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驊
近一個月來,電子板塊依舊延續著年初以來的強勢表現。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18日,在多重創新概念驅動下,電子板塊的細分領域半導體行業表現突出,國聯安中證全指半導體ETF和國泰半導體50ETF分別上漲15.38%和15.23%。投資者應該怎樣配置呢?
截至12月17日,共有10只主動偏股基金漲幅高于100%,除廣發4只同門基金外,銀河創新成長等憑借近一月的突出表現成功入圍翻倍基金。查看這些基金的持倉情況,它們或多或少持有了半導體行業相關個股,其中韋爾股份、聞泰科技、兆易創新等年內漲幅在200%以上。以蔡嵩松管理的諾安成長和和鑫為例,配置的思路是從5G建設出發,幾乎全由半導體相關產業占據,例如專注于射頻領域集成電路的卓勝微。
從標的選擇看,基金經理似乎對公司財務指標鈍化,例如兆易創新近3年凈利潤同比增速趨平,更加關注的是企業的技術壁壘是否夠高,所處的未來景氣度是否夠好,以及標的是否為所處賽道的龍頭。
另外一個較為關注的領域是芯片的自主可控:目前我國大多數集成電路仍依賴進口,近兩年關稅問題搖擺期間,國家和企業層面對于自主可控和供應鏈安全存在迫切需求。相關已經實現替代的個股也獲得了基金的重點關注,封測是集成電路產業鏈第一個實現國產替代的環節,銀河創新成長等也對該領域的長電科技和通富微電進行了布局,其中長電科技在封測領域已經占有全球市場超過21%的份額。
另外,在國產化進程中,企業的技術、專利壁壘也是多只基金關注的方向,廣發雙擎升級和小盤成長重倉紫光國微,公司在智能安全芯片和特種集成電路芯片方面有比較穩定的增長性;匯頂科技LCD屏下指紋項目順利,已經成為安卓陣營全球指紋識別方案的第一大供應商,在5G換機潮中,指紋識別還將維持高滲透增長。
由此可見,今年績優基金配置半導體板塊基于兩大主線:一方面是5G商用及硬件逐漸落地;另一方面是國產半導體替代趨勢明顯,尤其是華為事件后,國內各細分領域龍頭企業不斷向半導體領域導入。但是,這些績優基金的持股還是有明顯的側重,匯頂科技、紫光國微、圣邦股份、長電科技等個股都集中于芯片設計、封測等成熟領域,對于行業上游的材料、設備等國內暫時無法替代的板塊覆蓋較少,隨著技術的更新迭代以及外來競爭加劇,導致行業內價格震蕩在所難免。
實際上,公募基金早在三季度就對半導體行業積極布局,主動偏股型基金對電子元器件行業持倉市值比例較高,市值占比超過10%,在各大行業中占比排名第三;從持倉股票市值占比變化角度看,上升最快的行業也是電子元器件,市值占比增幅達4.78%。在年內凈值漲幅較高的基金中,基本也都提升半導體等科技創新行業股票的倉位。
目前,半導體持續活躍,也成為刺激電子板塊的催化劑。近一月,具體到細分領域,元器件、PCB電路板設備等龍頭上市公司受到公募的持續關注。為智能可穿戴設備提供組件設計、生產和組裝等業務的藍思科技近一月獲得15家基金公司的集中調研,另外5G產業鏈上的精研科技、聯創電子,無線耳機相關的超華科技、恒銘達,半導體封測相關的通富微電、精測電子等也獲得了較多公募關注。
在5G環境下,半導體與通信各具市場競爭力,相關產業機會仍存。此前公募產品中對應的主題基金并不多,僅有兩家布局了兩只被動指基,近期板塊表現強勢,基金公司也正在加速布局相關基金,鵬華、廣發、華夏各自申報了一只國證半導體芯片ETF。
不過,行業特點決定目前基金的估值水平相對市場基準有明顯溢價,截至12月18日,兩基金的市盈率分別為92.97倍、91.92倍,高于市場整體估值水平,估值提升主要源自今年以來的股價上漲,也反映出市場對高科技板塊的樂觀情緒。
綜上,投資者可以適當跟蹤今年以來業績突出基金的持倉尋找入場機會,或者以趨勢投資的理念直接配置被動產品,在指數調整時參與,避免高位站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