞,楊航,張帆(8.6)
新水沙情勢下長江中下游干流岸線保護研究——以揚中市2017年江堤崩岸治理為例
欒華龍,劉同宦,高華峰,楊光榮,林木松(8.14)
長江流域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長效機制研究
王孟,邱涼,鄧瑞(9.1)
生態大保護背景下長江流域水資源綜合管理思考
王建華(10.1)
河湖生態緩沖帶政策框架設計研究
文宇立,馬樂寬,趙越,王東(11.18)
流域規劃與江湖治理
珠江河口磨刀門口外東西兩汊實測分流比分析
吳門伍,嚴黎,陳瑩,楊裕桂,盧陳(1.13)
長江沙市河段近期河道演變分析
黃勇,袁晶,高宇,吳國君(1.18)
水沙數學模型技術在長江河口整治中的應用
徐學軍,唐建華,王玉臻,趙升偉(2.42)
陽澄湖通江大型泵站擴建關鍵技術研究與實踐
高興和,陳興奎,王飛,張旭,朱海鋒(2.47)
不同空間分辨率遙感數據識別湖泊的誤差分析
孫金彥,徐南,董丹丹,黃祚繼,王春林(4.25)
航道整治對東流水道四大家魚棲息地適宜度的影響
蔣寧,蔣波,雷國平(5.5)
水下機器人航道安全檢測應用設計
張陽,陳晨,張一,冷超瑩,劉澤峰,馮俊俊,周立(6.1)
智能跟蹤算法在采砂監管中的應用研究
顏智博,夏細禾(6.6)
中國河口海岸水庫發展現狀與展望
林鵬智,龔澤林(7.1)
大渡河水電開發對縣域經濟影響研究
羅立云(7.9)
三峽水庫調蓄作用下荊江三口逆流現象成因解析
馮寶飛,牛文靜,許第兵,鄒振華,陳力(7.16)
近百余年來長江口南支水下地形演變特征分析
梁鑫鑫,王磊,王軍(8.20)
流域視角下京津冀水污染協同治理路徑探析
楊志,牛桂敏(9.6)
湖泊分類體系及綜合分區研究與展望
邢子強,黃火鍵,袁勇,劉姍姍,趙鐘楠(9.13)
山區河流造床流量計算探討
王俊鴻,覃光華,王欣,童旭(9.20)
長江口北支沉積動力變化及對人類活動的響應
張云峰,張振克,劉玉卿,張華兵,陳影影(9.24)
國內外圩田研究進展
呂娜,李蓓蓓,魏學瓊(10.7)
流域綜合規劃中"三線一單"的制定和應用
王孟,翟紅娟,李斐(10.14)
潮波流作用區低灘促淤方案分析與實踐
張麗芬(10.20)
長江口北支河段整治工程實施后沉積物特征分析
朱巧云,張志林,喬紅杰(10.26)
沖積河流河道演變的水沙因子指標研究進展
謝炎,劉亞,范北林(10.32)
新水沙形勢下長江口懸沙濃度的時空分布研究
楊海飛,張鵬(10.37)
嘉陵江流域水庫攔沙及其減沙貢獻權重研究
袁晶,許全喜,熊明,張歐陽(11.24)
邊界條件對長江中游周天河段河道演變影響
王寧,楊云平,劉曉菲,王建軍,李曉星(11.30)
漢江雅口樞紐壩下河道沖淤及水面線變化數值模擬
郭海晉,邴建平,余明輝,汪飛(11.37)
長江口灘涂變化及其原因分析
徐駿,劉羽婷,唐敏炯,呂志鋼(12.1)
長江口太倉段險工近期發展新特點及趨勢
張朝陽,劉羽婷,張志林(12.7)
防洪減災
長江流域1961~2015年不同等級干旱時空變化分析
張午朝,高冰,馬育軍(2.53)
2017年丹江口水庫精細化調度實踐與探討
穆青青,何曉東,丁洪亮,董付強(3.40)
基于Copula函數的浙江沿海流域雨潮組合風險分析
周煥,揭夢璇(4.32)
秦淮東河工程防洪調度方案研究
陳璇,楊根林,管桂玲,楊紅衛(4.36)
浙江省相似臺風分析與多源信息集成系統
邱超,丁濤,顏丹佳,何默為(5.10)
基于SWMM的高速公路服務區排水系統優化研究
王麗娟,江卜濤,李曉寧,王瑩(5.15)
低影響開發對城市徑流污染的削減作用研究進展
劉曙光,回振佺,代朝猛,譚博(6.11)
不同雨型下泥石流松散物源體降雨入滲及衰減規律
翟淑花,冒建,安立偉,高謙,熊春華(7.22)
基于CiteSpace的泥石流防治研究可視化分析
趙鵬,杜鵑,王道杰,何松膛,蘭惠娟,陳文樂(7.28)
湄公河干流洪水洪災特點及防洪對策研究
李昌文,徐照明,游中瓊,黃瓅瑤(7.35)
適用于Hadoop云平臺的洪水淹沒分析并行算法
劉小生,黃秋鋒,趙愛國(7.46)
基于知信行模型的我國居民洪災風險感知評價
周倩,劉德林(8.28)
山洪災害監測預警技術研究及發展趨勢綜述
董林垚,張平倉,任洪玉,丁文峰(8.35)
三峽水庫中小洪水調度性能風險評估
楊震宇,付湘,孫昭華(9.30)
中巴公路奧-布段水毀災害及風險性評價研究
楊栓成,魏學利,陳寶成,羅文功,李賓(9.35)
貴州省1968~2017年旱澇急轉時空演變特征分析
樊華,張澤中,徐建新,仵峰,慎東方(12.13)
2018年汛期三峽水庫上游暴雨產沙特性研究
董炳江,張歐陽,許全喜,袁晶,朱玲玲(12.21)
水行政管理
長江流域水庫型水源地生態補償研究
李建,賈海燕,徐建鋒(6.15)
基于熵權TOPSIS法的城鎮污水治理績效評價
關罡,李偉偉,韓海坤(6.20)
新時代主要矛盾轉化對水事矛盾糾紛的影響及對策
陳 獻,張瑞美,王亞杰,尤慶國(12.26)
水環境與水生態
大縱湖大型底棲生物群落結構及水質生物學評價
許靜波,張加雪,徐明,唐春燕,李一平,朱立琴,王琴(1.24)
基于有序流動的陽澄淀泖區流速水質相關性分析
楊文晶,楊金艷,蔡曉鈺,白瑞泉,姜宇(1.29)
山西省跨界斷面生態補償機制實踐及優化研究
劉丹,趙亮,張銳,張挺東(1.35)
模擬降雨條件下開挖面土壤侵蝕測算模型研究
孫蓓,潘曉穎,李建明(1.39)
東江源區水生態監測站網規劃與需求分析
曾金鳳(1.46)
云南省水安全區域類型識別TSA-PP模型及應用
李杰,崔東文(2.58)
南水北調中線總干渠葉綠素a與藻密度相關性研究
田勇(2.65)
氣候變化對高原寒區水質影響機理研究進展及展望
何霄嘉,許偉寧,翁白莎,秦天玲,嚴登明(2.70)
基于粗糙集-信息熵的水質綜合評價方法研究
劉姍,張南,魏振(2.75)
漢江中下游流域污染負荷及水環境容量研究
張強,劉巍,楊霞,容譽(2.79)
水電工程建設前后外來魚類入侵問題初步研究
張登成,鄭嬌莉(2.83)
長江上游及清江流域土地覆被變化分析
楊旭,劉志武,武昊(2.90)
基于改進信息熵的江蘇氵鬲湖水質分布規律研究
龔慧,紀海婷,李駿,國靜,邵飛燕(3.47)
引江調水對陽澄淀泖區水環境改善效果分析
蔡曉鈺,楊金艷,楊文晶 ,白瑞泉,姜宇(3.54)
黃柏河流域水庫底泥內源磷釋放對水質影響分析
李瓊,劉佳,李永凱(3.60)
基于HJ-1A CCD數據的湖泊葉綠素a濃度反演——以貴陽市百花湖為例
黃啟會,賀中華,梁虹,楊朝暉,曾信波(3.66)
基于MIKE21的河道飲用水源地突發污染事故模擬——以贛江南昌段為例
舒長莉,李林,馮韜(3.73)
湖北竹山縣植被覆蓋度與地形因子的空間關系分析
韋海航,周春國,鄭芊卉,莊家堯(3.78)
黃河源區浮游植物群落特征研究
朱海濤,彭玉,柴元冰,張靜,閔敏,陸丹,王英才(3.84)
毛竹林地不同植被恢復模式的土壤物理性質評價
李鋼,劉祥超,張由松,石鑫,王冉,陸芳春(3.88)
不同水生植物對大腸桿菌去除作用的比較研究
翟龍波,陳靖,章熙鋒,唐家良,高美榮,楊紅薇,李舒涵(4.42)
3組水生植物對滏陽河營養鹽去除效果研究
李秀芳,張瀟月,陳曉蔚,武俊杰,張煒,徐宇峰(4.48)
土壤中硝態氮遷移轉化的數值模擬研究
楊 亞 茹,唐 仲 華(4.53)
不同數據處理策略對Chl-a濃度預測精度的影響
蔣定國,姚義振,全秀峰,劉偉(4.58)
熱帶地區水庫水溫分層特性研究
譚升魁,周武,黃濱,施家月,鄧云,脫友才(4.65)
基于人口和GDP的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量預測——以秦皇島市為例
張金勇,匡翠萍,董博靈,韓雪健(4.71)
地形對重慶市土地利用動態變化影響分析
溫莉,周廷剛,劉曉璐,吳浪(4.76)
成都市降雨量及降雨侵蝕力年內分布特征研究
吳明洋(4.81)
廣西西江流域經濟-社會-生態系統協調發展研究
熊小菊,廖春貴,胡寶清(4.86)
航道整治水文情勢變化對四大家魚產卵場的影響——以荊江周天河段為例
易亮,馮桃輝,劉玉嬌(4.94)
基于遺傳算法的灰色非線性水環境管理模型及應用
周科(5.20)
黃土丘陵區危險廢物填埋場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
蘇耀明,詹志薇,譚志,蔡勛江,梁煒(5.25)
鋁污泥吸附水中磷的影響因素及響應面法優化
馬宏娟,趙曉紅,李偉,王逸飛,涂杰(5.30)
山東北部沿海區地下水質量評價及其成因分析——以濰坊市昌邑市卜莊鎮為例
陳橋,莊妍,郝得成,王紅梅(5.36)
三江源重點河段湖泊浮游動物群落結構與水質評價
陸丹,張靜,耿昭克,閔敏(5.41)
基于Tennant法改進的生態水位計算方法研究
吳玲玲,閆中月,阮曉紅(5.47)
丹江口庫灣浮游植物群落與環境因子關系研究
賈海燕,徐建鋒,雷俊山(5.52)
鄱陽湖濕地虉草種群自然分布及影響因子研究
曹昀,王佳藝,國志昌,吳海英,羅姍姍(5.59)
白城市地下水中氟分布特征及風險評價
劉達,肖長來,梁秀娟,馮茜,李宏偉(6.25)
河道型水庫溢油費伊模型與油粒子模型的對比研究
喬皎,宋洋,夏豪,張陵蕾(6.29)
烏江梯級開發對東風水庫水溫分布影響分析
張鵬飛(6.34)
TDG過飽和對齊口裂腹魚的影響及避難所營造研究
周晨陽,李克鋒,曹露,王遠銘(6.39)
基于P-IBI指數的大寧河生態健康度評價
左新宇,程帥,彭輝,徐浩,呂平毓(6.44)
中部地區城市化與生態文明建設的協調發展研究
傅春,趙雪茹,歐陽歡蕤(6.50)
基于GIS的云南瀘水市生態安全評價
李益敏,謝亞亞,劉雪斌,段亞蘋,朱軍(6.56)
基于GIS的撫仙湖流域土地利用時空變化研究
李思楠,趙筱青,譚琨,苗培培,普軍偉,盧飛飛,王茜(6.63)
基于系統協調度的入河排污布設分區理論及應用
尹煒,李建,辛小康(7.54)
長江中游區濕地現狀及保護對策分析
楊龑,林國俊,王伶俐,陳曉娟,蔡金洲,江波,李紅清(7.59)
基于CA-Markov的南昌市城市增長邊界劃定研究
張棟華,葉長盛(7.64)
基于遙感生態指數的區域生態質量評價——以遂寧市船山區為例
楊永健,李洪忠,陳勁松,韓宇,鐘舒怡(7.71)
基于非點源污染負荷的流域生態補償動態計算研究
馬蒙越,張瀟,夏函,彭虹(7.77)
水環境中甲狀腺激素干擾物分析方法研究進展
周秀花,趙高峰,趙曉輝,張盼偉,李昆,熊楠,金士威(8.40)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運行的環境問題及風險分析
黃繩,農翕智,梁建奎,邵東國,鐘華(8.46)
南水北調中線干渠植草護坡現狀與思考
馬志林,李杰君,李虎星,楊秋貴,張麗婭(8.52)
生態工程背景下西雙版納NDVI時空變化分析
趙桔超,楊昆,朱彥輝(8.56)
隴東地區殘塬分布規律及影響因素分析
袁爽,許強,趙寬耀,陳婉琳,徐建強,郭鵬(8.63)
基于生態水文學法的湘江生態流量研究
王鴻翔,桑明崎,查胡飛,郭文獻(8.70)
大壩泄水對魚類洄游能力的影響研究
黃月群,蔡德所,李明泉,吳通航,吳攀高,李烈(8.74)
阜陽市主要河流水質評價及污染源解析
孔令健,王振龍,王兵(9.42)
基于綜合營養狀態指數的百花湖水環境評價
趙夢,焦樹林,梁虹,曹玉平(9.48)
基于文獻計量學的中國地下水微生物研究現狀分析
李軍,張恒星,藍芙寧(9.54)
皖西皖南土壤可蝕性值及估算方法驗證
汪邦穩(9.60)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濕地景觀格局演變
趙燕如,鄒自力,張曉平(9.65)
滇池沉積物中重金屬垂向分布及污染評價
施鴻昊,焦聰聰,曾巾,黃睿,何肖微,趙大勇(10.42)
基于總磷通量的清水江流域內源污染研究
王強,陳棟為,朱四喜,夏豪(10.50)
幾種濕地植物的耐鹽性與凈化水質效果研究
范真,胡海波,連經緯,王燦(10.56)
基于區間型貝葉斯的年度水質評價
謝小慧,劉穎,杜倩穎,羅玉蘭(10.63)
贛江梅江河河流作用對土壤元素分配的影響
劉雪松,劉金巍,魏建朋,張智印,邊超 (10.69)
基于徑流頻率和河道形態的生態流量分析方法
周芬,王麗婷,鐘名軍(10.73)
利用大數據思維的湖泊濕地生態研究
李迎喜,王曉媛,江波(10.77)
基于主客觀賦權法的城市生態環境評價
任紀安,方瑤,簡季,楊鑫,歐陽淵(10.80)
丹江口庫區神定河水質污染成因分析
胡玉,帥鈺,杜永,任良鎖,吳承明,丁愛中(11.44)
長江徐六涇近6年水質變化趨勢及其響應機制分析
胡裕滔,周才楊,虞銘衛(11.49)
貴州納朵洞洞穴滴水理化特征及其石漠化響應
王家錄,李維杰,王建力,王紅(11.56)
不同類型水生植物對水化學性質影響差異研究
趙瑞一,張乾柱,李玉秀,蘇玲(11.64)
河道采砂對贛江中下游水生態環境的影響研究
胡芳,劉聚濤,馮倩,溫春云,萬怡國,韓柳(11.69)
鄱陽湖典型洲灘濕地生態水文過程模擬初探
肖洋,張翔,王孟,鄧志民(12.31)
濱江平原區“一高一低”水生態文明建設模式解析
侯佳明,陳非,包曉東,楊靜,唐釗,胡鵬(12.37)
蓄滯洪區建設對生態敏感區生物多樣性影響評價——以華陽河蓄滯洪區建設工程為例
巴亞東(12.42)
長江上游水文情勢變化對保護區銅魚產卵的影響
王海秀,尹正杰(12.46)
水文水資源
流域水文模型識別方法研究與應用
梁國華,張雯,何斌,馮嬌嬌(1.53)
長江上游流域暴雨洪水相似性判別指標研究
陳建,李春紅,王峰,王建平(1.58)
時間步長和產匯流方法對小流域次洪模擬的影響
趙娜,趙雪花,祝雪萍(1.64)
基于改進遙感蒸散模型的西南地表蒸散研究
于靜,柳錦寶,姚云軍,劉志紅(1.70)
氣候變化對滇中引水工程取水影響分析
侯麗娜,黃站峰,唐兵(1.75)
南水北調中線調水對漢江中下游水文情勢的影響
朱燁,李杰,潘紅忠(1.79)
長江流域省區用水總量與用水效率控制評估
尚熳廷,王小軍,劉明朝,王炳軒(1.84)
改進可變模糊算法在水資源承載力評價中的應用
張彥來,任春平,武鵬林(1.89)
廣東省新型城鎮化質量與水資源安全耦合分析
鄭煒(1.95)
天山北坡城市群水資源與城鎮化的交互脅迫作用
聶春霞,田加源(1.102)
2017年汛期三峽水庫城陵磯防洪補償調度影響分析
董炳江,許全喜,袁晶,朱玲玲(2.95)
秋汛期影響漢江流域降水的水汽通道特征研究
邢雯慧,王堅紅,張方偉,苗春生(2.101)
長江上游水庫群聯合調度下的河流水文情勢研究
張康,楊明祥,梁藉,閆寶偉(2.107)
基于生態足跡的山東省水資源承載力研究
黃佳,徐晨光,滿洲(2.115)
長江流域片水資源質量評價與趨勢分析
卓海華,湛若云,王瑞琳,蘭靜,翟婉盈,歐陽雪姣,臧小平(2.122)
長江流域水系分形結構特征及發育階段劃分
孟憲萌,張鵬舉,冷傲,周波,劉登峰(3.94)
庫區垂向分層水溫在線監測技術研究與應用
張國學,史東華,李然(3.101)
DDRM模型在渠江流域的應用研究
李帥,周曼,萬民,曾凌,杜濤,袁迪,溫天福(3.106)
三峽水庫蓄水后庫區氣候要素變化趨勢分析
張靜,劉增進,肖偉華,王賀佳3.(113)
覆蓋面積和網圍結構對水面蒸發抑制率的影響
李勛,嚴新軍,侍克斌(3.117)
基于PSO-BP神經網絡的西洞庭湖南咀站徑流預測
趙文剛,劉曉群,宋雯,石林,馬孝義(3.124)
金沙江下游遙測雨量站數據質量研究
劉秀林,張行南,方園皓,黃晴(3.131)
云南省水資源-經濟-社會-水生態協調度評價
周有榮,崔東文(3.136)
區域水資源承載力及可持續發展綜合評價研究
劉志明,周召紅,王永強,洪曉峰,陳進(3.145)
中國流域降水數據的空間插值方法評估
陳雅婷,劉奧博(4.100)
基于Fisher最優分割法的太湖調度線時段劃分研究
龔李莉,李敏,蔡梅,陸志華,王元元(4.106)
河流懸移質通量估算方法比較及結果影響因素分析
伍希,張小峰(4.111)
基于CEEMD-GRNN組合模型的月徑流預測方法
趙雪花,桑宇婷,祝雪萍(4.117)
淮河流域植被降水利用效率時空格局分析
史曉亮,張娜,陳沖,尚雨,吳夢月(4.124)
可轉讓農用水權分配的農民收入研究——以塔里木河流域為例
孫建光,韓桂蘭(4.130)
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及其與經濟發展的脫鉤分析——以長春市為例
楊天通,趙文晉,周楊,高淼(4.135)
基于熵權理想點的水資源承載力風險評價
王彥,孟令爽(4.142)
基于GPU加速的水文模型參數率定
闞光遠,洪陽,梁珂,何曉燕,丁留謙,張大偉(5.65)
基于EFDC模型的長江江蘇段水流輸運時間研究
王文才,杜薇,范中亞,姜龍,許益新,李一平(5.70)
基于拓撲結構和空間網絡結構的水系連通性評價
危小建,江平,陳竹安,趙莉(5.76)
昆明市主城區雨水資源潛力特征分析
柴素盈,曹言,張星梓(5.82)
基于集對分析與可變模糊集的城市水資源安全評價
彭濤,秦振雄(5.88)
基于用水安全的地下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研究——以延邊州為例
王磊,梁秀娟,李宏偉,魯華(5.94)
三峽庫區水資源生態足跡及承載力時空演變研究
許典子,張萬順,彭虹,申詩嘉,黃攀攀(5.99)
基于生態足跡模型的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分析
王先慶,李博,李進,劉鵬飛(5.107)
長江口水文監測站網選址合理性分析及優化
程海峰,劉杰,王珍珍,韓露,鄭文燕(6.70)
基于TOPSIS的長江上游流域降水模擬與預報研究
周倩,周建中,孫娜,曾小凡(6.76)
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區與海河受水區豐枯遭遇研究
石衛,雷靜,李書飛,馬立亞,汪偉(6.82)
基于徑流頻率分區的水能利用提高率改進算法
王靜,過團挺,楊明山(6.88)
基于AWRI指數的漢江上游流域水資源量評估
陳灝,董前進(6.92)
基于DPSIR模型的西藏水資源脆弱性評價
白慶芹,武俊杰,郝守寧(6.98)
中國農業水足跡時空差異和流動格局研究
吳芳,王浩,楊陳,崔雪鋒,孟現勇(6.104)
基于多組群教學優化的隨機森林預測模型及應用
李月玉,崔東文,高增穩(7.83)
基于磁致伸縮技術的水面蒸發在線監測系統應用
張麗花(7.87)
基于SPEI的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區干旱時空特征
石衛,雷靜,馬立亞,余江游(7.92)
Ⅱ類水體懸移質泥沙含量遙感反演綜述
楊佳,范建容,張茜彧,于江,朱昕(7.98)
北部灣經濟區用水結構演變及其驅動因子分析
熊小菊,廖春貴,賀同鑫,胡寶清(7.104)
江淮分水嶺地區水資源承載力系統結構模型評價
邢菊,周亮廣,金菊良,程啟鵬(7.110)
長江流域極端降雨事件時空分布特征
張俊,高雅琦,徐衛立,熊開國,杜良敏(8.81)
長江上游面雨量低頻特征分析
肖鶯,杜良敏,張俊(8.87)
三峽工程與兩湖河川徑流豐枯遭遇研究
石衛,雷靜,李書飛,李天元,汪偉(8.91)
水庫水量平衡計算中消除水位跳變影響的過濾算法
楊金標,舒凱,張后來,楊光,劉坤(8.98)
基于水足跡理論的瑪納斯河流域水資源評價
李鵬輝,米桃桃,高素芳,楊紫微,孫明碩(8.103)
江西省水資源承載力評價及障礙因子診斷
傅春,李雅蓉(8.109)
衛星與地面觀測融合降雨產品精度與徑流模擬評估
張弛,滑申冰,朱德華,靳雙龍,李響(9.70)
GPM衛星降水產品在長江流域應用的精度估算
吳一凡,張增信,金秋,黃鈺瀚(9.77)
基于實測資料的長江口潮波演變規律研究
魯盛,吳志龍,童朝鋒(9.86)
基于集對分析的水資源承載力動態評價——以四川省為例
劉童,楊曉華,趙克勤,薛淇芮(9.94)
基于水位與符號回歸的灌區無干擾量水技術研究
熊玉江,喬偉,李亞龍,姚付啟(9.101)
湄公河與洞里薩湖河湖關系研究
李昌文,游中瓊,徐照明,要威(10.86)
三峽水庫入庫流量中期預報水文模型研究與應用
沈滸英,邱輝,邢雯慧,張俊(10.94)
河流潛流帶和潛流交換時空變異特征研究綜述
吳光東,張瀟,魯程鵬(10.100)
國產激光粒度分析儀在荊江泥沙測驗中的應用
許弟兵,吳立健,胡春平,張太瓊,沈健(10.108)
水位快速變動下白格堰塞湖水位監測方法
馬耀昌,蘆意平,楊秀川,馮東,李艷,馮國正,楊安勝(11.75)
小型城市湖泊納污能力核算中設計水文條件研究
肖洋,喻婷,潘國艷(11.80)
金沙江流域近50年氣象水文干旱時空變化特征用
吳桂煬,陳杰,陳啟會,顧磊,王惠民,陳華,謝平(11.84)
機載單綠激光水面穿透量估計及測深實踐
周豐年,陶衛國(11.91)
機載LiDAR測量技術在潮間帶測量中的應用
許寶華,劉世振(11.95)
分布式水文模型在華北平原水資源管理中的應用
秦歡歡(11.99)
改進果蠅算法在多目標水資源配置中的應用研究
李春梅,羅健,吳云,楊侃,湯梓杰,劉朗(11.107)
基于SBM-Undesirable的我國廢水減排潛力研究及預測
李珊珊,張文松,王單玉(11.110)
考慮生態環境需水的七浦塘水量分配研究
余歆睿,喬利偉,徐丹,田鑫麗(11.119)
復雜水域精密單波束測深關鍵技術研究
吳敬文,潘與佳,高健,劉大偉(12.51)
ADCP外接GNSS羅經儀測流系統安裝偏移量測定
張美富(12.55)
多傳感器集成下的精密無驗潮水深測量方法研究
王真祥,劉世振(12.60)
卡洛特水電站工程水文設計與實踐
徐長江,李響,邴建平,鄧鵬鑫(12.66)
云貴地區幾種潛在蒸散發產品質量評估
黃瑾,王文,崔巍,王鵬(12.73)
基于主客觀耦合的區域水資源綜合利用效率評價
羅勇,王樂志,傅春,胡閩,李彭飛(12.80)
城市建成區海綿城市建設的幾點思考
張學弟,王寧(12.85)
地質與勘測
帕隆藏布流域冰磧物斜坡結構及穩定性評價方法
楊棟,王軍朝,楊東旭(1.108)
引漢濟渭秦嶺隧洞突涌水原因及涌水量預測
郭熹,柴軍瑞(1.113)
基于尖點突變理論和MF-DFA法的隧道大變形監測
?,?1.118)
金沙江烏東德庫區必油照滑坡穩定性分析
張旭,周紹武,龔維強,潘金華,蔣樹,宛良朋(1.124)
高山峽谷區帶狀地形圖空地一體化測繪方法研究
方留楊,楊成,楊濤,王開洋(1.130)
無人機遙感在高位崩塌地質災害調查中的應用
胡才源,章廣成,李小玲(1.136)
錦屏一級水電站水庫蓄水后岸坡變形破壞規律探討
楊靜熙,劉忠緒,孫云,舒建平(2.130)
龍門山斷裂北川斷裂帶滑坡與構造活動關系研究
李金洋,楊順,佘濤,陳歡(2.138)
分形理論在達州市達川區滑坡災害研究中的應用
王瀟,劉婷,姚昆,劉漢湖,曾森(2.144)
地面三維激光點云數據拼接與坐標轉換方法研究
馮國正,馬耀昌,孫振勇,張智敏,曹磊,石光(2.151)
基于漸進微震損傷效應的蓄水期庫岸穩定性分析
劉興宗,唐春安,李連崇,孫潤(3.151)
不同應力解除法地應力測試方法對比及工程應用
李強,曾平,許靜,韓曉玉(3.156)
三峽庫區萬州金金子滑坡動態變形規律分析
李剛,楊秀元,李浩,史學磊,孫向東,張雄(4.147)
基于移動平均法的危巖點云數據處理及變形分析
方良斌,張宏魏,詹建勇,史培新,趙宇(4.152)
溝道松散物質起動模型試驗及沖出量預測——以四川省北川青林溝為例
林斌,張友誼,羅珂,黃成,袁亞東(5.113)
強震觸發大型滑坡拋石運動特征研究
楊晴雯,崔圣華,裴向軍,楊崢,張偉鋒(6.111)
泥石流溝危險度定量評價研究——以白龍江隴南兩河口鎮至桔柑鄉段為例
焦亮,柳金峰,游勇,袁東,周文兵(6.118)
水電工程地球物理精細探測技術研究
張建清(6.124)
基于探地雷達技術的水下沉積地形探測應用研究
張開偉,吳園平,王世淼,聶慶科,雒斌濤(7.117)
基于AutoCAD的弧段地質剖面精確繪制算法與實現
裴麗娜,齊菊梅,劉振紅,侯清波,劉灝(7.123)
地形因子對溝谷泥石流發育的影響——以都汶高速"7.10"群發泥石流為例
黃成,張友誼,眭靜,葉小兵,袁亞東(8.115)
珠江-西江經濟帶梧州段地質災害發育規律及成因
劉廣寧,黃長生,齊信,王芳婷,黎義勇(8.120)
光纖光柵傳感技術在洞室圍巖變形監測中的應用
張宇,史波,湯 國 強(8.126)
電磁波CT剖面異??焖倨矫嫱队胺椒ㄅc應用
馬圣敏,夏峰,張建清(8.131)
降雨與巖溶滲漏聯合作用下巖溶塌陷穩定性分析
靳紅華,王林峰,楊培豐,宋男男(9.105)
堤防隱患時移高密度電法探測技術探究
李文忠,孫衛民,周華敏(9.113)
基于三維激光掃描技術的巖體抗剪強度參數獲取
郭少文,周坤,張兵(9.118)
基于漂移度的隧道涌水量組合解析預測方法
陳令強,潘以恒,陳建平,胡文藝,馮勇,朱六兵(9.124)
貴州寨子危巖崩塌風險定量評價研究
覃乙根,楊根蘭,魯鯤鵬,吳運武(10.113)
岷江雜谷腦河跨過溝泥石流致災機理及發展趨勢
張文箐(10.120)
GNSS實時監測在滑坡預警中的應用——以陜西省周至G108路段滑坡為例
喻小,趙其華,張埕豪,劉俊鵬(10.126)
DEM徑向基插值搜索方式優選分析
董有福,孟順時,和嫻(10.131)
碎石土古滑坡演化復活機理分析
陳家興,趙蘭英,司長亮(10.136)
韌性剪切帶和蝕變巖體對邊坡開挖穩定性的影響
陸泌鋒,鄧輝,郝浩,李安潤,王浪(11.123)
三峽庫區楊家沱滑坡穩定性分析及復活判據研究
曾剛,王世梅,鄭俊,陳宇飛(11.130)
EEMD-GA-SVM模型在滑坡位移預測中的應用
劉人杰,黃健,剪鑫磊,李橋,王豪(11.134)
基于MIV-BP神經網絡的滑坡易發性空間預測
鮮木斯艷·阿布迪克依木,何書(11.140)
基于含水層儲水量的泉流量預測
張春艷,束龍倉,張帥領(11.145)
輸水隧洞賦存活斷層蠕滑位移模式研究
薛少強,張傳慶,肖成志,朱國金,楊小龍,劉小巖,周輝(11.149)
西藏扎拉水電站傾倒變形邊坡穩定性分析與評價
黃振偉,肖東佑(12.90)
江油市地質災害時空分布規律和孕災環境研究
羅承,陳廷芳,付琪智,李世川,吳紹坤(12.95)
基于SBAS-InSAR技術的白格滑坡形變監測研究
黃潔慧,謝謨文,王立偉(12.101)
工程設計
新型截水導流式錨拉樁板墻排水抗滑性能分析
陳穎騏,王全才(1.141)
小流域治理中蓄水池工程設計探討
張利超,謝頌華,喻榮崗,錢堃,龔長春(1.148)
考慮止水位置的平面鋼閘門應力有限元分析
楊光明,萬宇飛,俞人杰,蔡俊鵬(1.153)
烏東德水電站左岸防滲帷幕布置方案優化研究
施華堂,顧功開,喬興斌,肖碧(3.161)
復雜層狀建基巖體可利用性及開挖深度優化研究
李天鵬,魏偉,楊莉,楊凱杰(3.166)
三峽水利樞紐地下電站機組流量測量與效率分析
曲立娜,贠劍虹(3.172)
巴基斯坦N-J水電站地下廠房邊墻變形分析
陸宗磐,陳洪蓮(4.157)
構皮灘垂直升船機金屬結構和機械設備設計研究
余友安,廖樂康,金遼(5.119)
長距離輸水工程彌合水錘防護措施研究
張志勝,段錦章,周利全,黃毅(5.127)
牛欄江-草海補水與西園隧洞協同運行方案研究
姚云輝,馬巍,施國武,班靜雅,齊德軒(5.133)
數字化水電站設計施工運營應用平臺建設
熊保鋒,張帥(6.130)
云南勐堆水庫利用花崗巖風化砂筑壩可行性研究
梁為邦(6.136)
巨型水輪發電機組中性點接地裝置參數配置研究
劉亞青,朱釗,張丹丹(6.143)
基于CATIA的堤防三維參數化設計
朱飛,肖華,高力,徐俊(7.128)
兩種新型調壓室的設計及試驗論證
張立仁,喬娟,曾娟,鮑文,黃金水,萬易冬,姜楊奇,洪志鵬(7.134)
超高拱壩拱座及抗力體抗滑穩定研究
胡金山(7.138)
長短樁布樁方式對復合地基沉降變形影響研究
劉彬(7.144)
高壓岔管首次充排水襯砌開裂規律與滲透特征
陳晨,曹瑞瑯,姚磊華,劉立鵬,王玉杰(8.136)
高拱壩抗震安全性能評價指標探討
李靜,陳健云,徐強(9.129)
船閘新型浮式系船柱的設計與應用
張虎,尹斌勇(9.137)
基于MEA-BP的水輪機運轉特性曲線擬合及應用
許力,田佳樂,齊鵬云,孫思佳,李曉英(9.141)
海上懸索橋錨碇地下連續墻鋼導墻三維數值分析
謝江松,王政平,湛杰(10.143)
鄂北水資源配置工程淺埋長輸水隧洞設計
韓華超,吉玉亮,趙新波,陳祥榮,潘益斌(10.150)
滇中引水工程輸水隧洞安全監測設計原則研究
杜澤快,胡長華(10.157)
貴州省格八水庫拱壩溢流堰改造設計研究
周仕剛(10.162)
寒區水工結構新型防冰凍技術研究
徐志林(11.156)
高拱壩表層抗震配筋效果評價
李靜,徐強,陳健云,徐建榮,何明杰(11.162)
烏東德水電站出線場總體設計方案研究
楊志芳,朱 釗,劉亞青(12.106)
黃浦江上海市區段防汛墻墻后堆載限值研究
董學剛,石永超(12.113)
卡洛特水電站瀝青混凝土心墻堆石壩設計研究
楊啟貴,孔凡輝,萬云輝,張 超(12.118)
新形勢下礦建材料三峽過閘運量趨勢研究
尹政興,錢俊,厲澤逸(12.125)
卡洛特水電站瀝青混凝土心墻壩動力分析
劉曉琳,鄢雙紅,陳云(12.130)
工程建設
基于修正Shapley值的EPC聯合體收益分配優化分析
王志強,張樵民,崔金海(2.155)
海堤拋石底界的聯合探測方法試驗研究
鄧彪,李紅文,胡雄武(2.161)
東江-東莞供水工程江庫聯網工程方案比選研究
張麗娟,韓江(2.166)
基于對應分析模型的建筑施工高處墜落主因挖掘
宋少卿,韓建軍(3.176)
固化灰漿防滲墻在盾構接收端頭加固中的應用
汪永劍,黃亞梅,趙雅玲,王立華,丁仕輝,孟慶紅,莊史彬(4.163)
巨型地下廠房創新支護技術應用
王紅彬,王凱,張碩,沈德虎(4.167)
帷幕灌漿回漿變濃孔段水泥灌入量計量研究——以桐子林水電站為例
吳乃文,熊奔 (4.173)
猴子巖水電站導流洞堵頭穩定性分析
張超,肖明礫,張有山,程保根,王永剛(4.177)
基于混合多屬性決策的定額測定對象選擇研究
任亞南,李紅鏑,李群善(5.140)
基于模糊Petri網的邊坡安全評估法及其應用
余丹丹, 嚴筱(5.145)
液壓自爬升懸臂模板在進水塔混凝土施工中的應用——以白鶴灘水電站為例
孫會想,段興平,徐進鵬,何鑫,王鵬飛(6.148)
基于灰靶理論的污水處理項目PPP模式選擇研究
李芊,崔同磊(6.156)
城市水生態PPP項目VFM定性評價方法研究
何一慧,熊華平(6.161)
TBM施工中巖石可鉆性測試與評價技術綜述
朱杰兵,沈小軻,王小偉,汪斌,李聰(8.143)
豐滿水電站大體積混凝土容許降溫速率研究
李建華,田松偉,黃達海(8.151)
點云密度對水下拋石效果評價的不確定性研究
高云云,魯程鵬,王茂枚,姜果,趙鋼(8.156)
水利工程概算中合理設置質量檢測費的探討
張松磊,顏禹曉,張亞芳,周紅梅(10.167)
復雜地質條件下頂管施工效率及影響因素研究
楊愷(10.171)
新建公路隧道上穿既有鐵路隧道施工方案比選
劉傳濤(11.167)
金沙江旭龍水電站施工導流關鍵問題研究
李方平,崔金鵬(11.174)
烏東德電站導流洞直柱形堵頭襯砌與圍巖接觸研究
郝文忠,井發坤,翁永紅,徐唐錦,王團樂,許琦(11.178)
堆石料相對密度控制法試驗及檢測方法應用研究
蔡加興,方德揚(12.136)
卡洛特水電站緩傾軟巖壩基灌漿設計及工藝探索
施華堂,楊啟貴,肖碧,于習軍(12.142)
卡洛特水電站閘墩混凝土絕熱溫升反演及溫控優化
段寅,楊學紅,岳朝俊(12.148)
大型輸水渠道滲透破壞問題分析
周嵩,熊焰,倪錦初(12.152)
科學試驗研究
裂隙傾角對巖體能量演化規律影響研究
婁琛,趙其華,張埕豪,呂小波(1.158)
埋管失穩分析的阿姆斯圖茲法影響因素及應用條件
陳瑋,張偉,張小飛,劉林林(1.163)
陡坡傍山雙層行車結構體系靜力試驗研究
王超,孫國富,房超,姚宇坤(1.170)
模袋浮板對管道沖刷的防護效果分析
朱曄慧,謝立全(1.176)
峽島湍流海域水流力荷載計算方法探討
劉建波,何超然,楊炎華,張磊,董海洋(1.184)
水庫潮汐式調度對支流水動力影響研究——以三峽庫區支流小江為例
楊盼,盧路,王繼保,陳和春(1.191)
燈泡貫流式機組一次調頻性能優化試驗研究
周元貴,許炳坤,趙夏青(1.198)
基于Elman-馬爾科夫模型的深基坑變形預測
賈哲,郭慶軍,郝倩雯(1.202)
基于優化非等時距權重傅里葉灰色模型的變形預測
周春霖,王有志,徐剛年,王世民,張雪(1.207)
單管凍結溫度場演變規律分析及試驗驗證
馬蕓,夏錦紅,桂超(2.169)
基于分形理論的巖石裂隙非線性滲流各向異性研究
王慧,蘇永軍,王鳳瑞(2.174)
水閘規模對河道水動力水環境的影響研究
李慧玲,陳菁,金秋,陳黎明,徐祎凡(2.181)
波浪形態及方向分布對港域波浪傳播的影響
范學平(2.186)
高速遠程滑坡加速運動過程能量消耗評判研究
胡曉波,樊曉一,馬新(2.191)
預應力損失對BCCP管道安全性影響研究
胡少偉,孫岳陽,薛翔,陸俊(2.197)
調壓室對水電站輸水系統小波動過渡過程的影響
趙修龍,張健,李良權(2.202)
土壤膨脹性對土壤飽和水分運動參數的影響
司曼菲,甘永德,蘇輝東,劉歡,仇亞琴,李海明(2.207)
壓實膨潤土膨脹力時效性試驗及模型研究
賴小玲(3.182)
碾壓混凝土重力壩層間應力地震響應分析
劉曉蓬,陳健云,徐強(3.187)
支臂縱向連接系形式對弧形閘門的穩定性分析
鄭圣義,朱文博,姚輝,萬宇飛(3.192)
基于FLAC3D的巖質邊坡爆破動力響應規律研究
唐旭,方正峰,鄒飛(3.198)
水平軸潮流能水輪機葉片變槳角度研究
顧振華(3.205)
空氣閥數學模型及排氣性能研究
郭偉奇,吳建華,李娜,褚志超,張景望(3.211)
GPU加速的SPH方法在溢洪道水流模擬中的應用
王巍(3.216)
基于隨機介質理論的隧道開挖地表沉降規律研究
王輝,苗勝軍,王子木,宋元方,郭向陽(4.182)
某消力池末端河床沖刷治理方案試驗研究
汪 凱 迪,張 建 民(4.188)
基于免疫遺傳算法的堆石壩流變反演分析
陸周祺(4.194)
柱塞間隙厚度對柱塞泵水流動特性的影響分析
水旭鋒,屈波,樊志偉,章志平,朱敏,章勛(4.201)
事故停泵水錘計算模型參數局部敏感性分析
肖學,李傳奇,張焱煒,孫策(4.208)
基于COMSOL的水泥基材料中氯離子傳輸仿真
張明,譚瓊,曾憲梅,蘭中佑(5.151)
不同礦物摻和料混凝土抗硫酸鹽侵蝕性能研究
王曉波 ,董蕓(5.156)
挺水植被彎曲變形對水流阻力的影響研究
王祥斌,吳龍華(5.160)
侵蝕環境下水泥土微觀結構分析
魏萊,陳曉昱(5.166))
不同下墊面條件的土壤水分動態變化規律研究——以徐州市南部郊區為例
加曉軍,張玉嬋,朱奎,高藝嘉(5.171)
非淹沒異側雙體丁壩水流恢復區長度計算
潘海靜,顧正華,李云,張榮茂(5.176)
碎石土密實度對地基水平承載力影響研究
黃宇軒,趙其華,劉斌,劉俊鵬(5.180)
改性粉煤灰對改善高鐵相水泥砂漿性能的研究
饒美娟,孫子豪,曾浪,陳志堅,曹禹(6.166)
寒區面板混凝土抗凍耐久性研究
李斌,孟憲磊,孔德軒,李楊,周世華(6.171)
齡期與礦物摻合料對凝灰巖堿骨料反應的影響
姜春萌,唐新軍,王航,李雙喜(6.177)
基于雙剪統一強度理論的巖質邊坡最優錨固長度
王朝陽,付智勇,李長冬(6.181)
不同卸荷損傷程度砂巖吸水特性試驗研究
趙二平,賈小兵,龔章龍,李建林(6.188)
復合襯砌外水壓力模型試驗研究
傅睿智,郭凱,黃鶴程,孫興松(6.192)
礦物相互作用對巖石單軸抗壓強度的影響研究
李勇華(6.198)
明渠大擴散角過渡段水流特性及偏流機理研究
于倩,孫東坡,王鵬濤,王二平(6.203)
基于光滑粒子流體動力學方法的潰壩水流模擬
劉慧玲,李海橋(7.150)
T應力對脆性材料初始裂紋起裂角影響研究
刁玉宏,李海燕(7.155)
基于響應面法的拱壩地震易損性分析
范書立,田碩,陳健云(7.160)
白鶴灘尾水隧洞明滿流對水電站穩定性的影響
孫洪亮,楊飛,李高會,陳益民,倪紹虎(7.165)
污泥-生活垃圾混合填埋體抗剪強度特性研究
王佩,周文淵,閆坤 ,廖丹(7.169)
物質點法在橢圓骨料混凝土損傷模擬中的應用
鄒家強,張巍,劉愛華(7.174)
人造根在根-土模擬試驗中的應用及優化設計
蘭惠娟,杜鵑,王道杰,何松膛,陳文樂,趙鵬(7.179)
紫花苜蓿根系拉拔試驗研究
周霞,李東嶸,蔣靜,張超波(7.185)
尾坎位置對坎式階梯溢洪道水力特性影響研究
賈洪濤(7.189)
長隧洞施工有毒有害氣體遷移規律研究
胡代清,李根,錢繼源,縱向群,李林敏,薛飛飛,許昌(7.195)
裝藥結構對深水鉆孔爆破效果的影響分析
胡偉才,張曉強,郭銘芳,彭高峰,吳立(8.161)
考慮溫度效應的花崗巖分數階蠕變模型研究
沈朝輝,吳禮舟(8.167)
基于集成組合預測模型的隧道大變形預測研究
賀華剛(8.172)
初始含水率對飽水泥質粉砂巖性質的影響
馮澤濤,許強,范宣梅,唐然,周小棚,王亮,鄒城彬(8.178)
泥石流磨蝕特性試驗研究
秦明,陳洪凱,梁丹,張金浩(8.184)
微型樁處置堆積層滑坡室內模型試驗研究
韋晨,何暉,張少衛(8.188)
考慮壓實度的填土場基樁負摩阻力試驗
王殿龍,劉凱,尚玉杰,張家銘(8.193)
葉片數對高比轉速離心泵固液兩相非定常流的影響
萬麗佳,朱李英,宋文武(8.199)
敞開自立式沖擊耐壓試驗裝置及GIS現場試驗分析
馬云龍,相中華,郭飛,郝金鵬,李秀廣(8.206)
水泵水輪機全流道"S"特性區數值分析
余永清,楊振彪,占戈,桂紹波(8.211)
水流作用下氣泡簾的形成及防懸浮物擴散特性
李智,陳林,陳熙宇,趙寧,伍駿,危衛(9.146)
微生物誘導CaCO3沉淀膠結砂室內試驗研究進展
王緒民,崔芮,王鋮(9.153)
危巖體爆破參數敏感度分析及爆破振動安全判據
李程,李洪濤,姚強,劉夢茹(9.161)
基于SBFEM的心墻壩基座跨尺度精細應力分析
鄒德高,陳楷,張仁怡,余翔(9.168)
基于無限元邊界模型的高拱壩損傷開裂數值分析
杜玉濤,朱彤(9.175)
飽和細粒土固結過程中微觀結構研究
李學,張鵬,宋晶(9.180)
原級配和濕篩混凝土斷裂性能差異的骨料含量效應
周昌巧,徐磊,荊帥召,張坤,楊娛琦(9.187)
新老混凝土縫面應力仿真及早齡期原型試驗驗證
章景濤,鄭學瑞,裘華鋒,張南南,強晟(9.192)
濾紙法在多種土類吸力測量中的應用
王柯,劉強,孫沖(9.198)
二維數學模型在泵站上游水動力研究中的應用
郭高貴,王吉勇,董壯(9.204)
季凍區草炭土直剪特性研究
徐燕,胡天明,孫煒,高俊鵬(9.209)
堆填分層與降雨入滲條件下渣土邊坡穩定性研究
楊龍,姚文敏,曾江波,肖林超(10.175)
考慮初始狀態的均質非飽和土入滲過程解析解
孫長帥,秦秀娟,黃香林(10.182)
基于單純形-模擬退火算法的巖土力學參數反演
賈陸鋒,龔俊,賈善坡(10.187)
重塑黃土無側限抗壓強度與基質吸力關系
高國紅,霍俊杰(10.193)
基于DIC法的混凝土三點彎曲梁斷裂性能試驗研究
胡少偉,張潤,范冰,許毅成(10.197)
不同溶蝕速率對灰巖單裂隙滲流-溶解模型的影響
曹貫中,陳健健,霍吉祥(10.203)
環氧樹脂-水泥復合改良加固膨脹土試驗研究
王建立,張家銘,米敏,周峙,羅易,袁超(10.209)
后置導葉對大型貫流泵水力特性影響研究
龔維明,趙夢晌,馬劍波(10.216)
正向進水泵站前池流態改善模型試驗研究
張松達,許樸,董壯(10.224)
核磁共振技術在非凍結土體孔隙分析中的應用
張世民,孫銀鎖,章麗莎,應宏偉(11.183)
白鶴灘水電站粉煤灰殘留氨控制研究與實踐
黃明輝,李洋,樊義林,羅榮海,劉倩(11.189)
綠片巖剪切流變及破壞試驗研究
任海峰,卓莉,來結合,李列列,何江達(11.194)
微珠對再生混凝土耐久性能影響及作用機理研究
楊陽,黃會榮,宋小武,王欣林(11.200)
抽水蓄能電站岔管位置對甩負荷過渡過程的影響
張顯羽,孫立昌,游秋森,葉永進,樊紅剛(11.205)
基于數模計算的水電站調壓室設置條件判別方法
張婧鎂,鞠小明(11.211)
金沙水電站尾礦骨料混凝土溫控防裂研究
段寅,李勤軍,梁仁強(11.217)
三峽升船機塔柱結構運行期有限元分析
陜亮,崔建華,蘇海東(11.221)
稀土礦尾砂膠結充填材料配合比優化研究
荊倩婧,徐幫樹,董山,王薇,張萬志(12.157)
超厚模袋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及性能研究
周鴻,趙東梁,吳啟和(12.163)
堤壩水下滲漏通道應急封堵方法試驗研究
張盛行,湯雷,賈宇,羅明鍇(12.169)
不同水頭下混流式水輪機尾水管內流動特性分析
史廣泰,李金,徐清清,朱玉枝(12.177)
船閘單側閘墻廊道輸水系統布置及試驗研究
孫倩,陳亮,王召兵,張緒進(12.182)
工程運行管理
高寒區RCC壩長距離真空激光系統關鍵技術綜述
尚層(3.222)
反調節作用下的梯級水庫短期優化調度研究
俞洪杰,紀昌明,張驗科,吳嘉杰,閻曉冉,王麗萍(5.185)
基于MDIP-VIKOR的水庫多目標調度方案評價模型
李榮波,李安強,游中瓊,陳平(5.191)
考慮生態流量的小流域水庫群聯合調度研究
彭輝,劉圖,楊洵,徐煒(5.196)
水庫群系統發電調度的合作博弈研究
徐雨妮,付湘(6.211)
貴州省山區現代水利建設后評價研究
毛玉姣,雷薇,周雨露,黃維,王永濤(6.219)
基于示蹤法的土石壩裂縫發育深度檢測及成因分析
胡濤,賈軍,陸俊 ,范向前,董茂干(7.201)
管道特性參數對莊頭泵站停泵水錘的影響
王麗,吳建華,韓亞男,孫一鳴,李琨(7.206)
考慮生態流量需求的梯級水庫汛末蓄水調度研究——以溪洛渡-向家壩水庫為例
李英海,夏青青,張琪,林偉,汪利(8.217)
南水北調中線干線節制閘過流公式率定及曲線繪制
李景剛,喬雨,陳曉楠,黃詩峰,高林(8.224)
丹江口水利樞紐綜合調度研究
張睿,張利升,饒光輝(9.214)
云南省汛期月度電量交易計劃分解方法
周娜,程雄,張茂林,張俊濤,謝蒙飛,唐應玲(9.221)
“一庫兩廠”水電站協同調度研究
唐 勇,黃春雷,張勝,趙宇(12.187)
并聯泵組的多目標控制策略
王辰昊,高 強,毛夢娜,閆宏偉(12.192)
最優組合賦權法評價模型在配電網改造中的應用——以欠發達國家大型城市配電網改造為例
陳昌斌,黃燦燦,董盛喜,曹 陽(12.198)
工程移民
南水北調中線征遷安置風險后果模糊綜合評價
葛巍,李定斌,李冀,張西辰,潘旖鵬(1.211)
水利水電工程移民后續發展幫扶研究——結合三峽后續工作規劃的實踐探討
尹忠武,楊榮華(4.212)
水電工程移民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云平臺建設
王茂洋,羅天文,吳恒友,徐銳,孫德安(5.200)
云南省水工程庫區和移民安置區建設效果評價
張曉晨,黃莉,陶鈺敏(7.211)
鄉村振興戰略下的水庫移民安置規劃探討
李文軍,李鎮旗(9.228)
淺析智慧移民建設思路
嵇培歡,姚英平(11.228)
信息技術應用
大壩安全監測資料整編分析報告自動生成系統
周啟,譚界雄,高全,張玉炳,阿旺次仁(1.215)
基于Sentinel-1數據的水體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賈詩超,薛東劍,李成繞,鄭潔,李婉秋(2.213)
夾巖數字大壩系統在工程精細管理中的應用
楊文,劉東海,譚其志,馮友文(2.218)
水庫群綜合管理市級平臺的設計與實現
張玉炳,高大水,楊明化,何向陽,周啟(4.217)
灌區無線傳感器網絡E-RMAC協議的研究與仿真
王永濤,黃翠,黃維,梁俐,陳躍威(5.205)
烏江水上安全預測預警系統研發及應用
馬瑞鑫,趙鵬,朱俊,李子龍(5.211)
三維可視化大壩安全監控系統研發及應用
朱亭,張貴金,劉琦,周小錄,劉茗溪,李毅(7.217)
流域防洪預報調度一體化系統若干關鍵技術研究
陳瑜彬,鄒冰玉,牛文靜,秦昊(7.223)
基于GF-1數據的三峽庫區水體信息精細化提取
張德軍,楊世琦,王永前,鄭偉(9.233)
漢江梯級水庫調度系統改造設計及應用
張金華,曾凡林,舒凱,王偉(10.229)
基于云平臺的水庫安全管理信息化方案研究
何向陽,譚界雄,高大水,楊明化,胡林(11.233)
基于遙感技術的湘江長株潭段水域占用監測分析
周北達,劉文博,宋文杰,尹梁波(12.204)
分行政區入河污染物總量監督管理信息系統構想
董舟,孔祥林,饒怡冰(1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