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芳



摘要:農業企業是農業產業化經營道路的重要載體,企業的發展、壯大是實現農民增收的關鍵,對于提升農業的市場競爭力、實現農業產業的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分析了中國農業企業資產結構對企業經濟效益的影響,總結了優秀農業企業資產結構優化的經驗,以期能夠促進農業企業可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詞:農業企業;資產結構;經濟效益
中圖分類號:F302.6;F324?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9)22-0226-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22.051?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Analysis on the influence of asset structure on economic
benefit of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
LIU Jian-fang
(Guanghua School of Management,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871,China)
Abstract: Agricultural enterprise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expansion of enterprise is the key to increase farmers' income,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market competitiveness of agriculture and realize the modernization of agricultural industry. The influence of the asset structure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 on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enterprises was analyzed,the experience of optimizing the asset structure of excellent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 was summarized,in order to promote that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agricultural enterprise.
Key words: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 asset structure; economic benefits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作為中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能否可持續健康發展密切關系著經濟的發展以及社會的穩定。當前,中國農業企業實現了農產品的增產和增值,延長了農業現代化的產業鏈,使得農業的生產效益、經濟效益等大幅提升,進而帶動其他產業迅猛發展。但農業企業經濟效益提升過程中,極易受資產結構的影響,因此企業在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時,應著眼于資產結構,并合理利用各種資產,提高資金利用率,進而為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保駕護航。
1? 農業企業資產結構概述
1.1? 資產結構管理
資產結構是指企業投資過程中不同資產之間的構成比例,主要是指證券投資、固定投資、流動資金投放的比例。部分企業出現流動資金缺乏的一個最為重要的因素便是未能處理好流動資金、固定資金之間的比例[1]。從盈利的角度來說,流動資產、固定資產的盈利能力不盡相同,若一個企業凈營運的資金越少,企業就要將更大份額的資金用于盈利能力更高的固定資產中,以實現整體的盈利。從風險的角度來看,企業營運的資金越好,其流動負債、流動資產之間的差額就越小,無力償債的幾率就越高。從現實工作來看,如果前期將資金大量投入到固定資產上面,不僅會導致流動資金緊張而降低短期償債能力,甚至還會出現拖欠工資、無力進貨等惡果[2]。因此,對于資產結構的管理,一方面要確定一個能夠維持企業可持續健康發展的經營體系,另一方面是要在不增加或減少風險條件下,最大限度地增加企業流動資金。
1.2? 資產結構的分類
企業在決策資產結構時,更關注的是資產的流向,尤其是總資產中流動資產的比重,因此可根據流動資產所占比重將其劃分為保守型、風險型、中庸型3種。
1)保守型。總資產中流動資產所占比重較大,此種類型的資產結構會降低企業的經營風險,且資產的流動性比較好,但因其收益多來源于流動資產,盈利能力也相對較低。
2)風險型。總資產中流動資產所占比重較小,此種資產結構類型下的企業風險較高,且企業的變現能力、資產的流動性均較低,但因其收益多來源于非流動資產中,企業盈利能力較高。
3)中庸型。介于保守型和風險型之間[3,4]。
1.3? 農業企業資產結構現狀
對2015—2018年中國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農業企業的資產結構指標進行統計,分析中國農業企業資產結構現狀,如表1所示。農業企業的固定資產/總資產在2015—2016年呈現上升趨勢,2016—2018年逐年下降,說明農業企業生產能力仍比較低,且出現了下滑的趨勢,農業企業管理層應引起高度重視;2017—2018年長期投資/總資產較2015、2016年明顯下降,但2018年較2017年呈上升趨勢,說明企業的管理者可考慮長期投資,以此來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2015—2017年無形資產/(總資產-無形資產)呈上升趨勢,至2018年出現下滑,說明無形資產的重要性已超越了有形資產,且無形資產有助于企業價值提升;2015—2018年,主營業務收入的凈額/平均資產總額逐年下降,且每年占比值均較低,說明主營業務收入的凈額/平均資產總額對于企業利潤的貢獻較低。
2? 農業企業資產結構對企業經濟效益影響的實證分析
2.1? 模型構建
固定資產作為企業最為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一種生產工具,對公司生產和經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重點研究農業企業資產結構中固定資產與總資產的比值對分析農業企業資產結構對企業經濟效益的影響具有指導意義。企業經營的績效評價多采用的是會計指標評價法,此種評價方法主要是從財務的角度進行評估,因此具有準確性、可比性和可得性等特征[5,6]。凈資產的收益率屬于一種財務指標,此指標的綜合性十分強,能夠直接且真實地反映出企業的盈利績效,因此常被用來衡量企業的盈利能力。加權平均凈資產的收益率(AROE)是反映凈資產收益率的主要指標。從巨潮資訊發布的會計報表中截取國內45家農業企業固定資產與總資產的比值、加權平均凈資產的收益率等數據,其中部分農業企業資產規模相關信息見表2。
運用統計學軟件Stata SE對表2所示農業企業資產規模相關信息進行分析,探討固定資產/總資產(a)與AROE之間的關系,建立線性回歸模型AROE=β0+β1a+ε。其中,AROE為因變量,a為自變量,β0為常數項,β1為自變量系數,ε為隨機擾動項。通過軟件分析得到其運行的最終模型AROE=3.52+0.22a,其線性回歸分析結果見表3。
2.2? 實證結果
根據固定資產/總資產(a)對AROE的回歸分析結果可以看出,農業企業資產規模對經濟效益的影響程度在5%之上,而且a的系數值是0.271,說明固定資產/總資產(a)對于AROE是正向影響,即AROE會隨著a的增大而不斷增大,且a每增加1%,AROE大約增加0.27%。
但應注意的是,本研究剔除了一些AROE值為負數的數據,剔除的因素除不適用于企業外,還包括企業投資力度較多且生產規模較小。而在報酬逐漸遞減的基礎上,企業投入越多,則表示固定資產的比重越大,最終導致AROE值下降。
3? 提升農業企業經濟效益的對策
通過對固定資產/總資產(a)小于5%的企業進行分析,得出企業降低a值的一些經驗,并將其作為優化農業企業資產結構的對策。
3.1? 對各類資產施行精細化管理
農業企業應將企業固定資產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并明確劃分哪些資產需要盤活,哪些無需盤活,企業的經濟效益也會隨著固定資產/總資產的增大而提升。企業應熟練掌握相關經營管理的知識,以林農企業為例,企業管理者除了要主動參與管理知識的學習,還應熟練掌握林下養殖、林下種植等生產技術,做好“林、農、養”的有機結合,以此來樹立獨特的品牌,增加企業產品的附加價值,最終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企業還應加大對流動資產的精細化管理,調整存貨、貨幣資金、應收賬款等在流動資產中的占比,進而提升企業盈利的能力,增加企業經濟效益[7,8]。
3.2? 優化資產結構
研究結果顯示,固定資產/總資產(a)的比值越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就越好,但過高的a值也會增加農業企業的財務風險。因此,從成本和風險的角度出發,企業可及時優化資產結構。比如,適當增加長期負債份額,從而緩解企業短期的償債壓力,農業企業若有閑置的資金時,可考慮增加長期投資份額,以提升企業經濟效益,提升企業周轉的速度[9]。
3.3? 采取兼/合并方式
對于有實力的農業企業,不妨考慮兼/合并方式來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從而最大限度地提升自身競爭實力,有效緩解農業企業發展中的不利因素,但與此同時也會帶來風險。因此農業企業在考慮兼/合并時,還應思考兼/合并后企業否能夠獲得更高的品牌價值,對兼/合并后的供應、銷售渠道及業務拓展的范圍等[10,11]也要進行合理評估。
3.4? 政策支持
農業企業應根據自身發展情況尋找到最適宜的財政政策扶持,以此來改善企業經營的狀況,提升企業經濟效益。政府部門還可在農業企業資金短缺或有開發項目時,給予其政策支持,為其進行信用擔保或補貼,以此來促進企業資產的周轉率,最終提升企業經濟效益[12]。
4? 結論
優化農業企業的資產結構,不僅能夠加快企業資金的流動速度,而且還能夠實現企業資產的保值、增值,進而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能力。但由于企業資產并非是越多越好,對于步入中期加速階段的農業企業來說,擴大資產的規模確實能夠提升企業綜合實力,進而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對于已經進入后期成熟階段的農業企業來說,已到了瓶頸期,固定資產越多,越會拖累企業,甚至抑制企業的快速發展,對于此類企業,管理者應根據自身實際,優化企業的資產結構,方能夠保證企業可持續、健康地發展下去。
參考文獻:
[1] 李? 燦,劉莉芳.農業企業生產性生物資產價值計量模式選擇研究[J].湖南師范大學自然科學學報,2018,41(4):26-32.
[2] 包關云,包卓群.農業用地的資產確認分析[J].財務與會計, 2018(10):31-33.
[3] 楊建華,任芳芳.供應鏈整合對企業績效的影響研究——基于農業類上市公司的經驗數據[J].會計之友,2018(6):90-94.
[4] 衛龍寶,方師樂,吳? 建,等.中國農業上市公司多元化經營與企業績效[J].農業經濟問題,2017,38(12):62-72,111-112.
[5] 王彩霞.工商資本下鄉與農業規模化生產穩定性研究[J].宏觀經濟研究,2017(11):157-162,187.
[6] 祝小宇,王勝斌.我國農業上市公司財務柔性對企業價值的影響研究[J].農村經濟,2017(10):91-97.
[7] 何? 琛,段萍華.盈余管理空間與生物資產準則的改進[J].財會通訊,2017(28):25-28.
[8] 賀? 易,干勝道,傅新紅,等.農業企業董事長個人特質影響了企業金融化水平嗎?——基于滬深A股農業上市公司的證據[J].農村經濟,2017(9):82-87.
[9] 陳? 瑜,馬彥圖.甘肅農業龍頭企業成長性與融資關系實證分析[J].江蘇農業科學,2017,45(16):332-335.
[10] 王盼盼,趙連靜.產業鏈視角的農業企業營運資金融資結構分析[J].會計之友,2017(11):43-48.
[11] 曾雄旺,朱敏迪,楊亦民.上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財務績效評價[J].會計之友,2017(10):73-77.
[12] 謝? 宏,姜夏飛,李? 鵬.農業類上市公司并購活動對企業績效的影響研究[J].農業經濟問題,2016,37(6):61-6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