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平
風險評估分析法在技術改造項目職業病危害預評價中的應用
李 平
(湖南省環科院科技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湖南 長沙 410000)
對于因技術改造致危害因素顯著增加的某企業10萬t/d污水深度處理升級改造項目,不宜采用原有項目進行類比分析,現探討采用職業健康風險評估法進行職業病危害預評價的應用。通過系統、全面地辨識工作場所危害因素,分析其防護措施,評估職業健康風險水平,結果表明,技術改造后新增硫酸、氫氧化鈉等為中等風險職業危害因素,雙氧水為低風險職業危害因素。
職業健康風險評估;職業病危害預評價;技術改造項目
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工作屬于職業病前期預防工作范疇,本文采用職業健康風險評估法對某企業10萬t/d污水深度處理升級改造項目(以下簡稱本項目)的職業病危害進行了簡要分析預 評價。
本項目評價內容主要是針對其污水深度處理升級改造致新增職業病危害因素采用職業健康風險評估法判斷風險等級,確定風險水平,提出危害因素防控建議,制定防控對策。
職業健康風險評估法是根據《工作場所化學有害因素職業健康風險評估技術導則》(GBZ/T 298—2017),通過全面、系統地識別和分析工作場所風險因素及防護措施,半定量地評估職業健康風險水平,遂針對性提出職業危害控制措施的過程[1-3]。
本項目采用國內先進的芬頓氧化工藝深度處理廢水,污水收集后經斜網、初沉池、曝氣、二次沉淀、淺層氣浮、調酸(硫酸),加入H2O2(氧化劑)與硫酸亞鐵(催化劑),反應產生氫氧自由基(OH?),利用氫氧自由基的高氧化能力與廢水中的有機物反應,分解氧化為H2O和CO2,降低廢水中難分解的COD。本項目技術改造后定員58人,一線生產人員采取四班三運轉工作制,每班8 h。
本項目技術改造前存在硫化氫、氨、甲硫醇等職業病危害因素另行采用類比法分析,本文分析略。技術改造后生產過程使用硫酸、雙氧水、氫氧化鈉等,故新增硫酸、雙氧水、氫氧化鈉等職業病危害因素,采用職業健康風險評估法進行分析。
本項目技術改造后新增職業病危害化學因素為硫酸、雙氧水、氫氧化鈉等,根據GBZ/T 298—2017中附錄F表F.1(根據化學有害因素毒性進行危害特征分級)、F.2(根據急性毒性實驗進行危害特征分級),確定硫酸、雙氧水、氫氧化鈉等危害等級具體分級見表1[4]。
2.2.1 有毒化學物質接觸指數分級(ER)
本項目技術改造準備實施中,無法獲取其工作場所空氣中化學危害因素檢測結果,可根據GBZ/T 298—2017中附錄F.3.2表F.4及建設單位提供的其他相關資料,確定接觸指數(EI),分析見表2[5]。

表1 化學物質危害等級(HR)

表2 接觸指數(EI)分級
將風險劃分為5個等級(見表3)。風險評估的最終目的是判斷其風險水平,以采用有效的防控措施。

表3 風險等級判定表
根據對化學物質危害等級和暴露等級的劃分,計算以上化學物質的風險等級,結果見表4。

表4 化學物質可致職業病危害的風險等級
2.2.2 職業接觸程度與頻次分析
正常生產情況下采用管道輸送或真空抽吸物料,生產設備密閉,機械自動化程度較高,但生產過程因多方面原因存在物料泄漏致相關人員接觸上述化學有害因素可能。從風險等級劃分結果看,硫酸、氫氧化鈉有關作業屬于中等風險作業,應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
2.2.3 職業病危害因素預期接觸水平
從風險評估結果,本項目正常運行時新增硫酸、雙氧水、氫氧化鈉等危害因素基本不會造成職業損傷,但應注意當設備設施故障時發生泄漏、檢維修、清洗等作業時化學毒物的危害。
2.2.4 職業病危害因素風險評價
根據GBZ/T 298—2017附錄J風險控制對策知半定量風險評估職業病危害風險控制對策見表5[6]。

表5 半定量風險評估法對應職業病危害風險控制對策
本項目主要是巡檢工可能接觸硫酸、氫氧化鈉,屬于中等風險危害因素,相應的風險控制對策為可繼續維持現行的預防和控制措施,每年開展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定期開展培訓和職業健康監護工作,每3 a開展一次風險評估。當工藝等發生變化時,應重新進行風險評估。雙氧水屬于低風險危害因素,主要對策基本同中等風險,僅風險評估間隔時間為每5 a進行一次。
2.2.5 職業病危害關鍵控制點及關鍵控制人群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本項目職業病危害因素為化學毒物,主要控制點為原料投料、各生產設備管道、物料輸送過程中的泄漏,關鍵控制人群為巡檢工,建議采取以下關鍵控制措施:
(1)加強個體防護,配發防護眼鏡、防酸服;
(2)加強設備設施維護與管理及日常監測控制風險;
(3)加料幅度不宜過大;
(4)現場設置噴淋洗眼器;
(5)衛生保健及健康監護規范實施;
(6)加強職業健康教育培訓,增強防范意識。
職業健康風險評估分析確定危害因素風險等級,針對性地提出風險控制對策,遂更加有效進行風險控制的研究和實施。
由于目前新技術發展迅速,很多新的生產方法無類比資料,部分單位因技術保密不愿外傳,致類比資料難以索取;應用職業健康風險評估法,可拓寬評價方法思路,填補職業病危害評價常用類比法的不足,為職業病危害評價方法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也越來越受到職業衛生領域的歡迎。針對性地運用相應風險對策措施,減少事故發生概率,降低和避免職業病危害因素對作業人員的影響。
[1] GBZ/T 298—2017.工作場所化學有害因素職業健康風險評估技術導則[S].
[2] AQ/T8009-2013.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導則[S].
[3] GBZ/T 196—2007.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預評價技術導則[S].
[4] 呂 琳.有毒物質風險分級方法及在職業病危害預評價項目中的應用[J].中國工業醫學雜志,2010,23(3):226-229.
[5] 楊 杰,龔 偉.應用化學品風險評估法評價某化工項目職業病危害探討[J].中國職業醫學,2011,38(6):500-502.
[6] 王海軍,史濟萌.風險評估分析法在某新建項目職業病危害預評價中的應用[J].中國農村衛生,2014(14):43-47.
(2019-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