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春秀
【摘 要】目的:探討先兆流產孕婦孕早期血清E_2、孕酮、β-hCG水平檢測在妊娠結局判斷中的臨床意義。方法:選擇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本院門診或住院部收治的早期先兆流產孕婦96例,根據妊娠結局將所有孕婦分為妊娠失敗組與繼續妊娠組,所有孕婦均于孕6周、8周、10周檢測血清E_2、孕酮、β-hCG水平。結果:繼續妊娠組各孕周血清E_2、孕酮、β-hCG水平均高于妊娠失敗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血清E_2、孕酮、β-hCG水平的變化有助于預測妊娠結局,指導臨床實施保胎治療,提高妊娠率,具有顯著的臨床意義。
【關鍵詞】先兆流產;妊娠結局;雌二醇;人絨毛促性腺激素、
文章編號:WHR2019031087
早期先兆流產發病原因主要包括母體內分泌異常、體質虛弱、免疫功能障礙等母體因素與胚胎染色體異常。近年來,人們生活工作壓力加大,性觀念開放,加之人流、藥流人數增加,導致先兆流產發病率持續上升[1]。早期診治孕早期先兆流產有助于提高保胎率,改善妊娠結局。當前,早期先兆流產診斷中應用較多的手段為臨床指征檢測與影像學檢測,但兩者靈敏度與特異度欠佳。血清雌二醇(E_2)、孕酮(P)、人絨毛促性腺激素(β-hCG)是孕早期妊娠得以維持的關鍵指標[2],因此,本研究通過動態觀察三項指標的變化,探討預測早期先兆流產孕婦妊娠結局的有效方法,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本院門診或住院部收治的早期先兆流產孕婦96例,根據妊娠結局將所有孕婦分為妊娠失敗組與繼續妊娠組,其中妊娠失敗組41例,年齡20~37歲,平均年齡(27.68±3.41)歲;停經時間43~68d,平均停經時間(54.37±4.05)d。繼續妊娠組55例,年齡21~36歲,平均年齡(28.04±3.29)歲;停經時間44~69d,平均停經時間(55.48±4.12)d。納入標準:自然受孕,停經時間>30d,<70d,臨床表現為陰道存在少量出血,同時伴有小腹墜痛,腰酸痛等現象;婦科檢查子宮頸口未開;超聲檢查宮內單活胎。排除標準:合并血液性疾病,心肝腎功能不全,宮頸內功能不全,卵巢腫瘤等孕婦[3]。本研究經患者知情同意。統計學比較兩組孕婦年齡、停經時間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對比性。
1.2 方法
兩組孕婦入院后均進行常規婦科檢查,測量體質量、身高、血壓等。告知孕婦臥床休息,并根據檢查結果及孕婦身體狀況,均予以維生素E、孕激素等藥物實施保胎治療。分別于孕婦孕6周、8周、10周清晨抽取空腹靜脈血3mL,離心處理25min,離心速度為3000r/min,血清分離提取后放置-20℃冰箱內凍存待測。采用全自動發光化學免疫分析儀定量檢測血清E_2、P、β-hCG水平。嚴格按照說明書操作。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孕婦血清E_2、P、β-hCG水平。妊娠失?。宏幍莱鲅吭黾?,腰酸、腹痛癥狀加重,或B超檢查胎心停止搏動,發展至不完全流產或完全流產或胎停育。妊娠繼續:陰道出血停止,腰酸、腹痛癥狀消失,胎心搏動正常,胎兒發育良好。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血清E_2水平比較
繼續妊娠組血清E_2水平高于妊娠失敗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血清P水平比較
繼續妊娠組血清P水平明顯高于妊娠失敗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血清β-hCG水平比較
繼續妊娠組血清β-hCG水平高于妊娠失敗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早期先兆流產是常見的妊娠早期疾病,易反復發生,可造成約85%左右的自然流產。先兆流產預后的影響因素很多,如胚胎發育情況,免疫功能、病毒感染等。胚胎畸形與胚胎染色體異常引起的流產可認為是一種自然淘汰現象,但免疫異常、黃體功能不足、內分泌異常等因素造成的流產可予以糾正而實現繼續妊娠[4]。血清P、E_2、β-hCG等激素水平變化是監測與診斷先兆流產的重要指標,與早期先兆流產存在著緊密的關系。
血清P孕8周前分泌于卵巢黃體與滋養細胞,8周后逐漸由胎盤分泌,P可通過對子宮平滑肌細胞通透性的影響,增加細胞內鈉離子濃度,并降低鉀離子濃度,促使肌纖維松弛,抑制平滑肌興奮性,減少子宮收縮,促進子宮內胚胎生長發育。而過低的孕酮水平無法維持正常妊娠,會導致先兆流產及難免流產[5]。本研究結果顯示,繼續妊娠組P水平高于妊娠失敗組,進一步證實了上述觀點。E_2水平可反映妊娠初期卵巢黃體功能與優勢卵泡質量,若E_2超過排卵閾值,提示胎盤接替卵巢黃體功能并繼續妊娠,其快速上升,提示胎盤發育良好。β-hCG促黃體轉變時生成E_2,故E_2水平的變化可指導絨促性素在先兆流產中的應用。本研究中,繼續妊娠組孕婦E_2水平隨著孕周的增加而快速升高,且明顯高于妊娠失敗組,提示E_2水平與妊娠結局有著直接性的關系,因而通過檢測孕婦血清E_2水平有助于預測妊娠結局,E_2快速增高,表明胎盤功能良好[6]。β-hCG屬于水溶性糖蛋白激素,經合體滋養細胞合成,能夠促進卵巢黃體向妊娠黃體轉變,在妊娠早期維持妊娠黃體不斷生長,促進黃體分泌P,確保胚胎著床后不被排斥,改善生存發育條件。據報道,異常妊娠孕婦血清內β-hCG緩慢增長,而正常孕婦血清β-hCG水平呈直線上升態勢,本研究中繼續妊娠組β-hCG水平明顯高于妊娠失敗組,亦提示β-hCG上升緩慢甚至降低可引起自然流產。但孕早期β-hCG波動較大,因而單一檢測β-hCG水平易出現誤診。
綜上所述,早期檢測先兆流產孕婦血清E_2、孕酮、β-hCG水平,有助于預測孕婦妊娠結局,同時能夠為臨床保胎治療提供指導性參考,提高妊娠率。
參考文獻
[1] 吉家安,符英萍.聯合檢測血清孕酮、絨毛促性腺激素和胎盤生乳素對早期不良妊娠結局的預測價值[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8,26(06):500-503.
[2] 穆曉榮,李玲俐.血清孕酮聯合子宮螺旋動脈血流檢測對先兆流產妊娠結局的預測作用[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8,26(03):202-205.
[3] 項華.β-hCG、PROG、E2及CA125在先兆流產者中的臨床檢測意義[J].中國婦幼保健,2018,33(11):2546-2549.
[4] 郭霞,胡文霞,史俊霞.電化學發光法檢測血清孕酮水平對先兆流產結局的預測價值[J].中國婦幼保健,2018,33(15):3491-3493.
[5] 陳儒新.先兆流產孕婦孕早期血清E2、孕酮、β-hCG水平預測妊娠結局的價值[J].中國婦幼保健,2018,33(06):1371-1373.
[6] 王娟.血清孕酮、β-hCG聯合檢測在早期先兆流產臨床診斷中的價值[J].期刊中國婦幼保健,2017,32(16):3885-3886.