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綺紅
人力資源管理是醫院人事工作的重要內容,由于醫院服務性質的特殊性,要保證醫院正常運行必須做好人力資源管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醫院服務的要求逐步增加,需要醫院不斷提高服務質量,不斷增加服務項目,滿足人們對醫院服務的需求。這就要求醫院加大人力資源管理力度,推行精細化管理,促進醫院人事工作管理效率的提升,使醫院服務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
精細化管理是指在常規管理基礎上形成的一種先進的管理理念,是希望以最小的資源消耗和管理成本獲得最大效益的管理方式。精細化管理最先被應用于企業管理中,用于加強企業生產過程中每個環節的監督管理。應用于人力資源管理中的精細化目標就是希望能夠落實管理責任,使之具體化,從而保證每個崗位職責到位。
現階段,由于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社會各界對于醫院服務的要求不斷增加,需要醫院能夠及時滿足人們的求醫需求。然而,醫院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人們對醫院服務的反響很大,在醫院內部的人事管理中有許多問題不能得到有效落實,導致醫院服務質量不高,服務效率低下,醫患關系緊張,不利于醫院進一步發展。因此,在醫院人事工作中實行精細化管理對于提高醫院服務質量、促進醫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然而,隨著醫院改革的推進,醫院和醫生受利益驅動的影響較大,給醫院的人事管理工作帶來難度,運用這一科學的管理模式可以充分激發員工潛能,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從而使醫院整體服務效率提高,推動醫院進一步發展。
由于醫院工作性質的特殊性,醫院服務的對象是人的生命和健康,因此,對于醫院和醫生的要求較高。過去,由于社會經濟不發達,人們求醫目的只是為了單純地“看病”,解決生理疾病困擾,醫生分工比較單一,醫院人事管理相對簡單。現階段,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醫院服務的要求更高,除了要解決看病問題外,還更關注身心健康,這就對醫院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這種情況下,醫院服務也進一步細分,要求醫生服務能力更加精準細化。然而,由于醫院內部人事管理較為復雜,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在醫院人事工作中面臨許多問題。
1.醫院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的理念不強。精細化管理最先應用于企業管理,是為了實現企業的發展目標。在醫院人事工作中,許多醫院仍然局限于傳統的人事管理,不理解精細化管理的內涵,對于醫院推行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導致醫院人力資源管理效率不高。一是許多醫院負責人精細化管理理念不強。受社會經濟利益驅動影響較大,只注重追求醫院的經濟效益和個人經濟利益,社會責任意識淡薄,沒有考慮醫院的公益性質,沒有做好醫院人力資源的精細化管理。二是缺乏精準有效的管理制度。對于員工管理松散,比如考勤制度執行不嚴,日常管理要求不高,沒有規范化管理,不能保證醫院高效運轉。
2.醫院內部機構設置與人員配置不合理。部分醫院醫生數量不足,骨干醫生缺乏,影響了醫院服務質量的提高。部分醫院的醫生流動性大,對醫院造成很大影響。一部分醫院行管人員較多,管理職責不分,后勤管理混亂,導致行政管理效率低下。有的醫院護理人員不多,高級護理人員缺乏,不能滿足“高端客戶”的服務要求。
3.薪酬差距較大。在許多醫院中不同崗位的薪酬差距較大。不同科室、不同崗位之間薪酬差距較大。護理人員由于級別不高,導致其薪酬不高;非正式員工,比如安保人員、后勤保潔人員等,工資待遇較低。由于醫院的績效考核與科室的收入掛鉤,而科室的收入又與醫生“業績”掛鉤,這種績效考核方式導致部分醫院過度追求經濟效益,甚至個別醫生為了追求個人經濟利益要求患者重復檢查、多項檢查,小病大查、大治,導致醫院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出現,產生了極壞的社會影響。
4.培訓管理不到位。由于社會快速發展,醫學水平也在逐步提高,然而,許多醫生和護理人員上班后就一直苦于工作忙沒有時間參加培訓學習,導致醫護管理技術和業務能力得不到提高。因此,一部分醫生和護理人員對于學習培訓的需求很迫切,希望單位能夠給予他們學習培訓的機會。然而,許多醫院由于自身醫護人員不足,擔心醫護人員學習期間人員不足影響臨床科室的正常運轉,或學成以后跳槽到其他單位,對醫院來說得不償失。因此,對于醫護人員的學習要求雖然很關注,也很希望他們能夠提高業務技能,為醫院發展出力,但又因各種原因所限,在醫護人員的培訓方面表現不積極。
1.樹立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理念,在醫院內部推行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醫生是醫院的主體,醫院的服務對象是“人”,是人的身體健康,因此,在醫院的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中要突出“人”的重要地位,堅持以“人”為本,搞好服務。一是在醫院的人事管理工作中要重視醫生的作用,充分尊重醫生、護理人員的價值,給予他們人性化的關懷,培養醫院文化,用真情留住他們,用事業發展激勵他們,促進他們自身價值與醫院發展保持同步。二是建立精細化的管理制度,保證醫院的醫務工作者為患者提供優質服務,勇于承擔社會責任,保障患者及家屬的身心健康。
2.運用精細化管理做好機構設置和人員配備,提升醫院運行服務效率。醫院要結合本院實際情況,以及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做好醫護人員招聘工作,使醫護人員數量能夠滿足當地服務需求,質量能夠符合標準。為此,在醫院人事工作中要做好崗位優化設置,進行醫護人員合理調配,使之能夠滿足社會服務需求。
3.用精細化管理優化薪酬體系,保障醫院服務質量到位。合理的薪酬管理體系能夠起到積極的激勵作用。醫院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中對于薪酬管理要保持合理。一是要設計合理的薪酬結構,實行基礎工資+績效工資組合,保障醫護人員的勞動所得獲得較好的回報,基礎工資與考勤管理掛鉤,保證員工的出勤率,制定科學的績效考核體系,使績效考核公平公正。“公平”是指內部員工間保持公平,在不同科室間可以因為業務量和難易程度有所差別;“公正”是指收入來源要合理合規,醫院和醫生不能為了追求經濟利益和個人收入而違背了社會責任和職業道德。要進一步優化績效考核體系,不能單純以“收入”目標考核作為績效考核的依據,要在績效考核時做好綜合績效評價,當醫療方案最優時績效考核效果最佳,起到良好的導向作用。二是要保證業務科室與行政科室薪酬水平與工作量化管理相一致,要讓付出多者得到的回報多。三是做好后勤員工的績效管理。為了激勵后勤人員搞好服務,要制訂科學的激勵方案,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使他們能夠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為醫院獲得較好的信譽。
4.加大醫院員工培訓力度,提高醫生技術服務水平。為了提升醫護人員的業務技能和服務質量,醫院要加大對員工的培訓力度。一是制定培訓激勵措施,鼓勵員工自主參加各種業務技能培訓,醫院給予適當報銷費用,促進他們的能力提升。二是選拔優秀業務骨干參加外出培訓,提升他們的綜合能力,對于參加外派的人員可以優先給予晉升提拔和工資晉級等,形成良好的激勵機制,促進他們奮發爭先。三是邀請專家教授來院講座,提升員工的業務能力。醫院可以多層次地組織各類形式的講座,按照業務科室或者綜合服務能力等多方面,組織分批次學習,使員工整體服務能力得到提升。四是做好新員工的招聘和員工職前培訓工作。醫院要根據形勢做好員工招聘工作,為醫院發展提供人才儲備,同時,做好這些新員工培訓,從中挑選優秀員工進行跟蹤培養,為醫院發展增添新動力。
總之,在社會對醫院服務需求不斷增長的情況下,醫院在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中要增強管理理念,提高服務質量,做好機構配備和人員優化安排。要用精細化管理優化醫院薪酬結構,做好薪酬管理,同時,要加大對員工的培訓力度,促進員工業務能力和服務質量的提升,促進醫院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